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月31日,正月初三,邢台市任泽区邢家湾镇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马思思和王莎莎、檀荣彬等人一大早就来到邢家湾镇穆家口村孟庆格家。
“大娘,我们来了,咱们今天包饺子吃。”还没进门,马思思便热情地与老人打招呼。
“没想到大过年的你们还来看我。”听到志愿者来了,孟庆格老人赶紧迎上前说道。
“过年呢,我们来陪您吃个饺子,咱们一起热闹热闹。”几句贴心的对话,瞬间拉近了与老人的距离。
志愿者在任泽区邢家湾镇穆家口村孟庆格家,为老人调饺子馅。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刘俐验 摄
马思思所在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1年5月,是一支由邢家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起的志愿服务团队,服务队有90余名志愿者,分布在邢家湾镇的22个村落,除了逢年过节为群众发放米面油、生活用品,他们还会定期上门为老人做好探访、陪聊,还有代买、代洗、理发、保洁等服务。
和面、擀皮、调馅……大家分工明确,忙得不亦乐乎,孟庆格老人还在一旁向志愿者们传授如何捏出漂亮的饺子褶。
不一会儿,热腾腾的饺子出锅,马思思盛了第一碗给孟庆格老人品尝。“这是我吃过最香的饺子!”老人眼里闪烁着泪花。
邢家湾镇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马思思为孟庆格喂饺子。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刘俐验 摄
孟庆格是邢家湾镇穆家口村村民,今年75岁,孩子、老伴儿相继去世,一年到头独居生活,情绪时好时坏。志愿者了解情况后,隔三差五来到她家,陪着吃吃饭、唠唠家常,为她做心理疏导。慢慢地,老人的状态有所好转,没事儿还出去扭扭秧歌健健身。
“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就是一顿饭的事,不费啥工夫,但对老人来说,意义肯定不一样,我就想尽自己的力量,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马思思说。
邢家湾镇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春节期间,陪独居老人孟庆格吃饭。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刘俐验 摄
“春节嘛,很多老人的孩子都回来了,团团圆圆的,但也有一些老人就老两口或者自己一个人,所以春节期间这些空巢老人就成为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副队长张状告诉记者,或许因为自己家也有老人,他深知老人最不愿意麻烦别人,因此,要把他们照顾好,一定要自己勤上门发现问题。
电器隐患、燃气安全、无障碍设施等,都是每次“串门”拜访的重点。作为村医的张状每次到独居老人家时,都会随身携带急救箱,遇到老人有个头疼脑热的,能第一时间为老人看诊。
生活有保障、精神有依托,健康也兜底。春节期间,在邢家湾镇滏东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志愿者张素娟正在统计村里独居老人信息。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在服务中心响起。原来是80岁的杨小格老人头晕心悸,天色晚了,家中没人,老人一个电话打给包联自己家的张素娟。
挂断电话后,张素娟一边联系村医,一边带着党群服务中心的志愿者赶往老人家。村医到来后,通过现场咨询和基本诊疗,确定老人的心率正常,血压有点高,嘱咐老人要按时吃药,确定无碍后才离去。
邢家湾镇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张素娟(中)带着村医上门为滏东村杨小格老人看病。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刘杨 摄
“我是2021年5月份加入的志愿者服务队,我本身就是这个村的人。”张素娟告诉记者,村里的老人居多,能够帮助他们自己也快乐,希望老人的晚年生活过得舒心。
有暖心、有爱心。在邢家湾镇,越来越多像马思思、张素娟这样的志愿者加入服务队,只要群众需要,志愿者就在身边。
在邢家湾镇滏东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志愿者正在核实村里独居老人的信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刘俐验 摄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热心肠的一件小事到形成志愿服务品牌,如今在任泽区,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目前,任泽区志愿者有51141人,在全区形成人人争当志愿者的全民文明实践新格局。
邢台市任泽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王海伟表示:“今后,我们将着力构建全面动员、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志愿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发展,让‘志愿红’逐渐成为‘暖城’任泽的鲜亮底色,以志愿服务温度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来源:冀云
■编 审 | 叶 娟 ■监 制 | 李庆丰
往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