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中国字还能这么玩?

科技   2025-02-02 19:02   北京  

◎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板笔蘸上彩色颜料,刷刷几下,要么是竹林,要么是大海,要么是仙鹤,要么是朝阳……

在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西部影城的清城老街上,民间花鸟字画和米雕“双料”非遗传承人张英全的小摊,总能吸引诸多目光。


1月29日,大年初一,记者专程驱车来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镇北堡西部影城,一睹这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风采。

张英全生于1977年,宁夏银川人,祖籍甘肃天水,从小受家庭熏陶爱上了花鸟字画。初中毕业后,他随祖父、父亲及多位民间艺人潜心学艺,2015年落户影城。

民间花鸟字画又称板笔字画,起源于东周,兴盛于唐宋。字的笔画多用花、鸟、鱼、山、水、竹等图案代替,书法与绘画浑然一体。在张英全的笔下,彩蝶飞舞、荷花盛开、青山如黛、旭日东升。一个个汉字凑近一看,都是一幅幅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图样。

受访者供图

正当他聚精会神作画期间,一群外国友人闻声而来,拿着手机又拍又摄。张英全乘势当起了解说员:“远看是字,近看是画,我们中国人用大自然的美好景象来代替笔画,每个字里都包含着吉祥的祝福。”

张英全还有一项绝活,就是在米粒上刻图案和文字。

他告诉记者,作为我国传统美术工艺中最为精细的一种,一粒米上最多能刻20多个字。雕刻时先用镊子固定,用小刀打磨表面,再用钢针、微针笔等进行雕刻。雕刻完成后,作品被装进定制的水晶瓶,再加入石蜡油,可以起到固定、放大和保鲜作用。

在张英全的影响下,2005年出生的大女儿张迅闻也情不自禁地拿起了板笔。

小姑娘虽然是宁夏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但对民间花鸟字画情有独钟。在她看来,二者毫不违和,都体现了一种守护的责任与力量。而她刚满14周岁的双胞胎妹妹张朔闻、张致闻,作起画来也是有模有样。

这些年,张英全在镇北堡西部影城操持小店生意之余,积极参加各类传统文化进景区、进学校的活动,十年时间收获粉丝无数。

“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播下梦想的种子。”张英全说,“如今,我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我将继续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弘扬好。”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王宇

审核:岳靓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是富有鲜明科技特色的综合性日报,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主流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重要舆论前沿,是广大读者依靠科技创造财富、提升文明、刷新生活的服务平台,是中国科技界面向社会、连接世界的明亮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