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熊月之主编《上海简史(三卷本)》:一本了解上海历史文化的必备指南

学术   2024-10-09 19:48   上海  

 点上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关注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认为,历史从来没有稳定发展路径,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开拓眼界,挣脱历史的束缚,拥抱更多的选择。


上海,一座充满活力与历史的现代都市,以其迅猛的发展和深刻的变革,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对上海城市历史的深入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市民对本地历史了解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讲好上海故事,让更多的人系统了解上海,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成就,需要一套合完整性、系统性、知识性、普及性为一体的大众历史读物。《上海简史(三卷本)》(以下简称《上海简史》)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叙述方式,将上海的历史脉络呈现给大众,帮助读者快速了解上海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上海简史》也是一本了解上海历史文化的必备指南。




总 序


文丨熊月之


上海之于今日中国,为规模最大城市之一,为文化名城、旅游胜地,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为最宜居城市之一、环境最优城市之一、人均期望寿命最高城市之一,亦为各类时彦俊杰放飞理想的首选地之一。上海之于近代中国,为特大城市,为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政治重镇,为帝国主义侵华的桥头堡,为中国工人阶级集聚地、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为近代中国光明的摇篮。这在一向重视国情教育、重视近代史教育的国度,早属常识。



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上海在近代,城市人口在百多年间,从20来万激增至500多万;上海人口之多,民国时期几乎是北京、天津、南京三大城市人口的总和;上海工业产值、工厂数、工人数均曾占全国50%,外贸额曾占全国70%以上,外国金融投资额占全国80%以上,每年新出版物占全国70%以上。对于如此令人难以置信而又不得不信的数据,该如何解读?


如果有人问你:中国外贸窗口先前一直是广州,上海开埠以后不到十年就超过了广州,以后一直在全国遥遥领先,这是为什么?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有五个,其中广州、福州是省城,宁波是府城,而上海仅是县城,行政级别最低,为什么会是上海在日后的发展中遥遥领先?这与上海近代以前的文化传统有没有什么关联?如果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关联?


上海地下无矿藏、地上无特产,既没有六朝古都、九朝古都那样辉煌的历史,没有做过一省甚至一府的政治中心,也不是六省通衢、三省交会那样的交通要道,更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重镇。那么多的工厂为什么要集聚这里?那么多归国留学生为什么会汇聚这里?那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名人为什么要落户这里?


上海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曾以全国1/1 500的土地、1/100的人口,提供全国1/10的工业产值、1/6的财政收入。上海先后支援内地专业技术人才、熟练工人100多万,为国家重大项目的实施、内地的发展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毛泽东一生来上海50多次,新中国成立后每到历史关键时刻都会特别关注上海,注重发挥上海的作用,曾特别指出“上海有前途,要发展”。邓小平在推动改革开放时强调“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连连夸赞“上海有特殊的素质、特殊的品格”。习近平从上海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与社会现实出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精辟地论述了上海城市的品格,将其归纳为开放、创新、包容。他说:“我曾经在上海工作过,切身感受到开放之于上海、上海开放之于中国的重要性。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那么,上海的优势究竟在哪里?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是怎么形成的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对上海城市历史的梳理,离不开对上海城市自然禀赋、城市结构与功能、上海与中国及世界联系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对上海文化的阐释,离不开对上海人素质的剖析。


百多年间,上海从一个普通的沿海县城,发展为中国特大城市,远东与世界最大城市之一,走的不是寻常道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上海一市三治,一个城市有三个政治实体,有三套立法、行政、司法系统,官府行文分别使用中、英、法三种不同文字,法院开庭分别使用中、英、法三种不同语言,电车轨道宽度不一,甚至电压系统也不一样,有110伏(法租界)与220伏(公共租界、华界)之别。近代上海市面上流通的纸币,除了中国本国银行所发行外,至少还有18家外国银行与合资银行。各种面值、各种文字、各种颜色、各种图案的纸币都有,英国女王头像、孙中山头像、自由女神像、赵公元帅像同时出现在上海市面上。一个犯罪嫌疑人,在这一区域明显犯法,到那一区域则可能完全合法。诸如此类超乎常规、出乎想象的诡异局面的出现,不完全是某个或某些列强巧取豪夺、一手炮制出来的,不完全是某届中国政府腐败无能所致,更不是某个政治巨人坐在办公室里设计出来的,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由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近代上海意外地成为中外利益共同体、全球化先行区。来自亚洲、欧洲、南北美洲的移民在这里工作、学习、生活,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在这里都不占绝对统治地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这块土地上,尽管也有矛盾和斗争,但总体上相对平静地交流、切磋、融合,出现了广泛而复杂的异质文化交织现象,诸如会审公廨、万国商团、多教混合、跨种族婚姻、洋泾浜外语等。西方侨民出于生活的需要,将西方各种先进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带到这里,使得上海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成为与伦敦、巴黎、纽约同步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出于见贤思齐的中华传统,上海华人自觉地在多种方面仿效、学习西方,从市政管理、地方自治到追求自由民主。数量可观的外国侨民在与华人社会广泛而持久的接触中,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温良美善,从心灵深处涌出对中华文化的赞赏与服膺。


就红色文化而论,自1921至1949年28年间,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有126个月设在这里,超过其他任何城市,这是为什么?出席中共一大的各地代表,毛泽东代表湖南、董必武代表湖北、王尽美代表山东,都是各地人代表各地党员,而上海的两名代表,李达是湖南人,李汉俊是湖北人,没有一个是上海本地人,且在上海定居都不超过三年,他们为什么会是上海的代表?在风云变色的二战史上,华沙、巴黎、柏林等城市,在气壮山河的抗日战争史上,南京、武汉、长沙等城市,论其命运,都是要沦陷则全沦陷,要保全则全保全,而上海呢,说沦陷又没有完全沦陷,说保全又没有完全保全。这才会演绎出人类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活剧:隔着一条河,一边炮火连天、血肉横飞,一边笙歌达旦、醉生梦死。诸如此类的社会现象,看似离奇、荒诞,却是事实!



任何不可思议的问题,都蕴含着可思可议的独特价值。任何不合常规的现象背后总有其规,任何不合常理的事情背后总有其理。尽管近代上海所住外国人最多时超过15万,来自50多个国家与地区,但外国人毕竟只占上海人口的不到5%,换句话说,上海95%以上是中国人,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是各地移民的精粹部分。上海的一楼一舍、一路一桥,各种工厂、各类商店、各色报馆与书局,是以各地移民为主体的上海人建造、发展起来的。上海移民的存在是历史的存在,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网络、文化心理都是此前中华民族历史积淀的结果,他们所体现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在近代的体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上海的奇迹,本是中华民族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产物,是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特质在上海城市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文明无穷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闪亮展现。


要思考那么多不可思议的问题,要解读如此复杂纷繁的现象,要回答如此不合常规的问题,那就不是一般教科书提供的常识所能应付,也不是寻常的短篇单册所能胜任的。上海史早已是学术研究高地,也是备受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领域,各类成果灿若繁花、目不暇接,《上海通史》《上海大辞典》《上海百科全书》也出了多部,但是,还是缺少一部合完整性、系统性、知识性、普及性为一体的,简明扼要、篇幅适中、脉络清晰、史料扎实的读物。于是,有了这部《上海简史》。


本书分三卷,第一卷《云间潮涌(751—1843)》,述近代以前上海地区历史,重点阐述上海资源禀赋、人文特点与开放传统;第二卷《海上繁华(1843—1949)》,述近代上海地区历史,重点阐述上海何以由一普通沿海县城,在百余年间跃升为国内最大城市与国际著名都市;第三卷《东方璀璨(1949—2019)》,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19年上海地区历史,重点阐述上海在不同国际国内环境下持续发展,彰显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成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各卷作者都是长期从事上海历史研究的专业学者,也都是新修多卷本《上海通史》分卷主编。全书框架由我设计,时段划分与重要问题论述,与新修《上海通史》一致。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这部《上海简史》是《上海通史》的浓缩版或通俗版。






上海历史曲折多姿,上海文化丰富深邃,上海前景灿烂辉煌。本书的出版,如果能在梳理上海历史、阐释上海文化、弘扬上海城市精神、彰显上海城市品格、促进上海城市发展方面起一些微薄的作用,则编者荣莫大焉。


2024年6月26日



  //  

相关荐读



《上海简史(三卷本)》

熊月之 主编

叶舟 王敏 徐涛 等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海简史》共分三卷,由熊月之教授领衔主编。第一卷《云间潮涌(751—1843)》,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古代史研究室主任叶舟著述;第二卷《海上繁华(1843—1949)》,由上海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王敏著述;第三卷《东方璀璨(1949—2019)》,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史研究室主任徐涛担任主笔。各卷作者都是长期从事上海历史研究的专业学者,也都是新修多卷本《上海通史》分卷主编。


丨作者简介丨


熊月之,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著有《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冯桂芬评传》《异质文化交织下的上海都市生活》等,主编《上海通史》《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等。


叶舟,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江南社会文化史、家族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主持完成青年项目1项,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出版专著3部,古籍点校3部,译著2部,在《史林》《社会科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新修《上海通史》“上海建县至明代”分卷主编、《中华大典历史典》清总部主编、《常州通史》副主编。


王敏,上海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上海史研究。著有《苏报案研究》《上海报人社会生活(1872-1949)》《世界之城:上海国际大都市史》等。


徐涛,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史研究室主任、《史林》编辑部主任兼任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等职。著有《自行车与近代中国》《孙中山与上海》《万国商团:一部全球视野下的上海史》等。荣获第十六届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新锐奖”“上海社科新人”“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优秀学术成果奖提名奖等学术荣誉。





来源:世纪阅读、上教人文

制作审核:院党委宣传部

(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

责任编辑:凌励



扫码关注

上海社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央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号召,以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为目标,大力实施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强阵地,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国家高端智库。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是展示上海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活动、重要科研成果、优秀科研人才和国际学术交流情况的重要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