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校大联考-2025届山东省高三第三次学业水平联合检测语文试题

教育   2024-12-21 20:46   湖北  
齐鲁名校大联考-2025届山东省高三第三次学业水平联合检测语 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让我们想象一下一种新型的电脑被推广到市场,它的记忆容量和逻辑单元的数目可能超过了人脑,制造者宣称这种仪器实际上在思维。或许他们还想走得更远,提出该仪器实际上感到痛苦快乐等,知道并实际理解它们自己的所作所为。的确,这些机器仿佛就要被宣布是有意识的。

我们如何才能相信制造者的宣称呢假定该电脑的行为和一个人在思维时的行为不能区分,行为主义者就会说它在思维。我在此刻暂且采纳行为主义者的这一观点。然而,这意味着电脑能够对任何我们向它提出的问题产生拟人的答案,如果机器以一种和人类不能相区别的方式提供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就可以宣称对它的确在思维这个事实表示满意。

阿伦·图灵在1950年发表的计算机和智力中有力地论证过这一观点。现在称作图灵测试的观念,最早就是在这篇文章中作出描述的。这是一种为了测试一台机器是否能够合乎情理地被说成在思维的企图。让我们假设一台电脑确实被宣称为在思维。按照图灵测试,该电脑和某个人类的志愿者都躲开到质问者的视线之外。质问者必须依赖向他们双方提出测试问题,来决定两者何为电脑何为人类。这些用来测试的问题以及更加重要的那些接收到的回答,全部用一种非人格的模式传送,譬如打印在键盘上或展现在屏幕上。质问者不允许从任何一方得到这种问答之外的信息。人的主体真实地回答问题并试图说服质问者,自己确实是人而另外一个主体是电脑,但是该电脑已经被编好了说谎的程序,试图说服质问者它才是人。如果质问者在一系列的这种测试的过程中,不能以任何一致的方式指明真正的人的主体,那么该电脑肯定是通过了图灵测试。

人们也许会争辩说,这种测试对于电脑实际上是不甚公平的。因为如果交换一下角色,使人的主体被要求去假装成电脑,而让电脑去作真实回答,那么要求质问者去发现哪个是哪个就太容易了。质问者要做的一切只是要求这些主体进行某些复杂的算术计算。一台好的电脑能够一下子就准确回答,而人却很容易被难倒。

质问者可以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问题,也可以设计出一些真正需要理解的具有探测性的问题,偶尔也可以加上一两个听起来像是无聊而实际有一点儿意义的问题。例如我听说,今天上午一头犀牛在一个粉红色的气球中沿着密西西比河飞行。你怎么理解此事人们可以想象该电脑的眉头上泛出冷汗——用一个不适当的比喻!)电脑也许会谨慎地回答我听起来觉得这不可思议。到此为止没有毛病。质问者接着又问是吗我的叔叔试过一回,顺流逆流各一回,它只不过是浅色的并带有斑纹。这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很容易想象,一台电脑如果没有合适的理解就会很快地暴露自己。

如果,确如制造者所说,他们的仪器是一个会思维的有意识的生物,那么我们在购买该仪器时就涉及道义的责任。我本人的观点是可以把图灵测试的要求大大地减弱。我似乎觉得要求电脑这么接近地模仿人类,甚至于在某种条件下不能和一个人区分开实在是太过分了。我自己想要求的全部是,人类的质问者应该从电脑回答的性质出发,对在这些回答背后的意识真正地感到信服,尽管它有可能是非常异样的一种意识。而这恰恰是迄今建造的所有电脑系统都明显缺乏的东西。

我倾向于相信,作为一般的原则,不管是多么巧妙的模仿,应该总能被足够巧妙的探测方式测试出来,尽管这只是信念而不是已被证明的事实。这样,总的来说,我准备把图灵测试接受为在它的选定范围内是粗略成立的。

摘编自罗杰·彭罗斯电脑能有精神吗?》)

材料二

人工智能英语缩写为AI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可以表现出智能的机器。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人工智能在未来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主体,跟人类一样拥有自我意识和情感并最终取代人类?是否会破坏而不是增进人类的福祉

现在的人工智能越来越聪明,其实人工智能的聪明仅仅是人类基于01的编程代码来控制的,人工智能仅仅是在完成人类的指令而已。目前来看,与人类相比,人工智能都是专能的。人类可以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轻松应对自己熟悉的领域中的难题,也能灵活处理陌生的未曾遭遇的困境虽然目前不管是计算智能驾驶智能还是人脸识别声音识别等领域的人工智能都发展迅猛,但它们仅能执行内置程序所规定的任务,对于超出程序规定和数据库的内容和情形它们都无法处理。更重要的是,它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完成该项任务,更不会在此过程中拥有快乐满足的情感体验。

同时应当看到,人工智能能力来自人的设计,擅长按照规则操作,胜在超常的运算能力。大型语言模型在词语和意义之间建立关联,并输出接近人类理解的结果,靠的是来自人类的知识体系和文本训练。应该说,人工智能可以高效完成代码下达的指令,但仍然不懂所做事情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比如,人工智能生成近似原画的内容构图等,可能侵犯了原创者的知识产权大型语言模型处理生成数据时,可能涉及个人隐私。因此,必须前瞻研判相关风险,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

拥抱更美好的智能时代,关键还在于人们如何更智慧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人工智能有助于更加高效便捷地生产内容,但可能也会因内容唾手可得,使得原创性显得相对稀缺,让创作领域的诗意和创新领域的灵感愈发显得珍贵。

摘编自喻思南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头部分提到的被推广到市场的新型电脑,实际上并非如制造者宣称的那样具备人类思维,能感到痛苦、快乐等。

B.材料一中对犀牛在粉红色气球中沿河飞行这一问题的测试,可以证明图灵测试在评估电脑是否具有思维能力方面存在局限性。

C.材料二中聪明一词,指人工智能是基于人类编程的代码控制,具有某些专能,能超出程序规定来处理任务。

D.材料二指出虽然人工智能有助于更加高效、便捷地生产内容,但人类也可能因为过多依赖相关智能工具导致原创性稀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按照材料一中作者的观点,电脑仪器如果通过了图灵测试,那么购买这种电脑就涉及道义责任。

B.材料一作者针对图灵测试指出,不仅要关注电脑对人类的高度模仿,还应关注其回答背后的意识。

C.人类只要能够前瞻性地研判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就能够让人工智能增进人类福祉,从而拥抱更美好的智能时代。

D.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即使离开了人类的知识体系和文本训练,大型语言模型也能输出接近人类理解的结果。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通过引入行为主义者的观点,即如果电脑的行为与人类无法区分,则可认为其在思维,主要是为了引出下文对图灵测试相关内容的论述。

B.材料一指出电脑在连续询问下可能暴露出理解不足的特点,这是对图灵测试作为评估电脑思维能力的手段进行的反驳,增强了文章的逻辑性。

C.材料二引用人工智能在绘画、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发展具体实例,既使得读者能够直接地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和潜在风险,也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D.材料二通过对比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差异、探讨人工智能的能力与风险、提出应对策略与期望,最终形成了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全面认识。

4.材料一的论述多处体现出作者敢于质疑的理性思考,请任选两处简要说明。

5.有人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电脑如果顺利通过了图灵测试,就会取代人类。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并阐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暮乡关

傅菲

赣南的崇山峻岭,如同板结的皱褶。中巴车在群山的掌纹线上摇摇晃晃。接连几日,我们都是这样,早上出发,在某个景点停留片刻,又上车,直至夜幕屏蔽了视野。世界对于一部分人而言,是一个迁徙的帐篷。而我习惯在陌生之地生活几年,然后又去另一个陌生之地:世界的大门,一扇一扇地打开,给我足够的时间把陌生之地慢慢变成我眷恋的异乡。我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对一个未曾相识的地方投怀送抱。

我一直在座位上瞌睡,对任何一处的景色都缺乏趣味——足够的动心,于我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在石城吃过午饭,向导说,下午安排在琴江镇,有通天寨和大畲村值得看看,而我只想在车上好好睡一下午。车子开出城,一个女同志惊叫起来:好多荷花,全开了。我还是闭上眼睛,只想象了一下荷花盛开的样子。

从石城县城到通天寨,路程短得有些让我难以接受——美好的事物不会轻易到来。我反倒喜欢在车上摇晃颠簸的感觉——在路上,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求证方式。我坐在一个大石礅上,山下是竹林茂密的峡谷,风涌波滚。我突然有了孤独感。前四日,调离安徽,直奔南昌,又辗转到赣南。过几日,我又要去福建上班。滚滚红尘裹挟着赤足奔袭,此时平添无措和茫然。我到底是一个追寻什么的人呢?是什么让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断地放弃内心深处的东西,越来越热衷于让自己成为另一个陌生人呢?

通天寨下来,已是下午四点。太阳斜斜地照,车子在琴江镇大畲村停下来。村子在一个山间盆地里,村外是一片涟涟荷花。村后有一间黄家大屋,别名南庐屋。镇以江取名。在我见识过的河流中,有两条河的名字富有摄人心魄的诗意,婺源的星江和石城的琴江。琴江,想必是江若琴弦,日夜淙淙吟唱,撩人心扉,琴瑟相和。

南庐屋在山脚下,青砖的古旧围墙,屋前有五棵古老的柏树,亭亭如盖。屋是客家围屋,弄堂高耸的墙角在阴暗窄小的夹墙里,显得突兀和寂寞。梁柱门窗有精美细腻的木雕,主厅堂宽阔大度,有千里驰骋的气势。死灰色的青苔攀附在柱石上,门框上挂着辣椒,麻石的水井有一股幽凉之气,废弃的石磨上叠着笸箩,墙壁上挂着锄头或粪箕。屋里透出来的光线被墨水过滤了一般,油亮而乌黑,给人时光脱落或停滞的感觉。一盏小灯在屋里晃。我走了进去,见四个阿婆和一个阿公围拢在圆桌边喝茶。阿公热情地招呼我喝茶。屋子里,有一种静谧,从墙壁,从呼吸,从摇晃的小灯,从茶壶……从挂钟里漫上来。茶是山茶,粗糙的叶子舒展开,麻黑而大片,味道有粗粝的苦,入喉却甘甜,沁人心脾,一股暖暖的气流在血液里环流。整个围屋住了十余户人家,留下的只是几个老人和拖鼻涕的孩子,其他人都外出打工了。喝茶的老人,最年轻的,是七十二岁,最老的,已有九十余岁。阿公说,他们每天都要在一起喝茶,已经喝了五十几年了。

墙上的石灰有的剥落,有的泛黑,贴着毛主席的画像。花钵里栽着兰花、菊花、月季。破旧的脸盆里是橘树,破裂的土瓮里一丛芭蕉开出妍妍的黄花。油蜡的黄,和木楼上厢房相互映衬,让我一直怀疑,这个围屋里,有一代又一代相袭的美人,和这丛芭蕉一样,开得不动声色,开得夺目,在一个不经意的午后,让一个路过的陌生人忘记回家的路途。廊檐下,一副木制的脸盆架让人莫名的伤感。木架上的彩色雕花还在,油漆的粉彩还在,镶嵌在中间的镜子破裂了一半,撑脚断了一截。曾在清晨梳洗的人,已然老去,曾在镜前额手相笑的人或已远去他乡。它成了时间的遗物,成了生活事件的遗忘证词。

南庐屋由清代乾隆癸卯年北关义士黄声远出资建造,全屋共建有房屋近百间。如今,屋宇破败,但仍然有凛然的气质。

出了大院,弯过一畦菜地,豁然开朗,太阳西斜。十里荷花映照了过来。映照过来的,还有一群女子,在荷花池边洗濯,观花,照相。荷花架起灯笼苞,红灿灿的,有的完全撑开,不时飘落在水面上。向导说,清晨露水满株时,荷花更会开放,肆无忌惮。杨万里咏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咏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即荷,亦称芙蕖、水芙蓉。石城是中国白莲之乡,种莲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诗经》里把誉为高洁。蓼,在淤泥滩上远比芦苇长得旺盛,红茎,秋天开米白色的花,辣味刺鼻。我对植物作为象征体或喻体,一直抱有警惕和怀疑的态度。荷花也是如此。霜降之后,荷叶凋敝,一片枯萎,弥眼都是生死的伤感和垂怜。

琴江镇大畲村如此蔚然壮观的荷花,我还是第一次见识。在山间盆地,整个村舍像一朵荷花盛开。天色暗了下来。夕阳像一个飞速转动的光轮,一直向山梁飞去。暮色垂降,荷叶上有莹莹的萤火虫在闪动。我竟然流连起来。每一个人的心中或许有一个这样的地方,既不是故乡也不是异乡,任由漫散的人间气息,把自己安放下来,随意地生活,不徐不疾,无须牵挂也无须心怀抱负,既不是桃花源,也不是膜拜的圣地。大畲就是这样的地方。几个老妪和家翁,喝了几十年的茶,种了一辈子的荷,所有的人间疾苦都从她们脸上散去,呈给我们的,是时间的花纹,风吹过的痕迹。

在琴江边,荷花正开,暮色有绸缎般的质感。在这里,十里相送多好;在这里,十里执手多好。明天我将坐上北去的火车,去往遥远的他乡。

我起身眺了一眼窗外,芭茅花在摇曳,泛黄。哦,初秋已到了,不觉间,我已在福建生活了两个月。大畲村的荷花或许凋谢得差不多了。我没有那么美好的人生,喝茶,种荷,泛舟,采莲,听王昌龄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甚至,我不知道,他乡在哪儿,故乡又在哪儿。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喜爱琴江这个诗意的名字,想象出琴江的形状及其水流的和谐,表达了琴江带给作者美好的心理感受。

B.十里盛放的荷花触发了作者的诗意联想,既展现出大畲村荷文化的悠久历史,也象征着乡村美好的生活与前景。

C.作者在描写乡村日暮景色时,巧用叠词、比喻等手法凸显景物特点,描绘了一幅宁静古朴、生动美好的图景,寄寓喜爱之情。

D.文章以回忆的方式细腻真切地再现了旅行的所见所感,最后以作者的感慨收束全篇,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7.关于文中南庐屋的相关段落,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时光脱落或停滞是作者对南庐屋内部环境的幻觉,借想象到的光线的特点突出围屋的静谧和时间的缓慢流逝。

B.围屋中温馨的喝茶场景、老旧的生活物件,彰显着老人们对简单质朴生活的热爱和乡村传统的坚守。

C.芭蕉的颜色、破裂的镜子、断脚的脸盆架都蕴含着作者对时光流逝、容颜老去的伤感以及对乡村衰落凋零的担忧。

D.作者隐喻性地使用南庐屋,将其视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冲突,含蓄地表达了对现代化进程冲击乡村社会的批判。

8.文章前三段作者反复陈述自己对旅行不感兴趣,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何说甚至,我不知道,他乡在哪儿,故乡又在哪儿?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二、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韩信已定临淄,遂追北至城阳,虏齐王广。韩信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请为假王以镇之。汉王发书,大怒,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自王乎!不如因而立之,善遇,使自为守。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遣张良操印立韩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十月,汉王追项羽至固陵,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信、越不至,楚击汉军,大破之。张良曰:楚兵且破,二人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汉王从之,于是韩信、彭越皆引兵来。正月,更立齐王信为楚王。

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者,上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遂械系信以归。还至洛阳,赦韩信,封为淮阴侯。九月,陈豨与王黄等反,劫略赵、代,上自东击之。吕后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臣光曰:夫以卢绾里闬旧恩,犹南面王燕,信乃以列侯奉朝请,岂非高祖亦有负于信哉?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言负则有之;虽然,信亦有以取之也。夫乘时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韩信数项羽之失曰: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由斯言也,信之所以徒任为将而不与闻天下之略,且以不保其终者,胥在是矣。封爵者,因乎天之所予而隆之,非人主所以市天下也。汉高天下既定之后侈于封矣反者数起武帝夺之而六宇始安。以天下市天下而己乃为天子,君臣相贸,而期报已速,固不足以一朝居矣。

抑信之为此言也,欲以胁高帝而市之也。挟市心以市主,主且窥见其心,货已雠而有余怨。刀械发于志欲之妄动,未有爽焉者也。信之言曰: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为人主者可有是心,而臣子且不可有是语。况乎人主之固不可以是心市天下乎!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①云梦:指云梦泽,今湖北应城南。②刓(wán)敝:摩挲致损。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汉高天下既定之ABC于封矣D反者E数起F武帝夺之而六宇G始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称王,名词活用为动词,与《阿房宫赋》不霁何虹中的用法相同。

B.劫,胁迫,挟持,与《六国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中的意思相同。

C因乎天之所予而隆之与《归去来兮辞并序》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两句中的用法相同。

D.贸,交换财物,交易,与《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中的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将卢绾与韩信两人的功绩与爵位进行对比,认为刘邦确实有亏待韩信的地方,这导致了君臣二人无法在朝廷中和谐相处。

B.韩信利用时机谋取私利却期望他人以君子的胸怀回报,这与君子的道德标准相悖,虽获得了暂时的利益,却遭到了刘邦的怨恨。

C.材料一直接叙述了韩信被吕后设计杀害的悲惨结局,材料二则借助批评韩信试图以功绩要挟刘邦的行为间接交代了韩信的悲剧。

D.王夫之认为封赏爵位是为了表彰有功之人,不是君主收买天下的方式,并用刘邦初定天下后大肆封赏却引发反叛的事例证明。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者,上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遂械系信以归。

2)韩信数项羽之失曰: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

14.王夫之认为韩信其人有市心,两则材料有哪些事实支持这一观点?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夏日江村

陈师道

漏屋檐生菌,临江树作门。

卷帘通燕子,织竹护鸡孙。

向夕微凉进,相逢故意存。

何当加我岁,从子问乾坤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被朝廷视为苏轼余党罢职期间。②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描写房屋的破败和夏日的潮湿,营造了凄清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B.颔联描写了卷帘”“织竹两个生活中的场景,很具有画面感,充满生活气息。

C.颈联写暑气渐消,江风微凉,人情质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真切的体验。

D.诗歌前三联用质朴平淡的语言描绘了夏日江村图景,为尾联的抒情做了铺垫。

16.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班会上,张老师引用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                            两句劝勉高三同学要善始善终,在高一高二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坚持不懈,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2)仲秋之夜,满月如盘,月华如水,静静地倾泻在茫茫江面上,李华倚栏凝望,不由想起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两句诗。

3)唐宋诗词中,诗人面对历史遗迹,往往会产生物是人非之感,如                        两句,以自然景物的永恒反衬世事的沧桑巨变。

四、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你感到身体疲惫,会选择如何休息呢很多人不知道,有一些行为表面上看似是在休息放松,实质上却会消耗精力、损伤身体和影响情绪,为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长久的伤害。

众所周知,睡眠就好比给身体充电,不仅能恢复体力,还能巩固记忆和修复心情。但是,睡眠过度也会引发问题,就相当于电池的电量已经满格,还源源不断地充能,可能会出现过热,甚至爆炸的可怕后果。(      ),这是打乱了身体日常周期的生物钟造成的。就好比,你日常的生物钟是6点起床,8点吃早饭,9点就已经工作。到了周末,你虽然在床上躺着,但是你的生物钟仍旧会在6点唤醒你身体里的各个细胞,让它们 A 。也就是说,你看似是在睡懒觉,其实是在瞎空转。原地空转的轮胎损伤更大,同样的道理,躺床瞎转的消耗自然不少。

在大多数人看来,刷手机可谓是最佳短效非处方类止痛剂,可以将众多的疲惫与烦恼暂时抛诸脑后。尤其是短视频,包含大量不费脑的内容,配上洗脑神曲,带来了持续的、高强度的视听刺激,引发大脑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让人沉浸在越看越刷、越刷越看的快乐体验中。但其实,这种持续的、高强度的刺激,会逐渐拉高大脑对信息刺激的耐受阈限值,原本能让你快乐一整天的剂量,(      )。你只能加大剂量来维持这种体验,或者因为被迫戒断而痛苦难耐,甚至影响你的情绪感受和行为模式。

在感觉很累时,人们的第一选择是多休息。休息能快速恢复体力的事实是 B 的。①但研究发现,②白天休息时间过长则是睡眠模式紊乱的重要因素。③如果最近觉得疲惫,④不要一天一直在床上躺着,⑤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同时,⑥可以做适量的、温和的运动。⑦因为不仅运动会让你轻松快乐,⑧还会让你更有活力。也许,我们真的需要考虑停下报复式的休息放松,让放肆睡放肆玩,真正变成好好睡好好玩。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文中最后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简要分析文中加点的两个好比的用法及效果。

22.人们身体疲惫时应如何科学休息?请结合文本内容给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五、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当我们面对自己的不足时一定要“补短板”;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A    3D    4

制造者宣称新型电脑有思维和情感感知能力时,作者没有立即接受此说法,而是提出如何才能相信的疑问。这体现了作者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说法,而是寻求合理的证据或方法来验证这些说法。

作者没有盲目地推崇图灵测试,而是指出了图灵测试的局限性,比如电脑可能通过预先编程的说谎程序来欺骗质问者。这种对测试方法的批判性分析,显示了作者不满足于现有的评估标准,而是寻求更深入的理解和评估。    5

不赞同上述观点。

图灵测试主要是基于机器对人类行为的模仿,而非真实思维的检测。即使电脑能够通过测试,也仅仅意味着它在某些情境下能够模拟人类的语言,而非真正具备人类的思维和意识。

图灵测试所使用的问题及其回答方式无法全面覆盖人类思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一些具有创造性或需要深度理解的问题,很容易暴露出电脑在理解上的不足。

人工智能的聪明是建立在人类基于01的编程代码之上的,人工智能仅仅是按照预设的程序和规则执行任务,缺乏真正的自我意识和情感。

【导语】材料一探讨了图灵测试对评估电脑思维能力的局限性,质疑电脑是否能真正具备人类意识,即使它通过了图灵测试。材料提出在评估中应关注电脑回答背后的意识而非简单的模仿。材料二则概述了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潜在风险,强调人工智能仅凭借人类设定的程序进行任务,仍缺乏自主意识。两则材料结合现实案例,质疑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引导理性思考未来智能时代的伦理挑战。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C.“能超出程序规定来处理任务错误。材料二说人工智能的聪明是基于人类编程代码控制的,只是在完成人的指令,人工智能都是专能的,且它们仅能执行内置程序所规定的任务,对于超出程序规定和数据库的内容和情形它们都无法处理。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不仅要关注电脑对人类的高度模仿错误。根据材料一中我似乎觉得要求电脑这么接近地模仿人类,甚至于在某种条件下不能和一个人区分开实在是太过分了可知,作者对图灵测试要求电脑过度模仿人类提出质疑,认为应关注回答背后的意识。

C.“只要……错误。根据材料二中必须前瞻研判相关风险,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拥抱更美好的智能时代,关键还在于人们如何更智慧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可知,仅前瞻性研判风险还不能确保人工智能增进人类福祉,还需要多方面措施的落实。

D.“即使离开了人类的知识体系和文本训练,大型语言模型也能……”错误。根据材料二中大型语言模型在词语和意义之间建立关联,并输出接近人类理解的结果,靠的是来自人类的知识体系和文本训练可知,人工智能的能力来自人类设计和基于人类的知识体系、文本训练,离开这些无法输出接近人类理解的结果。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最终形成了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全面认识错误。材料二讨论了人类与人工智能差异、探讨了人工智能的能力与风险、提出应对策略与期望。与人类相比,人工智能是专能的、具有超常的运算能力,但是它不具备人类的情感和理解能力,并且可能带来侵犯原创知识产权和侵犯个人隐私的风险,针对风险,文章提出了前瞻研判相关风险,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的建议措施,以及拥抱更美好的智能时代的美好期望。由此可知,材料二并没有提及如何进一步实现美好期望的措施等内容,未形成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全面认识。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质疑制造者关于电脑有意识的宣称。当制造者宣称这种仪器实际上在思维”“提出该仪器实际上感到痛苦、快乐等,知道并实际理解它们自己的所作所为时,作者没有轻易认同,而是提出 我们如何才能相信制造者的宣称呢?这一疑问。作者并非直接否定,而是以理性的态度思考验证其真实性的方法,体现了作者不盲目接受未经证实说法的质疑精神,为后续深入探讨电脑是否真的具备意识奠定了理性思考的基础。

质疑图灵测试的可靠性。作者指出电脑通过预先编程说谎程序可能在图灵测试中欺骗质问者,这表明作者认为图灵测试存在局限性,不能单纯凭借测试结果就认定电脑具有思维。作者通过这种质疑,深入探讨了图灵测试的可靠性,引导人们思考如何才能更准确地判断电脑是否具备真正的思维能力,体现了其不满足于现有标准、勇于探索更合理评估方式的理性态度。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观点态度:不赞同上述观点。

从图灵测试的本质来看,这意味着电脑能够对任何我们向它提出的问题产生拟人的答案说明电脑在测试过程中的回答是对人类行为的模仿,特别是语言方面的模仿。即使电脑在测试中表现出色,能给出看似合理的回答,也仅仅是在模拟人类的语言模式,无法证明其真正拥有人类的思维和意识。思维和意识涉及对事物的理解、感知、创造等多方面复杂能力,不是简单的语言模仿就能涵盖的。

从图灵测试的局限来看,在面对一些一些真正需要理解的具有探测性的问题时,如材料一中关于犀牛飞行的问题,电脑很容易暴露出其理解的表面性和局限性。人类思维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创造性和深度,图灵测试难以全面衡量这些复杂特性,所以不能仅因通过该测试就认定电脑能取代人类。

从人工智能的运行原理来看,人工智能是人类基于01的编程代码来控制的,人工智能仅仅是在完成人类的指令”“仅能执行内置程序所规定的任务,它没有自主的意识去理解任务的意义,也缺乏情感体验,无法像人类一样在不同情境下自主思考、创新和应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因此,无论是否通过图灵测试,人工智能的能力是人类赋予的,不能取代人类。

6B 7B    8先抑后扬,将作者对本次琴江之行的毫无期待与后文对大畲村的喜爱与留恋形成对比,凸显对大畲村游赏印象的深刻;

使行文富有变化,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9作者在不断地工作调动中,对自我身份感到迷茫,缺乏精神的归属感;

大畲村之行,使作者内心感到平静安定,暂时寻找到精神的归属;

作者向往大畲村从容纯粹的生活,却因不得不离开而感到遗憾。

【导语】文章以旅行为线,细腻描绘赣南琴江镇大畲村。从旅途奔波的倦怠写起,至南庐屋的古朴静谧,老人围坐喝茶的场景尽显岁月悠长;再到荷花盛景,既展现自然之美,又融入对荷的文化感悟。情感由初时的茫然无措,渐变为对大畲村的流连眷恋,在荷香暮色中思索故乡与他乡,行文流畅,情景交融,深刻传达出对生活与归属感的探寻。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象征着乡村美好的生活与前景说法错误,盛放的荷花没有象征发展前景的意味,只是凸显大畲村环境之美。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A.“借想象到的光线的特点突出围屋的静谧和时间的缓慢流逝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屋里透出来的光线被墨水过滤了一般,油亮而乌黑,给人时光脱落或停滞的感觉可知,对于光线的描写是实写,虽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并不是想象的;

C.“对乡村衰落凋零的担忧错误。文中虽有对南庐屋中一些老旧物件的描写,但并没有明确表达出作者对乡村衰落凋零的担忧。作者更多的是在感受南庐屋的宁静和生活气息。

D.“含蓄地表达了对现代化进程冲击乡村社会的批判错误。于文无据,文中并没有将南庐屋视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也没有对现代化进程冲击乡村社会进行批判。作者主要是在描绘南庐屋的生活场景和氛围。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文章前三段中,作者多次表达了对旅行的倦怠和对琴江之行的不感兴趣。例如,我一直在座位上瞌睡,对任何一处的景色都缺乏趣味,这表明作者在旅行过程中是一种消极、冷漠的态度,对即将到达的琴江镇并没有任何期待。作者还提到我只想在车上好好睡一下午,进一步强调了对游览琴江镇的抵触心理,将这种毫无期待的情绪渲染得十分强烈。然而,在后续的描写中,作者对大畲村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当来到大畲村后,作者被这里的景色和生活气息所吸引。例如,对南庐屋的描写主厅堂宽阔大度,有千里驰骋的气势,展现了作者开始关注大畲村的建筑之美。特别是对大畲村荷花的描写,琴江镇大畲村如此蔚然壮观的荷花,我还是第一次见识,以及对老人们喝茶场景的描写屋子里,有一种静谧,从墙壁,从呼吸,从摇晃的小灯,从茶壶……从挂钟里漫上来,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大畲村的喜爱。最后,作者甚至产生了流连之感,我竟然流连起来,并且联想到在这里生活的美好,在这里,十里相送多好;在这里,十里执手多好,这种对大畲村的留恋之情与前文的毫无期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凸显对大畲村游赏印象的深刻。

前三段作者对旅行的倦怠叙述,营造了一种低沉、单调的氛围。而这种氛围在后面进入大畲村的描写后,被打破并反转。从对旅行的无感,到对大畲村细致入微的描绘和情感上的喜爱,行文节奏从平缓变得跌宕起伏。这种变化就像音乐中的节奏变换,使文章在结构和节奏上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艺术美感。读者在阅读文章开头时,可能会对作者这种对旅行毫无兴趣的态度感到好奇,想知道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随着阅读的深入,当作者的情感发生转变时,读者会更加急切地想了解大畲村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够改变作者的态度。这种从平淡到惊喜的阅读体验,能够有效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读者沉浸在作者所描绘的情境和情感变化之中。

9.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

文中作者频繁地工作调动,如前四日,调离安徽,直奔南昌,又辗转到赣南。过几日,我又要去福建上班,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让作者在不断变换的环境中逐渐迷失了自我身份。作者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哪里,长期处于这种流动状态,缺乏一个能让心灵安定的地方,也就是精神上的归属感。

大畲村之行给作者带来了内心的平静。在大畲村,作者看到了南庐屋中老人们悠闲喝茶的场景,感受到了一种静谧与安宁,如屋子里,有一种静谧,从墙壁,从呼吸,从摇晃的小灯,从茶壶……从挂钟里漫上来。这种氛围让作者在漂泊中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短暂归属。

作者非常向往大畲村那种从容纯粹的生活。大畲村有美丽的荷花、悠闲的老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喝茶、种荷。然而,作者却不得不离开这个地方,这种无奈的离别让作者感到遗憾。作者对这种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中必须离开的矛盾,使得作者在离开后产生了他乡在哪儿,故乡又在哪儿的迷茫之感。

10BDF 11C    12A    13.(1)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汉高祖假装巡游云梦,在陈地会见诸侯,随即用镣铐锁住韩信返回。

2)韩信历数项羽的过失说:有功之人应当封爵,但项羽将印绶都摩挲损坏了,也舍不得授予他们。” 14韩信刚刚灭掉齐国,就请求封王齐地;固陵之战违背与刘邦的约定,获得封地后才前往支援;评价项羽吝啬爵位以致身死国灭,要挟刘邦以获取更大利益。

【导语】这篇文言文材料通过韩信与刘邦之间的事件,展现了韩信在政治权谋与人臣关系中的困境。材料一详细讲述了韩信从功臣到被吕后谋杀的过程,突显其结局的悲剧性。材料二透过王夫之对韩信言行的批评,揭示其试图以功绩要挟君主的市侩心态,并批判封爵的滥用对国家稳定的影响,强调封赏应是对功德的认可,而非君主收买人心的手段。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汉高祖在天下平定之后,大行封赏,(诸侯王)反叛朝廷的事件屡次发生,直到汉武帝削夺诸侯实权天下方才安定下来。

之后固定结构,中间不可断开;“……之后为时间状语,单独成句,在其后B处断开;

句末语气词,在其后D处断开;

反者数起意思是(诸侯王)反叛朝廷的事件屡次发生,主谓结构,意思完整,武帝为下句主语,F处断开。

故在BDF三处断开。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虚词的能力。

A.正确。,名词活用为动词,出现彩虹。句意:哪能禁止韩信擅自称王啊!/不是雨过天晴,为什么出现彩虹呢?

B.正确。句意:率军劫掠赵国、代国。/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威所胁迫啊!

C.错误。代词,指有功的人/动词,到,往。句意:应当遵循上天的意愿授予有功之人来表彰他们。/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

D.正确。句意:君臣之间相互交易。/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这导致了君臣二人无法在朝廷中和谐相处说法错误,由材料一原文臣光曰:夫以卢绾里闬旧恩,犹南面王燕,信乃以列侯奉朝请,……”和材料二君臣相贸,而期报已速,固不足以一朝居矣可知,这不是司马光的观点,而是王夫之的观点。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者,定语后置,正常的语序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人会诸侯于陈,状语后置,正常的语序为于陈会诸侯械系,用镣铐锁住。

2,历数;,应当;,授予。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时先找到文中的有效信息,然后分条进行概括即可。

由原文韩信已定临淄,遂追北至城阳,虏齐王广。韩信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请为假王以镇之。’”可知,韩信刚刚灭掉齐国,就借口齐国欺诈善变,是个反复无常,请求分封自己先暂作齐王;

由原文汉王追项羽至固陵,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信、越不至,……于是韩信、彭越皆引兵来。正月,更立齐王信为楚王可知,汉在危机之时,韩信违背与刘邦的约定,汉王听取了张良的建议,给了韩信封地,韩信得到了好处之后,才去支援汉军,韩信怀着一颗商人之心与君主做交易;

由原文韩信数项羽之失曰: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由斯言也,信之所以徒任为将而不与闻天下之略,且以不保其终者,胥在是矣可知,韩信举项羽的例子,其真实的目的是说自己有大功,却得不到封赏;况且此句评价项羽吝啬爵位以致不能保全自己,是要挟刘邦以获取更大利益,市心展露无疑。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韩信已经平定临淄,于是追赶败军到达城阳,俘虏齐王田广。韩信派人向汉王上书说:“齐国欺诈善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且它的南边临近楚国。请让我暂时代理齐王来震慑齐国。”汉王打开书信一看,大发雷霆,张良、陈平连忙暗踩汉王的脚,接着凑到他的耳边低声说:“汉军目前正处在不利的形势中,哪能禁止韩信擅自称王啊!不如趁势立他为王,好好地对待他,让他自行镇守齐国。”汉王也醒悟过来,趁机又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国,要做就做正式的君王,何必要当个代理君王呢!”汉王派遣张良带着印信封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部队去攻打楚军。十月,汉王追击项羽到达固陵,与齐王韩信、魏国的相国彭越约定日期合击楚军;但是韩信、彭越的军队没有到来,楚军攻打汉军,大败汉军。张良说:“楚军即将被打败,而韩信、彭越二人没有分得领地,他们不应约前来会合是应当的;君王您如果能与他们一起共分天下,可以使他们立即前来。”汉王听从了张良的建议,于是韩信、彭越都率领军队前来。正月,汉王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

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汉高祖假装巡游云梦,在陈地会见诸侯,随即用镣铐锁住韩信返回。往回走到洛阳,赦免了韩信,封他为淮阴侯。九月,陈豨与王黄等人反叛,率军劫掠赵国、代国,汉高祖领兵从东面进击。吕后于是与相国萧何商议,假装让人从汉高祖处来,说陈豨已经被擒,处死,列侯及群臣闻讯都到朝中祝贺。韩信来到朝堂,吕后便派武士将他捆绑起来,在长乐宫钟室里斩首。司马光说:卢绾仅凭有汉高祖里巷旧邻的交情,就面向南方封为燕王,韩信是以侯爵的身份朝见天子,难道不是汉高祖也有亏待韩信的地方吗?汉高祖用欺骗手段在陈地抓获韩信,说他亏待是有的;不过,韩信也有咎由自取之处。抓住机会来谋取利益,是市井小人的志向;建立大功来报答恩德,是(有志操学问的)君子的胸怀。韩信用市井小人的志向为自己谋取利益,而要求他人用君子的胸怀回报,不也太难了吗!

材料二:

韩信历数项羽的过失说:“有功之人应当封爵,但项羽将印绶都摩挲损坏了,也舍不得授予他们。”由这句话可以看出,韩信表面上被任命为大将却不能参与天下大计的商讨,并且最终难以保全自身的原因全在于此。封赏爵位,应当遵循上天的意愿授予有功之人来表彰他们,而不是君主用来收买天下人心的手段。汉高祖在天下平定之后,大行封赏,(诸侯王)反叛朝廷的事件屡次发生,直到汉武帝削夺诸侯实权天下方才安定下来。以天下的土地、财富收买天下人而使自己登上皇位,君臣之间相互交易,然后期望对方迅速给予回报,这样的君臣根本就不能在同一朝廷中和谐相处。

也许韩信说这番话,是想要挟汉高祖以求换取更大的利益。韩信怀着一颗商人之心与君主做交易,君主看穿了他的用心,所以(韩信)虽然换得了好处,却也额外得到了怨恨。杀身之祸源于欲望导致的轻举妄动,从没有出现过有差错的情况。韩信说:“把天下的城邑分封给功臣,有什么让人不心服口服的呢?”做君主的人可以有这样的想法,而做臣子的人不应当说这样的话。更何况做君主的人本来就不应该用这种心理去赢得天下!

15A 16抒发了诗人希望能够给自己增加岁数来探寻天地间道理的感慨和愿望;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宁静、安逸闲适的田园生活和村民间至真至淳情感的喜爱;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

【导语】陈师道的《次韵夏日江村》描绘了乡村夏日的朴素场景,通过屋檐长菌、竹篱护鸡等细节反映生活的静谧。诗中表现的微凉与闲适反衬出诗人内心的超然和对人生的豁达。尾联引用孔子的名言,表达诗人虽处失意境地,渴望通过《易经》参悟天地,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A.“营造了凄清的氛围错误。檐生菌写出房屋虽然破漏但仍有生机。

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

尾联何当加我岁,从子问乾坤化用了《论语・述而》中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句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寿命,跟随对方来探寻天地间道理的感慨和愿望。

诗歌前三联用质朴平淡的语言描绘了夏日江村图景,诗人蛰居在这乡村之中宁静安逸、人情质朴,所以尾联何当加我岁,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寿命享受这样的时光,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宁静、安逸闲适的田园生活和村民间至真至淳情感的喜爱。

结合诗人被朝廷视为苏轼余党罢职的背景,而诗歌的前三联虽然描写了宁静安逸的乡村生活,但是诗人仍然想要跟随对方来探寻天地间的道理,从而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

17. 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繁、寡、皎、衰。

18

A.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B.毋庸置疑    19

甲:睡眠过度之后反而更疲劳

乙:很快就不再产生效果    20

语句可修改为:白天休息时间过长则是导致睡眠模式紊乱的重要因素。

语句可修改为:因为运动不仅会让你轻松快乐。    21

第一个加点的好比表示比喻,用充电比喻人的睡眠,通俗易懂地解释了睡眠对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第二个加点的好比表示举例,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具体地阐释生物钟控制睡眠节律的原理。    22

睡眠要充足,但不可过度睡眠;

适度娱乐,保持心情愉悦;

进行适量、温和的运动。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前句提到到了周末,你虽然在床上躺着,但是你的生物钟仍旧会在6点唤醒你身体里的各个细胞,此处语境是说即便人在睡懒觉,身体细胞在生物钟作用下也进入工作状态,可填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各就各位:各自到自己的岗位上。各司其职:各自负责掌握自己的职责。

B处:前句提到在感觉很累时,人们的第一选择是多休息,说明休息能快速恢复体力这一事实是大家普遍认可、不容置疑的,故可填毋庸置疑。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前文提到睡眠过度也会引发问题,后文进行举例说明,举周末睡懒觉身体细胞仍被唤醒工作的例子说明睡眠过度对人的损伤更大,结合甲后文是在解释原因可知,甲句语境是说睡眠过度的结果,故可填睡眠过度之后反而更疲劳

乙:前文说刷手机带来的持续的、高强度刺激会拉高大脑对信息刺激的耐受阈限值,结合后文只能加大剂量来维持这种体验可知,此处语境是说刷手机带来的快乐剂量会失效、难以持续,故可填很快就不再产生效果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标序号部分有两处语病:

结构混乱。白天休息时间过长则是睡眠模式紊乱的重要因素句式杂糅,白天休息时间过长则是……的重要原因白天休息时间过长则是导致……的重要因素杂糅,故修改为白天休息时间过长则是导致睡眠模式紊乱的重要因素

语序不当。因为不仅运动会让你轻松快乐主语位置不当,结合后句分析,主语是运动,句子中有关联词不仅…………”,主语一致时,主语放在关联词的前面,故修改为因为运动不仅会让你轻松快乐,还会让你更有活力

2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同词异境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第一个好比表示比喻,将人的睡眠比作充电,生动形象地写出睡眠具有恢复体力、巩固记忆和修复心情的作用,化抽象为具体,让读者更直观、容易地理解睡眠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

第二个好比表示举例,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的起床、吃早饭、工作等时间安排形成生物钟的例子,详细地说明了生物钟是如何控制睡眠节律,影响睡眠的,语言通俗易懂,有助于读者理解。

2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

文本第二段提到睡眠具有不仅能恢复体力,还能巩固记忆和修复心情的作用,但是睡眠过度也会引发问题,如周末长时间睡懒觉会打乱生物钟,使人更疲劳。所以,要保持充足睡眠,但也不能睡眠过度。

文本第三段提到刷手机可以将众多的疲惫与烦恼暂时抛诸脑后,但是这样的持续的、高强度的刺激也会带来不良影响。所以要适度娱乐,像刷短视频等娱乐活动要控制时间和频率,避免沉迷,避免因过度娱乐影响情绪和行为模式,从而保持心情愉悦。

文本第四段提到如果感到疲惫,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同时,可以做适量的、温和的运动。做适量温和运动有诸多好处,让人轻松快乐、更有活力,还能避免白天休息时间过长导致的睡眠模式紊乱问题,所以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量运动。

23例文:

短板之思,发展之辨

面对自身不足,补短板与否成为争议焦点。而在我看来,需审慎抉择,依时而动,让短板成为成长的垫脚石而非绊脚石。

适时补短板,能完善自我,开启新篇。当短板严重制约发展时,补齐乃是当务之急。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为提升成绩,恶补起跑技术短板,通过高科技设备分析起跑动作,加强腿部力量训练,终突破自我;在乡村振兴中,一些偏远山村因交通闭塞致贫,国家大力修路搭桥补基建短板,电商进村,农产品出山,乡村焕发新活力;天问一号探测器研发时,科研团队针对数据传输不稳定短板,深入钻研通信技术,反复测试改进,实现地火间稳定通信。关键短板若不补,发展将受阻,适时而补,犹如疏通经络,能使个体与集体得以健康发展,突破困境局限,拥抱新的可能。

智慧补短板,要精准发力,事半功倍。补短板并非盲目为之,需结合自身优势与目标。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未随波逐流弥补传统燃油发动机短板,而是立足电池技术优势,发力电动化智能化,精准攻克电池续航与车机系统短板,成为行业翘楚;谷爱凌在滑雪训练中,依据自身超强的空中技巧优势,针对坡面障碍技巧的平衡短板,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终在赛场上摘金夺银;新东方在教培行业变革时,凭借深厚的教育资源与师资优势,瞄准直播带货知识科普的运营短板,创新模式,成功转型。找准短板关键处,巧借优势资源补,可避免精力分散,让每一份努力皆为成长添砖加瓦,实现高效发展。

适度补短板,应权衡利弊,张弛有度。人的精力有限,不能一味追求短板补齐而舍本逐末。钱锺书数学不佳,但未深陷补齐数学短板泥沼,专注文学创作,成就文学经典;苹果公司产品在散热等方面存在短板,却未全力攻克,而是强化系统流畅性、外观设计等优势,以长板优势引领市场;科学家陈景润在生活琐事处理上能力不足,但将精力倾注于数学研究高峰攀登,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难关。故而,补短板应把握尺度,在不影响优势发挥前提下,适度完善,确保优势更优,避免因过度补短板而错失在优势领域深耕的良机,于权衡中寻得发展平衡。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我们置身其中,面对短板应深思熟虑。明辨何时补、怎样补、补多少,让短板转化为成长机遇,在自我完善之路上稳步迈进,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向着光明未来奋力前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短板即为薄弱点,材料的指向是对短板的认识与思考,短板需不需要补?如何补?补到何种程度?有人认为应该补短板,短板是薄弱点,也是增长点,揭示着努力方向。也有人不认同用过多的时间补短板,长板才是核心竞争力,是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竞争白热化且分工日益细化的形势下,补短板理念在诸多场景中被广泛应用且具有一定合理性。例如在教育领域,学生为了在升学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总成绩,会努力弥补偏科的短板,力求各学科均衡发展,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在职场中,员工为了适应多变的工作需求和岗位晋升,会积极提升自己相对薄弱的技能,从而增加在职场上的价值和适应性,这体现了社会对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然而,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倘若不顾自身实际情况盲目地去补齐所有短板,可能会导致资源分散,最终一事无成。相反,专注于自身的长板优势并不断强化,往往能够在特定领域中脱颖而出,实现独特的个人价值和差异化发展。比如在体育赛场上,许多运动员正是凭借专注于自己的优势项目,充分发挥特长,从而在比赛中摘金夺银。这启示我们,面对自身不足,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选择补短板,而需要综合考量个人的实际情况、目标追求、天赋特长以及所处的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做出明智且理性的决策。

写作时,文章开篇可以从生活中大家耳熟能详的补短板现象切入,抛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短板都必须补齐?接着深入剖析补短板的合理性,阐述其在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增强应对复杂情况能力以及满足社会多元化要求等方面的积极意义。然后探讨不盲目补短板的原因,指出人的精力有限性,以及过度关注短板可能会错失发展长板优势的机会成本,同时列举一些因专注长板而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进行对比论证。在主体部分,结合当下时代的特点,讨论在不同的行业领域、人生阶段以及发展情境下,应该如何理性地选择补短板还是发挥长板优势。例如在新兴的科技创新行业,更注重创新能力和独特优势的发挥,此时适度补短板并全力铸长板可能是最佳策略;而在一些传统的基础行业,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技能储备(补短板)可能更为关键。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应当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自身短板,根据自身的内在特质和外在环境,灵活、审慎地抉择补短板与展优势的方式和程度,充分挖掘并彰显个人的独特价值,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立意:

1.短板长板皆机遇,善用转化促人生进阶。

2.洞察自我,巧补短板,成就非凡人生。

3.补短板以夯基,展长板而登高,方得人生圆满。

高考语文
谢明波,高考语文名师、清华大学出版社畅销图书主编,出版有《高考语文十年真题考点精讲与分类详解》(连续九年再版)《18天搞定古代文化常识》《高考作文实战技法全解》《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全解》。坚持学科导向,科学高效备考,关注加星标,内容早收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