财务造假最好用的科目
很多公司都需要建设厂房、购买固定资产,这些东西的价格往往很高,关键是难以定价。
因此,套取资金最安全的手法就是故意抬高固定资产价格,然后转移出去高出来的那部分资金,一部分可能用于贪污,另一部分也可能通过购买自身产品,以做大利润的方式重新回到公司。
为什么说财务造假最好的科目为“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非流动性资产科目,因为它们比在流动性科目上造假更隐蔽、更难以发现。
企业如果在流动资产上做假,会很累,时刻得想着如何去弥补以前的窟窿!
比如: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利用应收账款造假,会造成利润和现金流严重脱节的现象,并且一年之后就要分析计提坏账,容易引起关注,容易暴露。
如果一开始就在长期资产上做假,只要做假的当年蒙过去了,以后基本就没问题了。
例如,对长期股权投资的造假可以通过减值将贪腐"化作青烟驾鹤西去";对于在建工程、固定资产上的造假,以后可以通过折旧方式自然而然将黑洞化解于无形。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农业养殖企业,由于它的存货一般很难核查,如果要做假账,一般是将虚增的资产掩盖在鱼啊、虾啊、鳖啊、贝啊中,到一洗了之的时候,就安排它们跑啊、死啊,总不能逼着审计师潜水去核数吧!
比如獐子岛扇贝逃跑事件,就是很有趣很典型的一个财务造假案例。我们一起来看看~
“扇贝跑路”案大结局来了!
獐子岛原董事长被判15年
2022年10月31日,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以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诈骗罪、串通投标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对被告人吴某某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九十二万元;分别判处其他十一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一年至有期徒刑一年七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宣判后,吴某某等5人提出上诉。2023年5月25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利润造假的科目
在会计核算中,利润在东西卖出去而不是在收到钱的时候就可以确认。
因此,我们看到财报中的“应收账款”时,要有这样的思考,就是将本年度新增的"应收账款"扣除"销项税额”后再乘以估计的利润率这些就是在利润表中存在的却没有实际款项打进来的白条利润。
很多上市公司利用这个特点,通过"适当"的赊销来提高其利润额。
对于那些通过隐瞒关联交易、实施无商业实质的购销交易、提前确认收入、虚假确认收入虚构采购交易、阴阳合同、未计提足够资产减值准备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的上市公司,为什么审计机构自己发现问题进而出具非标意见的数量非常少?
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是聘请与被聘请的生意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机构必然丧失了独立性。
他们对上市公司出具非标意见绝大部分是在问题已经暴露、再也无法下掩盖的情况下出具的如果此时还不出具,就会面临监管层的处罚和舆论的谴责,都是被逼的。
由此导致库存积压了企业的大量资金,尤其是呆滞库存,长期占用仓库空间,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对企业现金流及管理运作带来严重影响,受到企业老板的深恶痛绝。
除非销售出去,库存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而且库存商品的价值不断降低,尤其是在当今商品更新换代很快的年代,库存商品贬值很快,对于有保质期的商品就不用说了。
库存是万恶之源。虽然会计上还将“存货”记为资产,但这些记录确实掩盖了公司的经营问题。库存出问题,说明企业变现能力较差,要么过度生产了,要么供应链环节有问题,要么生产线不平衡,要么残次品太多等等。
财务造假多样,需要拥有一双慧眼去识别。还是那句话,虽然我们不能做,但一定要知道!
1、商贸公司进、销严重背离,如大量购进手机、销售的却是钢材。
2、企业长期存在增值税留抵异常现象。
3、企业增值税税负异常偏低。
4、企业增值税税负偏高异常。
5、公司常年亏损,导致企业所得税贡献率异常偏低。
6、公司自开业以来长期零申报。
7、公司大量存在现金交易,而不通过对公账户交易。
8、企业的往来账户挂账过大。
9、企业存货过大。
11、企业存在大量无清单的办公品增值税发票。
12、公司缴纳的增值税与附加税费金额比对异常。
13、企业连续三年以上盈利但从来不向股东分红。
14、企业存在大量发票抬头为个人的不正常费用。
15、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的利润数据和报送的财务报表的数据不一致异常。
16、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一“未开票收入”填写负数异常。
17、增值税申报表申报的销售额与增值税开票系统销售额不一致预警。
18、无免税备案但有免税销售额异常。
19、无简易征收备案但有简易计税销售额的预警风险。
20、开票项目与实际经营范围严重不符异常。
2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二“进项税额转出”为负数异常。
22、公司只有销项但是从来没有进项出现异常。
23、公司只有进项但是从来没有销项出现异常。
24、新成立的公司频繁发票增量异常。
25、新成立的公司突然短期内开票额突增异常。
26、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人均税款偏低异常风险。
27、个人取得两处及两处以上工资薪金所得未合并申报风险。
28、同一单位员工同时存在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异常。
29、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申报的工资总额不符出现的异常风险。
30、期间费用率偏高异常。
31、大部分发票顶额开具,发票开具金额满额度明显偏高异常。
32、大量存在农产品抵扣异常。
33、公司账面上没有车辆但是大量存在加油费等异常。
34、外埠进项或销项税额比重严重过高异常。
35、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
36、纳税人销售货物发票价格变动异常。
37、法人户籍非本地、法人设立异常集中。
38、企业大量存在“会务费”“材料一批”“咨询费”“服务费”“培训费”等无证据链的关键词。
39、少缴或不缴社保。如:试用期不入社保;工资高却按最低基数缴纳社保。
40、企业代别人挂靠社保。
41、员工自愿放弃社保,企业就没有给买。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9066727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推送此文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不做商用。如有侵权,敬请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