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余先生从来都没有想过,“乳腺癌”会找上40多岁的自己。
3年前,他发现右边的乳头下方,长出了一块成人拇指大小的疙瘩。这个小疙瘩不痛不痒,就没太当回事。渐渐地,这个小疙瘩表面的皮肤出现破损溃疡,并且奇痒无比。他还是没当回事,只是去药店买了点消炎药。没想到,随后的10个月内,小伤口渐渐增大,甚至蔓延到胸大肌、肋骨、胸壁。
余先生这才觉得不太对,赶紧去了医院……
图源:广东台触电新闻”视频截图
诊断结果让他吓了一跳,他被确诊为——乳腺癌!
相信很多人也会和余先生一样震惊:男人,也会得乳腺癌?是的!“性别男”,从来不是乳腺癌的“免病金牌”。
图源:广东台触电新闻”视频截图
男性乳腺癌的死亡率更高
和很多人认为的一样,乳腺癌确实是全世界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相对来说,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男性乳腺癌在男性癌症中占比不足1%。在我国,发病率约0.4/10万。但是,少并不等于不会发生。
最近几年,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更糟糕的是,有研究证明:男性一旦患了乳腺癌,情况可能更加严重,死亡率会更高。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男性乳腺癌的特征不明显,经常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就像前面的余先生,很多男性通常对胸部的异常不够重视,甚至对乳腺癌都没有概念,总觉得都是小事儿。这样一来二去,病情越拖越严重,等到发现就成了晚期,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
乳腺癌找上门
可能有这4个特征
什么样的男性,要小心乳腺癌呢?研究证明,有这4个特征的男性,确实要多注意:
1、年纪大
据统计,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大多数的乳腺癌是在50岁以后发现的。男性乳腺癌的平均诊断年龄(63.3岁),大于女性(59.9岁)。
2、激素水平失衡
患有肥胖及糖尿病、一些肝脏疾病、睾丸异常(睾丸受伤、肿胀或者切除),或者正在接受雌激素治疗的男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会升高,会更易患乳腺癌。
3、家族遗传病史
如果近亲(一级或者二级亲属)患有乳腺癌,男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会更高。
4、携带某些突变基因
某些基因(如BRCA1和BRCA2)的遗传变化(突变)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其中BRCA2基因突变更常见。
此外,如果在高磁场、高温环境中工作,或者接触汽油和废气,男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特别注意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通过基因检测发现BRCA突变的男性:最好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管理患病风险。
什么是乳腺癌,危害几何?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孙强:乳腺癌是指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疾病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晚期可因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出现多器官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乳腺癌有哪些高危因素,能否针对性预防?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周易冬:乳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固有因素和可控因素。固有因素是与生俱来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等。
而可控因素包括:长期抽烟喝酒、高动物脂肪饮食、肥胖、睡眠不足、长期情绪不良等。长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或保健品,也可能增加患病几率,如长期口服避孕药等。
实现针对性预防,建议做到“固有因素加强认知,可控因素加强干预”。
当家族中出现多位乳腺癌患者时,建议尽早开始乳腺定期检查。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进一步降低个体风险,如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避免熬夜,舒缓心理压力,不抽烟、不酗酒等。这些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病风险。
如何进行定期自我检查,有哪些筛查建议?
周易冬: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就自检而言,建议最好在月经结束后7至10天自我检查,用中指和食指的指腹触摸整个乳房,轻轻地触摸皮肤下的任何肿块或变化。触诊后可以对照镜子,检查两个乳房是否有形状或轮廓的任何改变,包括乳头溢液、凹陷或乳房皮肤是否凹陷、水肿、发红等。
就筛查而言,建议40岁及以上女性要每年进行乳腺癌筛查,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提前至35岁甚至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