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钱锺书故居
旅行
2024-09-27 16:38
浙江
钱锺书故居始建于1923年,这座庭院式民居,见证了钱家几代人的兴衰与辉煌,更是钱钟书先生文学梦想启航的地方。钱钟书的祖父钱福烔,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士绅,他亲自题写了“绳武堂”的匾额,寓意着子孙后代应继承祖业,继续前行。钱福烔于民国十二年在新街巷建成钱绳武堂,而钱钟书的叔父钱孙卿(钱基厚)则在次年续建了北面的建筑,形成了如今我们所见的故居格局。钱钟书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这段时光对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这里埋头苦读,汲取着家族文化的精髓,也为日后的博学多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钱钟书故居是典型的江南庭院式民居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钱绳武堂,北部为钱孙卿续建的建筑。这种布局不仅体现了江南民居的精巧与雅致,也彰显了钱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繁花似锦,藤蔓缠绕,光影斑驳间,木桌木椅恰到好处地摆放着,精致而和谐。钱绳武堂作为故居的核心部分,主体建筑为平房两进,每进面阔七间,东有备弄,中有天井。整体建筑典雅别致、结构紧凑,没有华丽的雕梁画栋,却透露出一种古朴而宁静的美。这种简朴中蕴含的文化气息,正是江南书香门第独有的韵味。走进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扇古朴的竹丝板门,门两侧镌刻着“文采传希白,雄风劲射潮”的对联,这是钱钟书父亲钱基博所写,寄托了他对子女的殷切期望。步入门内,一尊钱钟书先生的塑像映入眼帘,他面带微笑,和蔼可亲,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钱钟书故居内设有多个展厅和参观区域,每一处都充满了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韵味。钱钟书生平事迹展:展厅按照钱钟书的生平排序,从出生、求学、成家到著述,全面展示了他的成长历程和学术成就。其中,来自清华大学档案馆的八页钱钟书档案复制件尤为珍贵,为观众提供了第一手的历史资料。基本陈列展:展示了钱钟书、杨绛及女儿钱瑗一家的照片和实物,特别是“我们仨”的照片,让人感受到这个文学家庭的温馨与和谐。此外,还有钱钟书、杨绛的真迹和手稿,如钱钟书写给家乡无锡后辈的信件等,可以近距离感受大师的风采。后东塾:故居大门东侧的三间房,除最东一间是家祠外,其余两间为钱锺书父亲钱基博寒暑假回家期间讲学之所,名为“后东塾”。这里保存着两张学生课桌和一张老师办公桌,以及两边依墙的书橱,摆放着各种图书。这里曾是钱钟书少年时期读书、听讲、习字、作文的地方,书香依旧袭人。绳武堂:取自《诗经·大雅》中的“绳其祖武”,象征着对祖先足迹的追随与传承。堂内木质感桌椅古朴典雅。作为钱家议事和接待客人的地方,绳武堂是故居中的重要建筑。堂名由钱钟书祖父钱福烔亲自题写,并请时任江苏省省长韩国钧书写。著名的“二字情书”——杨绛的“怂”与钱钟书的“您”,简短却深情,背后隐藏着的是两人之间无需多言便能心领神会的默契与深情。《钱家家训》的警示恒言:在故居中展示的《钱家家训》,是钱家文化的精髓所在。它教导后人要修身齐家、服务社会、兴国安邦,这种忠良脊骨、修身齐家的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所在。“我们仨”的温馨区域:在故居的某个展厅内,陈展着钱钟书、杨绛与女儿钱瑗一家的照片,“我们仨”的图片随处可见,成为最温馨的区域。这里不仅记录了钱家三代人的幸福时光,也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力量。恢复房屋原貌的努力: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故居并恢复其原真性,钱钟书堂侄女钱静汝向故居捐赠了大量珍贵文物和书籍,并推动了对故居的全面修复。如今的钱钟书故居,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还增添了更多实物展陈。探访钱钟书与杨绛故居,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洗礼,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两位文豪的才情与风骨,更可以从中汲取到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正如杨绛先生所言:“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