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公益慈善,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是“希望工程”中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还是“免费午餐”项目中贫困学生面前热乎乎的饭菜?抑或是大学时因品学兼优而获得的奖学金?还可能是微信运动每天增加的捐赠步数?
这些都是慈善,但是慈善却不止这些。
公益慈善的运作远比我们表面看到的复杂,慈善捐赠涉及捐赠人(企业或者个人)、受赠人(公益组织、政府部门、特定群体和个人)、监管机构、中间机构(银行信托、网络平台、专业评估机构)等多方主体,只有这些主体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保证善款公开透明、物尽其用。
随着2016年《慈善法》的颁布,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也加快了脚步,截至2024年8月,全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1.5万家,较2018年底增长189%,净资产合计近2000亿元,慈善力量已经在乡村振兴、应急救援、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图:历年中国慈善捐赠总额与GDP变化趋势
公益金融慈善信托大有可为
虽然慈善信托发展迅速,慈善组织在《慈善法》出台后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总体数量仍有待提升,结构及内部治理可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还需更加透明。
这也就给从业者、特别是银行业者带来了机会。在慈善信托中,银行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既可以成为财务顾问、资金托管人,还可以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支持,同时,还能增加客户黏性、深化客户关系,为其他服务提供基础。
正是看到了其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家银行躬身入局,截至2023年末,共有36家银行担任过慈善信托的保管银行,包括6家国有行、12家股份行、12家城商业行、5家农商行和1家外资银行。
但银行从事慈善信托也面临很多现实问题。首先,受制于国内慈善事业发展阶段,了解慈善项目的路径较为有限,银行很难为高净值客户找到适合的慈善项目。其次,在公益执行方面,尚未形成充分透明的监督执行机制,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有待提升。再次,从银行角度来说,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流程和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银行只能一单单做,较难形成规模效应。所以,对于银行来说,坚持做慈善信托,既要有一个坚定的初心,也要有一套科学的做法。
经过不断的迭代精进,壹私行公益金融实验室已经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打法,壹私行的慈善信托从每年一两单增加到每年十几单。今年,壹私行陆续在重点区域布局成立公益金融实验室,旨在扩大公益金融服务影响范围,提升在公益金融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服务能力。
那么,农银壹私行是如何做的呢?
怎么做?
慈善组织和三个转变
关键是把握住慈善组织,并推进公益金融服务的三个转变。
经过多年的实践,农银壹私行团队意识到,慈善组织在公益金融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慈善组织具有丰富的公益项目经验和专业的管理团队,银行与慈善组织合作,能够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一方面,壹私行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帮助慈善组织优化慈善资金管理和使用;另一方面,壹私行组建慈善组织合作库,将30余家口碑好、服务能力强的慈善基金会纳入合作库,丰富自身的服务资源。
在和慈善组织的合作过程中,农银壹私行开启了公益金融在服务对象、内容和提供方式上的三大转变。
首先,在服务对象上实现了从“单一的高净值个人客户”到涵盖“高净值个人客户、企业客户和慈善组织的三大服务客群”的转变。通过为不同客群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如针对性推出“幸福心愿树”个人/家庭公益服务、公益星火企业慈善服务和“非常6+1”慈善组织服务,满足了客户在财富管理、家族传承、公益慈善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
其次,在服务内容上实现了从传统的财富管理到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公益慈善信托等领域的深化,不仅关注客户的物质财富,更关注其精神文化传承和公益慈善需求。通过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壹私行帮助客户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同时传承家族价值观和承担社会责任。
最后,在服务方式上实现了从定制化服务到建立公益金融实验室和合作库的系统化转变,与8家全国性慈善组织和25家地区性慈善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丰富公益慈善领域资源,更全面、高效地响应客户的慈善需求,形成服务有机闭环,提高了壹私行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实现了对公益金融领域的深耕和突破。
可以说,农银壹私行在公益金融上,打造了一个长期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
尽社会责任、服务乡村振兴
一稻济世,万家粮足。
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农行始终将服务“三农”作为主责主业,积极推动社会资本进入“三农”和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形成政府帮扶、产业帮扶的有效补充,凝聚金融服务公益事业合力。
2022年5月20日,袁隆平慈善信托正式成立,这是壹私行公益金融实验室将公益与金融进行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在这项慈善信托中,农业银行扮演多重关键角色,为信托的持续运作和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作为托管行,农行负责袁隆平慈善信托的资金托管,确保信托资金的安全和透明。通过专业的财务管理和严格的风控措施,保障了信托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高效运作,确保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刀刃上。同时,农行与袁隆平基金会、财信信托等合作方密切协作,共同筛选和评估优质的公益项目,确保信托资金能够投入到最需要的领域,最大化地发挥其公益效能。
2024年11月15日,壹私行在公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上又迈出重要的一步,成功协助永卓控股设立永卓控股永联村乡村振兴慈善信托,以“公益+金融”模式,助力永联村慈善事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通过扩大与村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让“金融活水”为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发展“赋能添彩”。
在客户培训和资源匹配方面,农银壹私行也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加强队伍培训,提升一线人员的公益金融专业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向“三农”客户推介慈善信托等公益金融服务。同时,优化资源匹配,确保金融资源能够精准流向最需要的“三农”项目和客户,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当然,壹私行的公益金融实践不止三农,在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均有所成。比如,设立“农银壹私行·牧原润泽慈善信托”,帮助贫困地区的学子完成学业;设立“农银壹私行张兴栋生物医学工程奖励基金慈善信托”,促进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教育、科学等事业的发展......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中国的慈善信托起步虽晚,但追赶的步履匆忙。
农业银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践行初心使命,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探索公益金融服务的新模式、新手段,围绕客户公益慈善需求提供一揽子综合服务,让更多的金融资源准确、畅通、高效的流向公益事业。
可以预期的是,农行在公益金融上将步步为营、持续精进,继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