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上的猫;对于动物保护的思考「历史社xPrologue」

文摘   2021-09-05 22:06  

“永不沉没的山姆!”


海军舰艇上养宠物是各海军强国的传统,而猫则是其中最常见的。舰船上养猫要追溯到百年前的风帆时代。那个时候,船是木质结构,有老鼠的话会严重破坏船体结构强度导致沉船。且老鼠是疫病的常见携带体,一旦爆发会严重危害船员的健康,甚至岛主战舰失去战斗力。因此,那个时代的帆船都会养上一两只猫,让它们把老鼠都消灭掉。随着无畏舰时代的到来,猫猫虽然不再被当作捕鼠工具,但依然被作为吉祥物在军舰上还吃好喝供养着。

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德意志第三帝国海军的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舰猫。这是一只搞定了多艘英国军舰,战绩超越俾斯麦号,成功为后者报仇的黑猫,他就是大英祥瑞黑猫奥斯卡。

黑猫奥斯卡在二战英军中的地位,就相当于日本联合舰队的祥瑞雪风号。这是一支有着传奇经历的猫咪,凡是他呆过的军舰无一例外都被击沉,而他每次却都能奇迹般地存活。因此他还有了另外一个名字:” 永不沉没的山姆“

知名海战(魔法)游戏中就出现了这只可爱的“吉祥物”。

在炮台右侧炮管上



俾斯麦,它,沉了!


1941年5月中旬,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与英国皇家海军在丹麦海域发生大规模海战,在此战的德国海军的骄傲在1941年5月27日受到英国皇家海军的42艘战舰的围剿下,寡不敌众而最终沉没于布雷斯特以西400海里的水域。


即将沉没的俾斯麦号战列舰


在俾斯麦号战列舰沉没以后,在皇家海军的“哥萨克人”号驱逐舰的船员对俾斯麦号的溺水人员的搜救过程中,一名水兵发现海面上漂浮着一个奇怪的物体,通过望远镜,他发现在一块破碎的船板上趴着一只黑白色的小猫。哥萨克号上的船员随即将这只可怜的小猫救起,在被救起以后船员决定饲养它,并决定根据落水信号旗上的O(Overbrard)取名为Oscar。

当时英军指挥官害怕周围有德军埋伏的潜艇,严令禁止任何救援行动。可是这艘战舰上的士兵们爱心爆棚,违背了这个命令就起了这只小猫。他们谁也没有想到,他们救起来的根本不是什么可爱的小猫咪,而是德军的复仇之神。


被英军船员救起的猫是一只黑白相间的“奶牛猫”


这只幸运的小猫-“奥斯卡”在“哥萨克人”号和船员生活在了一起,并当作吉祥物留在舰上,它很快就熟悉了新环境,并随舰参加护卫货轮通过地中海和北大西洋的行动。



哥萨克,它,也沉了!


但是不幸的是,1941年10月24日,哥萨克人号在护送从直布罗陀往大不列颠岛的HG-75商船队时,遭到埋伏的德国U-563号潜艇偷袭而重创。巨大爆炸炸毁了哥萨克人号前三分之一的舰体。

奥斯卡生活的第二艘船-英国皇家海军的“哥萨克人”号驱逐舰


舰上159名船员死亡,但小猫奥斯卡却奇迹般幸免于难,英国皇家海军的“团结”号驱逐舰后来试图将“哥萨克人”号拖回直布罗陀,然而当时天气过于恶劣,使得该任务非常困难危险,在拖行哥萨克人号一天后,皇家海军放弃了该舰。哥萨克人号于10月27日在直布罗陀西方海域沉没。

而幸运的奥斯卡则与剩余的船员一同搭乘英军驱逐舰-军团号前往直布罗陀,不过在搭乘军团号的旅途当中,英军船员为了让奥斯卡更加吉利为其取了一个绰号“Unsinkable Sam” 永不沉没的山姆。



皇家方舟,它,还是沉了!


1941年11月,奥斯卡被转移到英军著名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上生活,不过这只“吉祥物”可没有给带来皇家方舟带来太多好运。

英军船员正在和奥斯卡玩耍


1941年11月13日,当时奥斯卡仅仅在“皇家方舟”号待了13天。倒霉的皇家方舟号从马耳他返航时,遭到德军U-81号潜艇发射一枚鱼雷受到重创,皇家海军试图将皇家方舟号拖回直布罗陀,但因船体进水严重无法控制,不得不放弃“皇家方舟”号。船员基本全部幸存,当然也包括幸运的奥斯卡。


奥斯卡生活的第三艘船-英国皇家海军的“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

有趣的是,皇家方舟是在丹麦海战围剿俾斯麦号战列舰的主要力量,其剑鱼鱼雷机投下的鱼雷击毁了俾斯麦号的方向舵,是俾斯麦号被英舰围攻的重要原因。不知道这是不是奥斯卡的复仇呢?

奥斯卡接连克死了三艘船,英军船员都将其视为“灾星”不敢让它在上任何一艘船了,先是留在直布罗陀总督府,再将它送到英国本土,最后被收养在贝尔法斯特的船员之家(Home for Sailors)。

即将沉没的“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



奥斯卡的“诅咒”


当然奥斯卡的厄运还没用完,英国L级驱逐舰“军团”号和“闪电”号参与了打捞救起皇家方舟号舰员的行动。

“军团”号于1942年3月25日被击毁于马耳他港;

“闪电”号于1943年3月8日被德军S-55号鱼雷艇击沉。

在英国养老的奥斯卡,直到1955年才去去世




即使奥斯卡为英德两国船员带来了各种深痛的经历,但他们还是一次次地将奥斯卡救起,并将奥斯卡带到自己舰上以作陪伴。不同于二战钢与火,那些在时代的背景下如同尘埃的士兵们却有着与时代截然不同的柔软细腻之心。战争是残酷的,但残酷的战争也无法磨灭人性最后的光辉...


而猫,作为人长久以来的伙伴,早在万年前就已降临到人类身边。


猫最早是在大约10000年前的近东被驯化的。现代家猫是野生猫科动物felis silvestris lybica的后代。世界上的6亿只家猫都可以追溯到这个物种的5只雌猫。他们在移居到人类村庄之前都住在森林里。古埃及人崇拜猫女神巴施塔特,并将他们心爱的宠物制成木乃伊,连同木乃伊老鼠一起埋葬。


在人们发现这种野生的猫科动物可以捕捉啮齿类动物后,这些猫咪们便被“邀请”来保护粮食免受老鼠等啮齿动物的侵害,猫咪与人类初步形成了一个互利互惠的状态,久而久之,野猫移居进了村庄中,被驯化为了家猫。

Felis silvestris lybica (felis lybica sarda) |图源 museo civico di storia naturale giacomo doria - Genoa, Italy 



而现在的生活中,猫咪已经不仅仅是捕食老鼠的工具,而是陪伴人们生活的伴侣宠物。


而这样陪伴了人类数千年的小生灵,正在遭受最初驯化它们的人类的,抛弃和虐待。

家里有人怀孕了,丢猫;搬家了,丢猫;养狗了,丢猫;或者仅仅是猫咪打翻了家里的东西,就要残忍地丢掉。这些被驯化了的家猫根本没有野外生存的经验,在城市中流浪,只能饥一顿饱一顿地到处翻找残羹剩饭,被饿死,被老鼠药毒死,或者是被车轧死的流浪猫数不胜数…

更甚者则是一些故意虐猫的人。

前段时间,微博@五宝大人 分手后,前任纠缠不清,将她家中的东西都砸了,还将她8只刚出生的小奶猫从7楼丢下,其中3只小猫还没有睁眼看看这个世界。



同样残忍的事件还有千千万万。有些人不尊重猫的生命,将自己的情绪随意发泄在猫的身上,导致无辜小猫受害…


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既然猫不会说话,那我们可以代替它们发声,为几千年来互利互惠的动物伙伴发声。


Prologue就是这样的高中生群体,我们科普动物保护知识,传播动物保护意识,也加入动物保护志愿者的活动,尽可能地让人与动物的关系更加和谐,也让动物们不用再沉默地做受害者。尽管力量微薄,我们依旧在坚持,通过自己的能力推动动物保护,帮助动物,哪怕一点点…


写在最后

历史社社长个人对于动物保护的一点思考

动物保护作为一个social cause无疑是向善的、值得鼓励的。它教会我们尊重生命,尊重地球上每一个生物。但在以pathos来引起公众注意和同情之时,我们同样应当留意到这一事业的局限性——「当我们在说尊重与爱护生命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说什么?


社会上的动物保护事业迄今为止,大多局限于对于猫猫狗狗、可可爱爱的动物的保护(当然还有猪、牛等)。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笔者在房间里发现了一只蚊子,我应当怎么做呢?


或许有人会说,蚊虫不通人性、蚊虫于人有害等等等等——那么这个界限究竟在哪里划下,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宠物的主人或许和ta的宠物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但如果宠物不服从“管教”而伤害到了别人【which在这个世界中发生过很多次】,那个被“宠物”所伤害的人又应该如何看待宠物的“人性”。


笔者的拙见是,或许世界上种种动物都存在“通人性”或者与人建立关系的可能——那只与人共舞的狮子,和养主玩耍的蛇、等等等等。动物保护事业的大好前途,更多的应该立足于它的包容性:保护一切可以保护的生命,而不是做“选择性”的保护


在一个人类主导的社会中构建以“动物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固然是充满争议的:自然权利的赋予、物种之间的「障蔽」、social cause的强迫性与履行义务等讨论、动物对于绝育的感受与反映、等等...这些话题,都是动保组织在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运动时需要缕清与justify的问题——它需要一个统一、明确的理念


但是,动物保护的社会意义和传达的理念是不受这些繁文缛节影响的。它告诉我们尊重与关爱,至少面对身边的生命时应当如此;它同样可以影响我们的性格,成为更加温暖的人。


现阶段的动物保护、中国的动物保护,依然处在起航的阶段。尽管任重而道远,但它对于动物、对于人类本身的社会意义,是非凡的


(看到推文之后感想颇多。历史社社长谨以个人名义谈谈自己对于动物保护事业的看法,祝Prologue一切顺利)


撰文:李秉霖、王佳琦、陈泽方

编辑:陈思源

排版:陈思源

欢迎各位关注历史社&Prologue动物保护社微信公众号!


罗马猿老院
一些热爱历史的人们来到这里,分享世界的故事(L'histoire de mon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