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共青团:逐梦西部 青春有你
今年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30周年,也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20周年。在宁夏共青团的引领下,至今累计已有1.3万名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服务于宁夏地区,以20年的持续接力,奋斗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基层一线,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此行,记者走过了银川、固原、吴忠,刷新了对宁夏的印象。这里并不落后,相反这里有股拼劲儿、有股浓厚的志愿情怀。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数次被采访者打动,青年们纯粹澄澈,在平凡亦不凡的故事讲述中,不禁便会让人湿润了眼眶。同时,也看到了很多青年们在西部的沃土上践行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的铮铮誓言,播撒青春正能量。
正如团宁夏区委书记龚雪飞所说:“全区各级团组织把青年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作为服务广大青少年实现社会参与的重要渠道,聚焦‘国之大者’、力行‘民之小事’,以志愿服务工作项目化、制度化、规范化为发展方向,带领青年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引领广大青年志愿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贡献青春力量。
背起行囊,逐梦西部,让青春共赴这趟志愿之旅。
志愿情怀 山海相连
山海之间,闽宁之情。贺兰山、武夷山山山相连,黄河水、闽江水水水相融。
永宁县闽宁镇。昔日人烟稀少、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如今建设成为绿树成荫、经济繁荣的“金沙滩”。26年来,一代代青年在闽宁镇这片热土上接续奋斗,挥洒汗水,书写青春。
徐美佳的西部计划故事,是从2008年她听到的那句“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誓言开始的。
2009年,徐美佳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参与了“十二五”搬迁移民工作,也是这份情结让她在3年前返乡创业的时候选择留在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在各方面关怀支持下,利用扶贫车间开起了“闽宁巧媳妇直播间”。一部手机、一把枸杞、一张巧嘴、一众粉丝,这是如今“巧媳妇直播团”的13位成员重复了无数次的直播带货场面。巧媳妇们曾是扶贫车间的清洁工、分拣员、库管员……她们的新生活,从坐在镜头前,说出“欢迎来到巧媳妇直播间”那一刻便开启了。
“看到她们脸上由内而外散发着的自信与喜悦,谁能想到,她们是从电脑开关机开始学、鼠标从左右键开始认的。姊妹们精神面貌、生活质量、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徐美佳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数次哽咽、眼眶湿润,谈及创业初衷最多的便是这份志愿情怀,她将最美的青春写在这片闽宁金沙滩上。目前,创业基地已经拥有3个车间,3家直营店,直接解决90余名移民稳定就业,每年发放工资280余万元。
从东海之滨奔赴西北要塞,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续写着属于新时代的闽宁故事。
“对我来说,研究生支教团中的‘支教’两字有着特别的意义。我的母亲是一名乡村教师,父亲是一名扎根基层的党员,父母对基层的奉献与热爱自小就深深地影响着我。”在暑假带领实践队员前往宁夏隆德县沙塘镇和杨河乡开展墙绘活动,历时10天,完成作品近500平方米,与隆德县结下深厚的感情时;在参加“知星大哥哥大姐姐”孤独症人士志愿服务活动中,感受到“用生命陪伴生命”的珍贵时,都让林衍含更加坚定了想加入研究生支教团的决心。“‘支教一年,自教一生。’选择在青年时代拥有一段支教经历,是勇敢而正确的决定。”如今,作为厦门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隆德分队队长、厦门大学“囊萤星火”讲师团成员的林衍含,希望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把生动的支教故事凝练出来,讲给更多广大青年朋友们听,在大家心中种下“小小的种子”。
初心不变,播撒希望的种子。2020年暑假,厦门大学团委组织了一项名为“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20周年访谈录”的暑期实践活动,新闻专业的许愿采访了第10届研支团的叶仲霖。“访谈过程中,即便过去十几年,叶学长对支教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他谈到‘这一年,我们做的事情很纯粹’,接着谈到了支教团成员创新教学、募资助学、大病救助的故事,并与当地的学生和孩子建立了深厚情谊,令我备受感动。”作为一名福建人,第25届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许愿希望能到祖国的西北见识更广阔的天地,为闽宁协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在,许愿实现了自己的初心,服务于隆德县第四中学,负责学校宣传工作,担任初一6、7、8班的生物教学工作。
“2023年暑假期间,支教团在隆德县开展‘七彩假期’公益兴趣班。上课期间遇到我的生日,小朋友们在黑板上写下了很多祝福,为我唱了生日歌,还给我买了冰激凌吃。”谈及第一次和这么多可爱的孩子一起度过生日的情景,许愿依旧十分难忘。自2016年起,宁夏共青团开始实施关爱留守儿童“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全区各级团组织累计服务青少年和留守儿童10万余名,有效解决了困难家庭留守儿童假期看护照料难和学习生活单调等问题,增强了乡村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挥洒青春 热血拼搏
惜别校园,迈向崭新的人生天地,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是青春该有的模样。
“来到吴忠市红寺堡区的第一天我就开始流鼻血,紧接着就是长痘痘,拉肚子,好在我都坚持下来了。”服务于红寺堡区卫生健康局的2022年西部计划志愿者马园园说道。由于负责村医工作,需要经常走访村卫生室,关怀村医,在刚开始的一个月,马园园就骑着自己的小电动车走访完了全区97所村卫生室,以及给全体村医免费购买重疾险和意外险的情况。从此她便以驻点队员的身份开启了五彩的志愿生活。
团红寺堡区委书记李玉平介绍道:“团红寺堡区委对西部计划志愿者根据专业、爱好、特长等进行分类,同时通过建立志愿者微信群、召开志愿者主题团日活动、谈心谈话等形式,多方面了解广大志愿者的生活状况,及时为广大志愿者排忧解难,当好志愿者的‘娘家人’。”
说到来宁夏需要克服饮食关、语言关和工作关等种种困难时,团吴忠市委副书记王立双向记者展示了2007年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奖章并分享了自己在西部计划岗位上的成长历程。“西部计划能够增长青年人的才干见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祖国西部,了解基层一线的社会、文化状况,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在家长里短中连接村情民意,从而更好地拓宽视野,更好地融入社会。”
一进永宁县望洪镇宋澄村,便踏上了“红色之路”。宋澄村是革命先烈战斗过的地方,服务于宋澄村的西部计划志愿者金瑞作为乡村振兴专干,聚焦宋澄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通过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团银川市兴庆区委书记李霞霞介绍说:“西部计划助力乡村振兴构建了‘一村一青年委员(乡村振兴专干)’制度,为了让西部计划志愿者能够了解更多的岗位技能,团区委建立定期轮岗制度,每年会从乡镇到街道、街道到乡镇进行轮岗。”
赵淑艳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宁夏人,目前主要负责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塘南村乡村振兴和服务青年的工作。在她服务期间,帮扶的一户因病致困家庭让她至今难以忘怀。“走访结束的时候,小女孩拉着我的手递给了我一枚兔子胸针,她对我说:‘姐姐,谢谢你们,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像你们一样帮助更多的小朋友。’听到这句话,我内心深深一颤,没有想到我们的工作能够在这么小的孩子心中埋下一颗善良的种子,也是通过这一家人让我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如今,赵淑艳一直将小女孩送的兔子胸针带在身边。
新时代青年们抓住在基层一线磨砺成长的时光,奔赴山海发光发热,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让青春的光谱广阔而又绚烂。
志愿接力 播种希望
“志愿服务是治愈心灵的一件事,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坚守初心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宁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西吉分队队长虎亚茹说:“今年是西部计划20周年,也是宁夏大学组建研究生支教团20周年,聆听着往届研支团学长学姐开展的校内宣讲事迹,他们分享的亲身经历既鲜活又热烈,那一刻我觉得那就是青年该有的样子,想走他们走过的路,续写《沙枣树与他们的群山》的故事。”
服务于西吉县第七中学的朱文婧,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老师。她说:“在参与暑期支教志愿服务时,总能被小孩子们纯真、求知的眼神所感化,恨不得将自己看到的外面的世界都讲给他们听,总会鼓励他们走出大山回馈大山。”
在团宁夏区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团固原市委、团西吉县委携手组织服务于固原市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开展“青马工程”暨西部计划专项岗前培训。“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对于广大青年意义重大,青年们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学为西部地区实现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作出积极贡献。”团西吉县委书记马小龙说。
在固原市隆德县第二中学,记者与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孙一萌、武晓露、殷渊韬进行了座谈。“我的家乡是江苏省盐城市,这是一座没有山的沿海城市,所以我一直以来都对大山有一种特殊的向往。”进入南京大学后,孙一萌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大山里的孩子在编程”项目,山区孩子对科技知识的渴求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就在去年,我来到云南一所山区学校参加夏令营活动,我喜欢上了这群朝气蓬勃的孩子们。课程结束之后,学生们给我留言说,‘希望能努力学习,跨越山海,到南京去找我们志愿者老师,未来再相见。’那一瞬间我就感觉到我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是能够给孩子们带来积极影响的。”也就是这份以心换心的感动,让孙一萌尽自己所能投入支教工作中,她想,她的专业和特长也许也能够帮助这里的孩子学习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借助于此看向更远的世界。
来自江苏省徐州市的武晓露从小在农村长大,小初高都在乡镇就读,高考录取后,他第一时间办理了助学贷款,并在本科四年中获得了许多助学金和奖学金。怀揣着对国家政策资助和帮扶的感恩之心,让武晓露更加坚定地加入研支团,加入传递爱的队伍中去,去帮助更多西部地区的孩子们。
暑假期间,在南京大学高校科学营。殷渊韬作为带队志愿者,在科学营的7天里为来自安徽六安一中的同学和老师提供帮助。“我们一起参观游览校园,聆听学习教授们的讲座,一起排练汇报演出的节目,我们走进实验室,自己动手探索科学的奥秘。我带着同学们品尝校园里的美食,夜游校园,与他们交流大学里的所见所闻,畅想多彩的大学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深厚的情谊。”
在支教的过程中,志愿者们收获了无数的关心与感动。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们如沙枣树般“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摒弃“骄娇”二气,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走过了宽阔又通畅的公路,紧接着又走了一段泥洼的土路,驱车颠簸近两小时后,记者一行迷路在山间。随后辗转折返,又借助了老乡的力量帮忙带了一段路后,我们终于到了。到了海拔近2000米,距县城30公里,位于一条乡间小路尽头的固原市西吉县王民乡王民中学。
牛嘉阳,阳光开朗,穿着一件印有复旦大学校徽的红色帽衫,目前担任复旦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王民中学点长,负责九年级的数学和全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在7月中旬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组织的‘西部学子励志游学活动’中,一位来自宁夏的小朋友起初非常腼腆与羞涩,不敢与其他学校的同学交流。在活动结束后返程的火车上,他变得非常开朗积极,不断来找我们聊天,直言之前的他根本不敢这样与陌生的老师、朋友交流。这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一直坚持的游学活动所能带给孩子们的变化,也给予我们极大的鼓励,我们会将游学活动越办越好!”他说。从2014年至今,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已成功举办7届西部学子励志游学活动,共邀请了来自西部地区的169位品学兼优、志存高远的优秀学生来到上海参加访学活动。学生们把“西部学子励志游学”之行的所学、所思、所想带回家乡,传递给没有出过大山的孩子,激励更多的孩子勤奋学习、克服困难,树立远大理想。
实践锻炼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大熔炉”和“磨刀石”,志愿者们到基层开展服务,锻炼能力本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历练了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了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把青春的“论文”写在宁夏大地上,用实践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指示要求。一批批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一边服务锻炼,一边不断学习提升,成功考上硕士研究生、公务员等,继续投身宁夏基层建设,勇做成长又成才的“时代新人”。
闪耀青春 筑梦前行
志愿服务是一束“光”,再微小的光芒也能点亮星空。
“其实每年到了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的阶段,总会有很多毕业大学生来咨询我,问我要不要参加西部计划,就两三年时间值不值得,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参加,一定要参加!’然后为他们普及西部计划的政策。如今,自己作为大学辅导员,我也会把自己西部计划服务期间的志愿故事分享给我的学生,在我的影响下,我带的学生也都成为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去参与志愿服务!”脱继龙,2019届西部计划志愿者,大学期间组建了学校微光志愿者服务队,毕业后服务于团银川市委,8年来长期在支教助学、扶老助残、生态环保、大型赛会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些年志愿服务已融入他的生活,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志愿服务像是一棵守在西部的大白杨,它坚毅、挺拔,翠绿的叶子充满了生机。志愿者们在西部的沃土扎根,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奔走在西部,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就算遇到风雨,也依然挺拔。”2021年西部计划志愿者王玉婧,现服务于吴忠市红寺堡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在宁夏移民博物馆担任讲解员,她分享着点点滴滴让自己难忘的志愿经历。
“回忆起参加志愿服务的一年时间,面对着大学朋友的疑问‘你后悔选择西部计划了吗?’我不假思索肯定地回答‘不后悔!青春只有一回,还好我选择了西部计划!’”张金龙服务于固原市西吉县王民乡,在一年的志愿服务中,作为一名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张金龙收获了来自宁夏西吉这片热土馈赠的友谊,收获了来自西海固给予的自强不息精神。
20年来,在团宁夏区委的引领下,一代代西部计划志愿者持续接力,奋斗在基层一线,把最火热的青春投身在西部沃土,把梦想的种子撒向了大山里的孩子,把榜样的力量传递给农村学校的奋斗者,无数学生在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感召与培养下考上大学,更多坚定信仰信念、怀揣梦想的热心青年选择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续写了一篇又一篇“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青春故事。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