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 年味随笔

政务   2025-01-31 08:30   内蒙古  

儿时记忆中的年味如花朵般缓缓盛开,那飘香的回忆溢满心间,只留下一份对逝去岁月的感怀和深深的眷恋。我的家乡在大青山以北的一个偏远小山村,记得儿时家里物资是比较贫乏的,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过年对于我来说是一件最幸福的事,也许正因为贫穷,才有了今天让我难忘的那些简单真实和快乐!那份年味儿令我记忆犹新!

小时候因为家贫,在校上课的日子里,寒假快到的时侯,一个月,二十天……便扳着手指数着“年”的到来。因为只有过年,才有勇气吵着闹着让妈妈给做一件新衣服。记得那年,母亲给我们弟兄姊妹每人做了一件,种类不同,有的是裤子,有的是衬衫,有的是鞋子。我的是一双绣花鞋,黑色的鞋面上,绣着灯瓜瓜花。一朵简单的小花,拉着弯弯的瓜藤,上面坐着两半西瓜,碧绿的瓜皮配着火红的瓜瓤,再点缀上黑色的瓜子,煞是好看。这一针针一线线,绣着母亲对女儿的爱,我的母亲心灵手巧,村里谁家娶媳妇、孩子圆锁都要请她做绣工,什么九石榴一福寿,狮子滚绣球等多种花样,母亲都绣得惟妙惟肖。弟弟们则是衬衫和裤子。我们的衣服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的,那时,哪有什么缝纫机,哪有电灯,点的是煤油灯,烟熏火燎的,一缝就是一整夜,累了,和衣睡一会儿,醒了再继续缝,因为白天要忙别的活,所以晚上才能坐下来缝。煤油灯下缝出的衣服肯定是脏的,绣花鞋要用莜面粘,衣服就得用水洗了。我记得那年大弟弟是得了一件白衬衫(漂白市布的),母亲缝好以后,他就迫不及待地自己洗了,打上肥皂认真地洗了起来,边洗边高兴地乐着,白衬衫!过年穿上太帅啦!洗好后就晾在院里的绳子上,晚上也忘了取回,不巧,那天晚上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雪。白衬衫不翼而飞,弟弟哭得眼睛都肿了,母亲好言相劝,好孩子,别哭了,等有钱了妈再给你做一件更好的,那穿上才漂亮啦!小孩子好哄,一会儿就没事了,这时,村里的小伙伴们来了,他们在一起玩了起来。任凭冬天屋外的风雪多冷,他们却丝毫没觉得一丝冷意,就算脸冻得像熟透的红苹果,也阻挡不了透着无限的天真与快乐的笑脸,小伙伴们在雪地里一起疯玩着,笑声一片,叽叽喳喳像一群燕子,传递着春的信息,将春的喜悦传遍小山村的每一个角落。

过了腊月廿三,母亲就开始忙碌了起来,那时候家里的房屋还是土坯房,寥寥两间房,母亲带着我认认真真地打扫房间每一个角落。扫尽所有的尘垢,亦如扫去一年中所有的烦恼忧愁,以洁净一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虽然那时的生活贫困拮据,不可能人人都焕然一新,即便如此,我和母亲还是将家里所有的衣物、被单统统洗了一遍。父亲则和弟弟们在打扫院里的积雪,用锹挖,用小车推,挖着挖着,雪里面露出一个白色的东西,仔细揪出一看,原来是弟弟的衬衫,全家人高兴坏啦,弟弟更是乐得一跳多高,哈哈、这下好了,过年有新衣服穿了。家里的每个人身上,从屋内到大门外,都能感受到浓浓年味儿的气息。

一张张大红福字、挂钱贴在大红躺柜的上端,还有母亲做的枣山(用白面和红枣蒸的)。一副副对联贴在了窗户和门的两边,上书道:“旧岁又添几个喜,新年更上一层楼,辞旧迎新;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春回大地”。还有糊窗户,过去人们的窗子是底下四块玻璃,上面是横的竖的窗棂格,叫查罗架。剪窗花是我的拿手好戏,其实一放寒假,我就着手准备了,除了做寒假作业,就是剪窗花,跟村里的小姐妹们把花样熏好,怎么熏呢,就是用一张白纸把花样贴上去,洒点水,再把煤油灯灯头挑大,在火上来回动,等纸干了,花样扒下来,烟熏过的地方就有一个影子,过去叫“熏样样”,拿现在话说就是复制。再买上各种颜色的手工纸,把花样订在纸上,用小剪子剪成镂空样式,各色各样的窗花就出炉啦,有横的、有竖的。有喜鹊闹梅,百花富贵等美轮美奂的图案,各种动物的图案也是形象各异,栩栩如生。

各种各样的年画贴满了家的墙壁。这些都预示着来年的福气到来、财源滚滚,阖家欢乐,到处无不透着年味儿的吉祥与喜庆。红彤彤的颜色也映衬着孩子们脸上冻得像熟透的红苹果的脸,温暖着一颗颗天真无邪的童心。

小山村已经一年没有这样热闹了,左邻右舍的乡亲们有的在炸年糕,有的做蒸锅(肉丸、红烧肉等食物),从各家飘出的香气,散满了整条巷子,使孩子们口水直流。

母亲最拿手的是卤猪头、猪肘子肉,每次热气腾腾的不断飘来浓浓的肉香,不仅令馋嘴的我垂涎欲滴,肚子也咕噜咕噜响,恨不得马上就能吃上我向往已久香喷喷的卤猪肉,趁母亲不注意时,和弟弟们就偷偷地跑到锅台边吃上一口,然后假装无事继续跑出去玩。至今想起来,那滋味依旧在心头缭绕。那些今天看来每餐都可以吃到的食品,儿时是多么难得的奢望,为此这也是我小时候期盼过年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今却再也没有了当年的年味儿。只能留在记忆当中,成了永远的一种念想。

夜晚,在欢笑伴着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那烟花绽放的五颜六色绚烂色彩,瞬间将我们和整个院子带入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照亮了我们大家的心灵。然而,回首儿时过年守岁,嘴里含着糖块,手里握着鞭炮睡着了的情景,无不令人心里掠过淡淡的苦涩,淡淡的哀思。

又是一年春节至,聆听着静谧岁月,轻轻地看着日子的年轮,翻过所剩寥寥的日历,即将开始新一年的篇章。越是感触“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越是如此,越是感触,“新春佳节至,更添一分思”。于是,年成了车票,无论天南地北,回家过年成了所有人的心愿,年也就成了所有人忙碌的一年,最后心里的归属和新春祝福;年也就成了母亲的期盼,孩子的渴望,亲人的相聚,为了团圆,无论风雪,因为亲情是相互的根。



作者:霞   云

编辑:杨   昱

初审:李喜娥

编审:刘   蓉

审核:武   蓉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多彩固阳
公众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