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京津冀三地博物馆系列展览持续上新。
木版年画、宫廷文物、花鸟画精品,"镇馆之宝"同贺蛇年新春,很多文物是首次展出。我们三地记者跨域联动,共赴博物馆之约。
本台记者 刘兆敏:
瓣瓣同心京津冀,欢欢喜喜过大年。我是河北台记者刘兆敏,我现在就来到了北京的首都博物馆。作为"京津冀博物馆里过大年"的系列活动之一,我们首先要带您逛的就是三地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京津冀木版年画展。在这里,您可以一站式打卡北京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和河北的武强年画。
北京游客:
我们之前去过杨柳青,特意去杨柳青看过一次,今天又看到了,觉得挺亲切的。
北京游客:
这次在首都博物馆办这么一个京津冀年画展,我觉得特别有兴趣来看一看我们历史上年画的演变和发展。
本台记者 刘兆敏:
《五路进财》、《过新年》、《富贵花开》……一看作品的名字们,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新春氛围。我身边的这副作品叫做《六子争头消寒图》,它就是武强年画的代表性作品。画中六个胖娃娃共用三个脑袋,活泼可爱的十二生肖围绕在他们身边,表达了"六六大顺,岁岁平安"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安定团结"的吉祥寓意。
北京游客:
在这里的话就是也能看到三个地方不同的一种文化特色,以及不同的木版年画所寓意的不同的含义,也就是收获很多。
首都博物馆展览部副研究馆员 孙珂:
因为这个木版年画三地联系很紧密,它算是咱们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这个实物佐证。
本台记者 刘兆敏:
将蛇年氛围拉满的当然还有各种蛇的元素啦。这是首博的"新晋网红"唐代石刻十二辰蛇像;这是河北武强的花蛇年画;这是蛇年文创。今年,首都博物馆围绕蛇年元素推出了6大类33款的特色文创产品,涵盖文具、冰箱贴等等多个领域。
首都博物馆展览部副研究馆员 孙珂:
我们也希望就是大家都能了解咱们古代人的这些民俗生活,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来年过一个好的年。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 武奕:
瓣瓣同心京津冀,欢欢喜喜过大年,我是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武奕,我们现在来到了天津博物馆。春节期间,"京津冀宫廷文物精品展"在这里展出,200余件明清时期的宫廷文物与广大观众见面。其中还有很多文物是首次展出的。
天津博物馆副馆长 马驰:
这个是首都博物馆提供的,这一件是咱们河北博物院提供的馆藏文物,它是一件漆雕的工艺品,这一件是我们天津博物馆馆藏的叫道光款黄地粉彩开光三羊纹碗。这也是代表了宫廷文化的复杂的制作工艺。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 武奕:
来到天津博物馆除了观赏文物,您还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芭蕾舞演出,博物馆跨界携手天津歌舞剧院芭蕾舞团,带来芭蕾舞展演。
天津市民 金梦媛:
感受到中国文化和芭蕾舞文化的这个交融,我感觉也是一次带孩子来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天津歌舞剧院芭蕾舞团编导 刘小娜:
现在也在做一些民族的舞剧、作品的东西,我们就是想文物"活"起来,然后越是民族的可能越是世界的。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记者 蒋宇萌:
瓣瓣同心京津冀,欢欢喜喜过大年。大家好,我是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的记者蒋宇萌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河北博物院,那今年正好是蛇年,博物院也是展出了30余件与蛇相关的文物。您现在看到的这件文物,叫做"银手人俑铜灯",(是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您再看这件文物,是不是有点眼熟?它就是刚从天津出差回来的"长信宫灯"。而包括它在内,春节假期,河北博物院展出了14件镇馆之宝,日均参观人数超2万人,其中京津冀游客占到了三分之二。
北京游客:
我们这两天先到河北省打卡,然后接着到天津去打卡,体验一下当地的文化。
天津游客:
咱们京津冀地区从人文、历史文化这一块还是感觉很相通,联系非常紧密。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记者 蒋宇萌:
春节期间,河北博物院联合天津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京津冀古代花鸟画精品展,三地携手亮相,共同展出了130余件作品,让观众近距离地欣赏中国绘画的艺术魅力。
河北博物院副馆长 王然:
天津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都毫无保留的支持给我们他们珍藏的名家名作,把很多的花鸟画的最好的这些作品都放到河北博物院,能够让我们京津冀三地的文物库藏的这些资源能够不断地交流交融和深化。
来源: 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编 审 | 叶 娟 ■监 制 | 李庆丰
往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