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某选,商业模式哪能这么取巧

文摘   2024-06-06 10:09   山西  

这两天终于不那么忙了,那就写点东西吧。

今儿先对付一篇,过两天再写点好的哈。毕竟这不高考了吗,按照每年惯例,试卷点评,作文分析,高考志愿填报一条走起。

所以今儿先写点别的。

咱上次写东方某选,还得了40万+呢,所以这不老俞又开始吐槽了么,所以就顺便再说说。

东方某选的商业模式之败

其实从董某辉离开某选的时候,但凡有点商业经验的人,都会知道东方某选将来肯定要走下坡路的。

这倒不是打工人喜闻乐见的,裁员裁到大动脉,而是东方某选从一开始商业模式就非常讨巧,失败才是必然,而成功则是偶然

老俞当年的新某方能起家,其实靠的就是批量打造网红模式,新某方到现在都被称为教培界的黄埔军校,这可不是浪得虚名。

前段时间东方某选的董某辉火的不要不要的,所以不少人默认,老俞这是打算复制新某方当年的模式,用到直播带货领域。

但很可惜老俞并不是这么想的。

因为老俞是最早弄出打造网红模式的人,所以他也是最早体会到网红模式弊端的人,因为当年有老师闹着要分钱,差点弄得新某方散摊子。这事儿老俞可是能记一辈子。

更何况,现在是网络时代,一个当红的主播能占公司营收的50%以上,可比当年的名师占的多得多,万一将来主播要分成要股份,那老板怎么办?

这其实也是目前直播公司的最大弊病。

直播公司,普遍营收很高,但估值不高,就是因为整个市场都默认,顶流网红主播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产品,最挣钱的那个,通常不是分钱最多的,将来大概率是要闹分家的。李某柒不就这么干的。

所以直播公司,就没几个愿意长期培养网红的,都是红了就赶紧挣钱,谁知道下一秒啥情况啊。

因此,能长久运营的直播公司,基本上最大的老板就是网红本人。毕竟牢牢地把流量抓到自己手里,才是最安全的。

但这么干,最明显的弊端就是公司无论怎么搞,肯定做不大。因为无论营收还是风险,全部绑定在一个人身上,那时间一长,出事是必然的。

所以老俞从一开始想的就特别的巧,他压根就没打算弄直播公司,他打算弄的是高端农产品公司

如果从纯商业的角度讲,他这个想法虽然有点疯狂,但未必实现不了。

因为他手里真的有超级武器——庞大的家长群。能去新某方上课的,家里一定穷不了。这些人对生活品质,尤其是要入口的东西,肯定很讲究。

现在农副产品市场,并没有形成高端固定品牌,甚至都没有实现产品的稳定分级,因此确实有极大的商业机会。

那应该怎么干?

其实已经有人示范过怎么干了,那是个我挺喜欢的演员,《康熙微服私访记》里的三德子赵亮

这人演员当的好好的,08年汶川地震,他就想着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又是一个四川人,应该做点什么事儿帮助一下当地人。也不知道哪位大哥给他瞎出主意,说养鸡挺好,他就开始养鸡了。

然后七八年的时间里,不断地赔钱,他一直是靠演戏补贴养鸡场。到最近这几年,他才算真正摸到养鸡的门道,并且成功的带领贫困户脱贫。

他养的鸡,一只能卖到600块钱,就这多少人还是从鸡苗的时候就开始订购。

这才是高端农副产品的玩法,具体来说就是全产业链控制

刚开始养鸡,总的有个山吧,总得有鸡舍吧,为了能让鸡吃好喝好,总得有高端精饲料吧,总得通上水电吧。

养鸡这活儿,也不是谁都能干,因为那玩意稍有养的不对路,一场鸡瘟直接就连本带利的赔,所以还得找人专业培训吧。

如果只是小打小闹,那其实也不是很费劲,因为有不少明星其实都私人承包土地,然后雇人种地,实现粮食自我供应。

但如果想搞出规模,那风险不是一般的大。网易丁某搞养猪场,搞了这么多年,也没出个大花样,就是规模出了问题。

这从本质上讲,就是在农副产品的生产规模,跟产业链的复杂程度,以生产风险是完全成正比的。除非真的能打造出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否则干的越多,赔的越多

我小时候可去过高端养鸡场,进门先弄身防护服穿,搞定我都不清楚,是我去参观鸡,还是鸡来参观我。

所以赵亮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从一个外行开始摸索,到最后实现自产自销,才不过经历了七八年时间,就已经成规模了。大部分人玩到第三年,基本就认赔走人了。

但话又说回来,一旦能实现以上模式,那挣钱简直不要太容易,就算某年运气不好,直接全死了,利润照样是撑得住的

所以高端农副产品,并不是好的商业模式,现在咱们国家汽车手机都能发展迅速,发起狠来,芯片突破也不过就是未来几年的事儿。

但农副产品一直没有稳定的上规模的高端品牌,核心问题就在这。

老俞作为精明的商人,不可能不知道这背后的弯弯绕,所以他一开始想的就特别巧,他压根没打算实现全产业链生产,他想的是如何把控流量入口

简单说,他想做的就是高端农副产品领域的国美和苏宁。农副产品哪生产的,他不管,他只负责采购,然后拿出来到东方某选平台上卖。

说穿了就是农副产品生产环节当中风险,他不想承担,但是对应的品牌溢价,他又想拿走

当年电器领域,国美和苏宁能拿捏生产商玩,核心就是当年的家电同质化竞争激烈。

但凡生产商能掌握核心技术的,比如格力,就直接选择根本不跟他们玩。

毕竟人家辛辛苦苦的创建品牌,为了啥,不就为了品牌溢价,获得高利润么

现在农副产品都还没实现规模化生产,老俞就打这注意,先把流量入口建起来,以后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视线,就能自动的水涨船高了。

这未免想的也太美好了点。

因此,从商业模式来看,董某辉的爆火,其实是给了东方某选一个机会,因为这么搞下去,还真有可能实现把控流量入口。

但太巧的事儿,就算某一时刻,条件凑的上,引领一时风潮,但不用了几天就会原形毕露。

因为太巧的事儿,要求的实现条件太苛刻,哪能老凑巧啊

更何况,商业竞争,那是真的生死之争。但凡有人能想出来成功的商业模式,就肯定有人愿意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只不过一般人想的都是增加环节,获得更多利润,所以死的往往更快。

但有些人就会反其道而行之,削减条件,然后发起降维打击。

搞价值投资的股神巴菲特投资企业,首先要看的就是有没有护城河,也就是核心竞争力。

其实跟这是一个道理。

多说一句,学习,也一样的。

陈思录
我想写本书叫《陈思录》,后来发现不够简洁明了,于是改名叫《陈述》。你可以理解为,我在写回忆录《陈年往事》,也可以觉得我写诗集《陈吟至今》,有人说我写的其实是《陈芝麻烂谷子》,还有人说是《陈皮》。我觉得他们说的都不对,其实我只是在写《陈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