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
点评
中山大学"六年引进八千人才"的新闻引发轩然大波,
不少人将其解读为"韭菜收割机"。
然而细究其中曲直,
却是一场观察角度的误读。
首先这八千人中包含了博士后、实验技术员等多类人员,
并非都是走"非升即走"的职道制。
正如饶毅教授所言,
全球高校从未将博士后纳入tenure track体系。
其次中大真正全面推行职道制是在2023年,
此前的人才引进更像是一场规模化的"百人计划"探索。
更值得关注的是高松校长对职道制的诠释。
他将重点从"走"转向"留",
强调要在充分的资源保障下培养学术带头人。
这种转变颇具远见:
一方面设立预聘副教授晋升通道,
给年轻学者多一次上升机会;
另一方面将留任目标定在80%左右,
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北大等一流学府看齐。
从"在多不在精"到"在精不在多",
中大的转变折射出国内高校人才战略的整体升级。
2023年该校新引进的159人中,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占比达14.5%,
质量导向鲜明。
这提醒我们,
评判一所大学的人才政策,
不能只看引进数量,
更要看其成长空间与发展前景。
高校人才引进,
既要有制度的刚性,
也要有人文的温度。
纵观欧美高校的tenure制度,
虽然竞争激烈,
但往往给予青年学者充足经费支持和发展路径。
相比之下我国高校正在努力,
在引进数量与培养质量之间寻找平衡点,
既要借鉴国际经验,
又要立足本土实际。
毕竟培养一位真正的学术带头人,
不仅需要严格的标准,
更需要耐心的等待与充分的滋养。
归根结底,
"非升即走"不应成为高校甩责的挡箭牌,
而应是激励人才成长的助推器。
最后广告时间,
如果屏幕前的小伙伴有兴趣到海外发展,
申请全奖硕博职位,
请关注我创办的【DIY飞跃计划】。
1000+遍布全球各个国家咨询师的语音/留学咨询,
硕博、科研交流群
关注公众号
往期推荐 Recommended readings
号主简介
@留德华叫兽:系美国Clemson大学数学硕士(运筹学方向)、Ph.D. candidate,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德国海德堡大学数学博士(离散优化、图像处理),读博期间前往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IBM实习半年,巴黎综合理工访问一季。现任德国无人驾驶资深研发工程师。
读博期间创办【运筹OR帷幄】技术、【DIY飞跃计划】留学|科研社区并运营至今,2020.08创办【DeepMatch】硕博|海外AI交友社区 ,知乎|B站 | 今日头条|微博等平台科普自媒体创作者(超100w关注者)。
私人订制咨询:欧洲/北美/全球留学及AI/DS/运筹学私人订制/专家联合咨询
连麦直播咨询:每周日【连麦直播陪伴申请】:欧洲/北美/全球留学教育移民咨询&专家联合咨询
也欢迎同步关注我的抖音/B站/微博/小红书/蓝鸟X:留德华叫兽,防止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