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太阳活动保持“火热”水平;欧航局将建造其首个月球着陆器丨科技早新闻

科技   2025-02-01 06:01   北京  

Cover Story
今日封面


近日,在重庆市巫山县,朵朵红梅竞相绽放,让人们早早感受到春的气息。(来源:视觉中国)

S&T News
早新闻来了



自1月14日春运启动以来至1月30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2亿人次,达2.06亿人次。1月28日至1月30日,春节假期前三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294.8万人次。(来源:新华社)


近日,旅客们在北京朝阳站候车大厅候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近日发布的信息显示,2025年太阳活动仍将保持“火热”水平,但与2024年相比,预计爆发活动的数量和强度都会有所下降。(来源:新华社)




2月1日,金星、土星、蛾眉月会在傍晚的西南方天空中上演一场双星“抱”月的戏码。届时只要天气晴好,这幕“星月对话”肉眼可见。(来源:新华社)




我国科学家通过对耳蜗听觉毛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和功能学分析,破解了听觉毛细胞发育的“基因密码”。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欧洲航天局1月30日表示,该机构与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签署合同,将共同建造欧航局的首个月球着陆器“阿耳戈英雄”号。(来源:新华社)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消息,2024年,人社部门全年向310万人次劳动者发放技能提升补贴51.3亿元。>>更多详情(来源:新华社)




湖南农业大学联合国内外相关单位研究团队从分子水平揭示了黄籽油菜高油积累的“底层逻辑”,并根据基因演变过程阐明了我国西南地区是这类油菜的单一起源地。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来源:科技日报)




通过对3万多株水稻遗传材料进行大规模交换个体筛选和耐碱、耐热表型鉴定,中国科学家最终定位克隆到两个水稻耐碱-热QTLs基因——ATT1和ATT2,其中,ATT2有望成为一个潜在的“后绿色革命”基因。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来源:澎湃新闻)


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1月31日,因发动机部分装置的材质等存在问题,本田汽车公司向日本国土交通省报备了一项召回计划,宣布在日本国内召回8款车型共计超155万辆乘用车。(来源:央视新闻)




尼日尔公共卫生部长加尔巴·哈基米近日宣布,尼日尔已正式消除盘尾丝虫病,成为非洲首个消除这种病的国家。盘尾丝虫病,是由盘尾丝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黑蝇的反复叮咬传播。(来源:新华社)



Hot News
热点推荐



作为十二生肖之一,蛇被视为一种具有灵性的神秘动物,但蛇的眼神并不好,它如何觅食?蛇没有眼睑,又是怎么睡觉的?请专家科普一下↓↓






编辑:宋慈

审核:张爽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是富有鲜明科技特色的综合性日报,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主流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重要舆论前沿,是广大读者依靠科技创造财富、提升文明、刷新生活的服务平台,是中国科技界面向社会、连接世界的明亮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