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场#14|左晟超:景观与异化

文摘   文化   2022-12-27 20:00   陕西  



 


引 言


我们都在与钢铁森林的对话过程中寻找着自我。

                                                                                                            ——党嘉琳



#



Q : 作为毕业生,你在武传四年的摄影专业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吗?


A :在武传的四年是我人生当中非常有意义的四年,也一直影响着毕业后的我,其次在摄影专业的学习不仅让我掌握了许多非常多有实际用途的专业摄影知识和技巧,同时也是磨练和精进一种有关于摄影的思维意识的过程,很感谢所有给予我悉心指导和专业意见的老师们。


有关印象深刻的事我最想说一件趣事,很遗憾我是一个不怎么会骑自行车的人,这也让有时和我一同出行拍照的室友们走过了许多冤枉路。有一次凌晨在东湖取景,四下无人,路也很空旷,于是室友便让我加练自行车,由于目的地走路很远,所以很无奈地骑上了自行车,虽然骑的不好但是也无疑提升了我骑自行车的信心,然而不知不觉就让我加练到了快天亮。


Q :《1.12326518》这组作品的名称非常有意思,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背后的含义吗?


A :这组作品的名称其实也思考了非常久,也许对于其他人来说真的是一串非常抽象的数字,但是对我来说这种表达确实是再合适不过了。12326518所代表的是我当年创作这组作品时的武汉市常驻人口数,它象征着一个数以千万计的人潮,一个将我包围的大环境,而1则代表着我自己。串联成1.12326518即为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我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面对发生过的一切,现在发生的一切和将要发生的一切展现出对于生活的体悟与内心的审视。



 



《1.12326518》节选

《1.12326518》节选

《1.12326518》节选


#



Q :是什么激发了你去创作《1.12326518》这组作品呢,中途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


A :我想这是一种愈发沉重的无所适从的陌生感所造成的,简单来说就是一种间歇性的不适感,它使我不得不一次次地思考到底是宿命造成的痛苦、环境带来的影响还是心理健康问题。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向外界表达的手段,也许借由一次创作的机会将这种不适感用作为内在的驱动力完成一组满意的作品会是不错的抒情方式。


遇到的最大,最持久的困难应该是如何让这种个人感觉在作品当中以具象化的形式出现,让作品更有直观性。因为感性的元素很难说清道明,我需要找到合适的理论与之相匹配才能够控制使其不处于一种过分虚无的状态,这是一个繁琐的过程。


Q :  你所说的“无所适从的陌生感”仅仅是在武汉才产生的吗,还是说在其他地方也有?


A :它并不仅仅在武汉才产生,而是在武汉变得更加强烈了。这个感觉可能不仅仅取决于我身在何处,还取决于我处在一个实实在在的空间内的时间长度和动作。也许某个场景对我来说相当熟悉,但会突然有个声音会告诉我你不属于这里,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值得让我骄傲的狂拽酷炫的高大上词语,而是一种负面情绪的个人概括。


作品节选

Q :你的作品阐述中多次提到了“景观”与“异化”这两个概念,在你看来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A :正如我之前所说,起初我并不知道这种源自内心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所以我需要逐步地去明晰它才能知道我到底能够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于是我在创作过程当中询问了很多比我见多识广的人,希望能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显然这个过程也不算容易,因为我连自己想要问什么都不清楚,直到在经过了一定量的学习阅读和指引下才了解了这两个概念。在我看来这两个概念是相互联结的关系,但二者不能说谁一定会导致谁,只能说它们被我组成一个闭环的作品逻辑之后才让我的主题内涵(即内心感觉)能够得到一个视觉外壳。



#


Q :你认为当下人类跟城市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A :这个问题感觉挺宏大的,我觉得要有社会学家那样的高水平才能够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相当滑稽的是我认为人类和城市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城市几乎给予了我们想要和不想要的一切,同样无论愿意与否,我们又在为城市的运作或多或少付出自己的力量,施予养分,获得果实,吸取营养,为其授粉。


作品节选

Q :对你而言,武汉与你的家乡江西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对于一个从小习惯了吃辣的人来说在饮食方面多多少少会有些不适应,在武汉相对来说会比较自由,还有就是坐在汉口江滩的石凳上望向江对岸能让我从下午持续发呆直到晚上,这个记录至今还没有被打破。


#


Q :你的作品好像运用了不少混合媒介和新材料,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跨媒介的方式进行创作呢?


A :因为社会思潮和美学思潮都在不断地进步和多元化发展,单一的媒介属性或体裁我觉得或许逐渐没有办法去满足艺术家或者相关从业人员的现实创作需要,所以跨媒介的方式我觉得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弥补单一媒介自身特性的不足,甚至可以创造出一个非常有效的作者通过作品与观众交流的场域,为观者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和超日常的审美享受。但是强调跨媒介的这种综合性并不意味着这种方式可以完全取代单一媒介的展演方式,同样它也会受到自身属性和条件的限制,所以还是需要辩证看待的。


《1.12326518》节选

Q : 这张作品中呈现的许多符号都与我们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具体讲讲它们在整组作品中的含义吗?


《1.12326518》节选


A :这张作品其实表意的就是媒介的主观操控性和人们的被动接收状态,在新兴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的背后有很强的引导性与束缚性,我觉得这是生活在城市里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伴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和各类数字应用普及也致使信息量呈指数级的增长,有相当量的虚假错误信息混入其中影响我们的决策和判断能力,只顾于对这种信息便利的迷恋而没有清晰的认识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


Q :这张作品令人深思,你是受到了什么的启发呢?


《1.12326518》节选

A :道理其实很简单,只是这样的视觉形式我觉得更有表现力。把寓意商品的购物袋制成股票涨跌的状态其实就是想反映在所有人藏在内心深处的逐利性,一样东西只要是大家都想要的,那么它必定会在一个的时间段内处于“翘楚”状态,如果一样东西大家都弃之如敝屣,相对意义上它几乎就失去存在的必要。虽然这个说法有点绝对,但是我希望在理解这个问题的角度上并不是站在商品的角度而是站在人本身的角度。


#



Q :在平遥国际影像展中,这五幅作品为什么选择这样上中下结构的呈现方式呢?


2022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展览现场

(图源:平遥融媒)


A :因为这个排版形式和整组作品的主题也有关联,作品将城市的内心概貌分为了三个部分。上部代表着城市的最顶端,中部代表着我们所属的生活运作区域,而下部代表着城市的城市的最底端。三个部分有各自的表意,最终统一于一个整体。


Q :这次参加平遥摄影节有看到什么感兴趣的作品吗,对摄影是否有些新的感受呢?获奖的感觉如何?毕业后是继续选择考研学习还是打算从事影像相关工作?对平流层影像计划有什么想说的吗?


A:确实有看到不少感兴趣的作品,比如那几位获得鲲鹏奖的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对于摄影的本体属性都有很个性的理解,同时也在力图达到摄影的“侧面”,相对而言都是很成熟完善的作品。这次获奖的感觉其实是有点意外的,因为展览现场也有不乏构思新奇,技术手段娴熟的作品。当然对于我的作品给予肯定也让我挺开心的,所以这一次的获奖除了收获了一定的荣誉和喜悦之余也会让我在学习摄影的道路上更加努力地去前行。


Q:你一般从哪里获取灵感?为什么说“灵感”是一把双刃剑?


A: 获取灵感的方式途径其实有很多,目前我学习的方法就是把想要知道的信息拿去搜微信公众号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文章(现在有非常多摄影专业性很强的公众号,只需要注意辨别即可)。但是你不能保证它们对于你目前需要的创作一定是有用的,即创作指向性越强,灵感显现的概率其实是越低的。


至于为什么说灵感是双刃剑是因为对于我来说灵感与创作的关系大类就两种:一种是灵感浮现而我恰好能将其完美地实施出来,此为皆大欢喜。另一种就是想到了很好的灵感我没有办法去实现它,也就是所谓的“天马行空以至于无法落地”,要知道对于创作来说一步步向现实妥协是比较痛苦的事情。


Q:毕业后是继续选择考研学习还是打算从事影像相关工作?对平流层影像计划有什么想说的吗?

A: 我觉得能够读上研究生去深入学习是目前更想做的事,能够系统地去学习一些知识也许就能够少走一些弯路。平流层影像计划能够一直办到现在离不开大家的辛苦和努力,内容质量也很不错,我也经常会去关注有没有更新推文和有意思的事情。在此由衷地希望平流层影像计划能够越办越好,也希望负责采访和收集资料的同学们能够收获一些有意思的人和事,如果能学到一些东西那就更好了,说不定对将来发生的事就会有帮助呢。



  ▽


    



左晟超 

2000年生于江西省南昌市 

作品《1.12326518》曾获得

2022平遥摄影节“院校优秀作品奖”



“光场”板块

聚焦于当代摄影从业者的创作与迷思

- TBC -

      



 

以「图像」为核心
   探寻当代中国影像,思考摄影前沿方向,
   讨论美学视觉表达,分享跨界艺术文化。

云 端
影像与格律

容 器
媒体与媒介

地 图
旅行与图景

光 场
跨界与迷思






    访谈人 | 党嘉琳   
排版 | 党嘉琳
 审校 |  蒋老师 何老师
顾问 | 饶老师

平流层影像计划
「平流层」Stratosphere.艺术发展项目现阶段由武汉传媒学院摄影系师生负责具体工作推进。是一个为摄影专业师生、专业摄影师及摄影爱好者提供专业发声平台的非盈利性专业协同发展项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