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新区!经济新区!新蒲新区向“新”行!

政务   2025-02-07 12:32   贵州  



新年刚过,浓浓的春节年味,尚在飘香。

 

新春里的“三区”融合版图,新蒲新区、遵义综保区、新蒲经开区大小工厂开工、项目建设场景正酣。

 

“目前接到的订单量有100万个,已经排到3月,现正加班加点赶货,新年真是新景象。”贵州福泽信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厂长曹林奎介绍,春节期间,市场对酒包装市场需求不断攀升,订单量随之增加,公司启动所有生产线,科学制定加班与轮休计划,千方百计保证市场供应。

 

这家公司与五粮液、习酒股份、国台酒业、陕西西凤等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24年公司销售产值为5000多万元,预计今年订单量和销售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呈上升趋势。

 

静静地,红彤彤的豆瓣酱散发出浓郁的香味。一眼望去,贵州遵义众员员食品有限公司6000多平方米的阳光房晒场里,整齐摆放着4000多口大缸,场景颇为壮观。

 


“晒豆瓣酱是一个讲究活,需要定时进行翻搅,原料要接受充分的照射和发酵,才能确保蚕豆与辣椒充分融合,这样的豆瓣酱才有风味。”工人一边不停翻搅豆瓣,一边讲述他的“经验之谈”。

 

产品口味和质量有保证,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换来的是一张张合作订单。“公司新厂房去年10月正式投产,今年已接订单10000余吨,正按照计划生产。”公司经理李登霞说,得益于交通便利优势,与四川、重庆、湖南等多家火锅底料生产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在遵义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契机下,公司将持续强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研发出一系列发酵型产品,计划在今年5月与市场见面。”谈及未来,李登霞信心满满。

 

不远处,春天的列车奔驰而过。2018年,渝贵铁路建成通车,遵义迈入高铁时代,站点便在新蒲新区境内。遵义到成都由之前的9小时左右缩短到3小时左右、到重庆由6小时左右缩短到1个半小时左右。交通的便利,让产业兴区、经济兴区与外界往来变得越来越密切,招商合作也越来越广泛。

 


从2009年成立至今,15年时光,新蒲新区历经组建成立、大开发大建设、城市建设运营管理并重三个发展阶段,当前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关键期。去年以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蒲新区、遵义综保区、新蒲经开区“三区”融合发展开启新的征程,功能定位“产业新区、经济新区”、发展定位“三区一基地”,势在必行!势在前行!

 

新的景象扑面而来。园区工业车间厂房灯火通明,弧光闪烁、焊花飞舞;乐安江畔田野铺黄坠绿,稻浪翻滚、蔬果飘香;新型城市街道社区开启新生活,城乡一体、生态家园魅力绽放。

 

“离不开企业主观能动性的加持。”遵义博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发明直言。这是遵义综合保税区一家从事旧墨盒回收再制造业务企业,通过与国内外墨盒回收商合作回收使用过的旧墨盒,对这些旧墨盒进行再制造,再通过跨境电商等渠道将产品销售到国外。

 

“2024年公司进出口额2.9亿元。现在我们的工人开足马力,一天能生产13000多个墨盒。”宋发明表示,作为一家“两头在外”企业,依托遵义综合保税区保税再制造功能,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再出口到欧美,通过利用综保区的各项政策,企业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眼下,产品市场已经拓展到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

 


站在新蒲经开区高处俯瞰,园区屋顶光伏发电板,在立春后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光伏发电有效利用企业屋顶闲置资源,既能确保企业生产,还能减少生产成本。”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春勇介绍,该项目规划建设年均发电量可达13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16吨标准煤,减少1.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给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贵州亮成电子有限公司是这一项目的受益者。公司行政副总田佳佳算了一笔账:“屋顶光伏每年能为我们企业提供500万度‘绿电’,按每度电低于电网统一供电价格0.2元至0.3元计算,每年可以给我们节约120万元成本。”

 

窥斑见豹。在新蒲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洞察市场,“老产品”玩出“新花样”,带动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形成一个又一个“爆款”产品。

 


产业开“路”,新蒲有“数”。新蒲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明亮清晰:围绕“一主两新三特”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主导产业稳固发展,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特色产业持续优化。

 

到目前,全区培育以精星航天、财富之舟、亮成电子等骨干企业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主导产业,以遵义远拓塑胶电子有限公司、远御移动互联网科技、格林杜尔环保新材料等企业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航天精工、裕同包装、贵三红等优质企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印刷包装、特色食品三大特色产业。

 

新蒲新区通过深化“1+8+N”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工作机制,“请进来”“走出去”开展精准招商,签约项目65个,新增产业到位资金近27亿元;辣椒全产业链交易额突破100亿元;进出口贸易72亿元,进出口贸易额遵义市占比83.1%;全年累计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68亿元,增速均排名全遵义市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全市第一......盘点2024年,新蒲新区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立足新起点,迈向新高度。2025年新蒲新区加速“向上而生”,迎接“新风口”,锚定“新”突破。2月6日, 新蒲新区召开全区三级干部会议暨区党工委经济工作会议,吹响新的奋进号角。

 

“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大抓招商、抓大招商。”

 

“全力以赴培优工业体系,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动能。增强大抓工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立足资源禀赋,持之以恒强工业、兴产业、促发展,加快构建‘一主两新三特’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力以赴开展全员招商、全时招商、全面招商、全域招商,举全区之力推动招商引资大突破。”

 


“抢抓省域副中心建设机遇,突出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用好一切政策举措、挖掘一切潜力资源,推动产业增量、招商增效、投资增长、发展增速,千方百计扩大总量、做大蛋糕。”

 

“园区是做强产业、做大企业的主战场,以推动园区平台建设为重点持续促进产业和企业大提质。”

 

“聚焦综保区,培育壮大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着力在保税再制造、跨境电商、农特产品出海等重点工作上求突破。进一步创新完善县区联动机制,更好整合全市特色优势产品,做大外贸总量。”

 


“聚焦经开区,推动企业合作互补,促进中小企业与骨干企业建立配套关系,推动工业集群发展,全力支持财富之舟、亮成电子、航天精工、精星航天等龙头企业释放产能,增强集聚带动能力。”

 

“做强园区功能,持续深化‘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推动资金、科技、人员、政务服务等各类要素向园区集中,优化规划设计和产业布局,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水平,加力加速推动产业集聚。”

 

奋斗成就美好,拼搏赢得未来。新蒲新区干字当头,满怀信心向“新”行!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其伦

图片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编:祝玲玲

审核:宋亮亮、王煊予

监制:李英华

微新蒲
一座新城,无限可能。微新蒲,新梦想。更多新城新事,就在微新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