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府莆田县志》序载:"兴化置郡,始自宋太平天国五年,故志之修亦自宋始”。
平海,旧称"南啸“,地处莆邑东南90里。北宋前已有“先民聚居,以海为生”。明初,易名“平海”,沿袭至今。宋,元隶属崇福乡,武盛里、奉谷里。明、清基本不变。
(一) 宋、元、明、清
宋咸平二年(999),武盛里南啸村渔民,自湄屿“灵女庙“分灵,建南啸通灵神女庙一一“灵慈宫“。 明扩建易名“天妃宫”。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妈祖晋封“天后“,易名“平海天后宫”。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官殿,原名三官堂,始建于宋咸平三年(1000)。正殿神龛坐尧、舜、禹三位先圣。先圣山西出身,上古时候圣迹未达当时南蛮之地的福建,故福建对祀拜三圣的祠、堂较为罕見,则当时平海已有三官堂,宗教崇拜之盛,民间信仰之博厚,可见一斑。
龙泉寺,座落于平海东門风顶山下,俗称山東宫。始建于唐代,(待考) 自宋代起,几经重修、重建。上世纪60年代末正殿拆毁,现龙泉寺为上世纪80年代重建。 原正殿东、西两壁塑有“十八罗汉”及“八仙过海”泥彩塑,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精美绝伦。 寺前围墙外有口泉井,人曰“龙泉井”,深丈余,泉水清澈甘甜。该井还传有《双龙戏珠》故事。 龙泉寺是平海的佛教重地,正殿供奉释迦、弥勒、弥陀三世佛及观音菩萨。案前一金色香炉,香火长年不断。
赤哆湾妈祖宫,座落于剑山下,俗称赤哆宫。始建于宋熙宁八年(1076)。清康熙二十二年复界后几经重修。现址妈祖宫为上世纪90年代末重建。
明洪武二十年(1387),钦欶江夏侯周公德兴,兴建平海卫城,并委派吕谦(正四品)监筑。卫城以朝阳山为依托,周长806.7丈,广1.4丈,高2.4丈,开设四个城门:东门、西门、大南门、小南门。为福建五大卫城之一。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设置平海卫指挥使司(正三品),下设左、中、右、前、后五个千户所及莆禧守御千户所。领旗军6189人。其中屯旗军5039人,出海旗军1150人。
平海卫城隍庙,位于平海卫城西门内,原卫治西北。始建于洪武二十年(1387),景泰四年(1453)重修,清康熙年间复界后又大规模重修。现占地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整体布局错落有致。 “惠泽于民”的周公德兴逝后,被封为平海卫城隍爷。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城隍代天巡游盛会及正月十五的灯会正是平海卫城的盛大节日。现城隍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玉霄宫,位于平海北部朝阳山上,明永乐四年(1406),由百户王烈倡建。正殿前、后,分别供奉玉皇大帝和佛教三世佛,为莆田最早的玉皇殿之一。历经600多年的沧桑,经重修,扩建,今已成为平海玉皇信仰的中心。
明永乐八年(1410)农历十月,倭寇2000多人,登陆平海,卫指挥同知王茂率部击寇兵于平海东门外,寇遁去。
志载:平海卫学,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由平海卫指挥王茂奏请朝廷,设立创办,招军户子弟入学。另考, 明黄仲昭《送平海卫学司训谢先生滿考之京》序载:“平海卫学,乃永乐辛丑年(1421),从本卫指挥同知王公茂之请始建学,设博士弟子員” 。 明成化九年(1473),卫学“复从莆人宋教谕叔昭之请,许以莆民之旁近者附名于学”。(允许招民户子弟入学 )
天顺八年(1464),提调学检佥事游明选择故都指挥姜铭安廨舍处,按照左为庙,右为学的布局,建大成殿。卫指挥王辅塑先圣孔子像及其四配像。于是孔庙建立,庙学初成。后经几次增、扩、改建及重修: 成化九年(1473),卫指挥钱镗重修殿宇及戟门,改建明伦堂,斋舍; 弘治八年(1495),卫指挥王昊于大成殿前增建东西两庑; 弘治十三年(1500),王昊又修葺明伦堂,建号房及仪门,外门; 正德十四年(1519)增建泮池、米廪,会馔堂。至此,平海庙学格局趋向完整。(旧时规制,有学必有孔庙,庙、学合一,统称庙学)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占领平海卫城,卫学被毁。清万历二年(1574)兴化知府吕一静等重建平海卫学,明礼部尚书陳经邦题写《万世师表》碑刻,卫学重光。 清顺治十八年(1661)截界,卫学迁址莆田县城古谯楼西侧。康熙三年(1664)就城新建卫学,以明崇书院为学址。康熙十八年(1679)并入莆田县学。
平海卫学创办200余年,培养了不少人才,其中有举人62名,进士13名,还有为数众多的贡生及监生等。
明嘉靖二年(1523),黄杭(平海人)登二甲进士,两次谢绝朝廷赐其官职,毅然在平海岱山等村办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兴化府知府遂奏请朝廷,皇帝恩准后,福建监察史王以,左布政使夏从书,右布政使陈锡,按察使舒晟,佥事吴昂,兴化知府朱衮,同知李缙,通判何晋,推官朱翼,莆田知县赵叶等地方官员,在平海卫城朝阳山南麓,为黄杭进士立巜进士恩荣》石碑坊(俗称进士坊),以励后昆。
明嘉靖四年(1523),平海人欧志学,从平海卫学考中举人,后入南京国子监读书,学业成绩优异,官至广东潮阳知县。在任二年辞官回乡,即后在家乡平海创建“聚乐楼”书院,开讲“五经”讲席,“四方从学者众“。有《四书渊源》、《毛诗小见》、巜衍义补要》等书存世。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倭寇来犯平海,平海卫所副千户叶巨卿率部抗击,俘寇14人。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一月,数十艘倭船沿莆海岸焚掠,平海卫千户邱珍率部至冲要阻击,倭船无法登岸,转而从白湖江上岸进犯涵江。
探花府,座落于平海古城外东至,始建于明代。据传为纪念卒于任上的平海籍探花而建。后几经重修、重建。现址探花府为上世纪80年代重建,供奉田公元帅。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一月,倭寇乘戚家军返浙之机,再犯福建,攻陷了兴化府城。御史李邦珍上疏告急。朝廷命谭纶为福建巡抚,戚继光为副总兵,征召广东总兵俞大猷、江西总兵刘显率部入闽救援。倭寇闻声后,急忙于同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撤出兴化府城,退向沿海,以备登船出海。 嘉靖四十二年(1563)一月,倭寇攻陷平海卫城。俞、刘率部向平海挺进,俞大猷驻军秀山;刘显驻军明山。因“明官兵之数,仅与寇兵相当,胜负之形相当,固列营困之“,等待戚家军增援。 四月初八,戚继光率义乌新军一路南下,于四月十九日抵东亭。倭见势紧急退出平海卫城,部分上了海船,尚有3000多人结巢于渚林许厝。 二十日谭纶召开作战会议,决定以戚军为中哨,俞、刘部为犄角,二十一日乘夜进兵倭巢。当夜,在俞、刘部配合下,中哨戚军用火猛攻盘据在许厝的倭兵。倭寇惨败。计烧杀倭兵2200余人,救出被掳百姓数千人。平海卫城也随即收复。
翌年,戚家军转战仙游,一举全歼倭寇,莆田九年倭祸从此结束。
戚继光曾两度率部援莆,出莆人于水火之中,莆人感念他,遂为其建生祠。
彰善庙,又称王爷庙,位于古卫城南门外西至,始建于明代。为纪念抗倭英雄朱圣彬,(莆田平海人,官至守备),戴嘉祉(莆田渠桥人,官至副将)而建。 在抗倭战役中,他们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战功。平定倭寇后,两将军奉命帮助平海人民重建家园,发展生产。却战后瘟疫漫延,精通医术的朱将军四处采摘药草,把众多㦬患瘟疾的百姓从死亡线上救回,倍受平海百姓感念、爱戴。两将军逝后,平海百姓则建庙,供奉、祭祀他们。
位于平海澳仔沙滩南头尾山丘上,有一座石碑坊,坊内有一块久经海风侵蚀,字迹斑驳的石碑,据传是:为纪念明末抗倭女英雄而立的。石碑字迹依稀,难辨,但女英雄当时成立船队,组织义军,奋勇杀寇的事迹,至今还在平海百姓中,口口相传。
楚卿仕官后,返乡途次江口时,曾为锦江东岳观题写《東皇司命》匾额,此匾至今仍悬于东岳观中殿上。
清顺治四年(1647),郑成功率部下南澳岛(今闽粤交界海域),募兵数千,自为“招讨“大将军,以福建金门、厦门为抗清基地,积极备战准备北伐。顺治八年(1651)闰二月,郑成功率部第一次北伐。沿途占领晋江、惠安后,攻克南日岛和平海城,并以此两地为抗清根据地。顺治十四年(1657)七月,郑成功率部第三次北伐,自金门、厦门出发,途经平海湾。七月十三日入平海古城,率将士登上古城楼,并派部将黄恺往涵江,黄石等地征饷筹粮。
《海上见闻录》载: “顺治十八年(1661)八月,京中命户部尚书苏纳海至闽迁滨海民之内地” 。是年冬,兴化截界、迁界开始。 《县志.舆地志》载,当时莆田辖四厢三十里,康熙年间清野徙民,截去兴福、醴泉、武盛、奉谷、合浦等九里,计去地三分之一。 截界之后,为彻底根绝百姓回归故土,朝廷下令把界外所有房屋焚毁。又下砍树令,多年轮豫章,数千成林果树,合抱松柏,荡然以尽。 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收复台湾,郑克塽降清后,始行复界。 《东华录》云:“二十三年十月,令吏部侍郎杜臻赴闽勘沿海边界,招垦荒地,复诸迁民业”。 广東巡抚彭鹏(莆田黄石人),在《复界行》诗中云: ...忆昔林林又总总,倏忽丧家家无主...二十年来存者少,流离颠沛反足数...
清康熙十七年(1678),皇帝开博学鸿词科,令地方“各举所知”,推荐人材,进京应试,遴选,由皇帝亲自监考。 吴仼臣(祖籍平海,后随父寄居浙江仁和县) 作为廪生进京,中选。授翰林院检讨,并担仼《明史》纂修官。 任臣幼时聪颖,读书刻苦,精通乐律,亦喜爱史学,笔耕不辍,于康熙八年(1669)写成一部史学专著《十国春秋》,共114卷。还著有《周礼大义》,《春秋正朔考辨》和《托园诗文集》等。 《十国春秋》是一部大型史学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康熙二十一年(1682)农历十月,福建水师捉督施琅,受命“专征”台湾,领兵3万,集驻平海之澳,“俟长风,忙备战”。这其中还传有“涌泉济师”传奇故事。
康熙二十三年(1684),兴化府寘建四所“义学“,其中一所(平海义学)在平海古城内,由莆田县知县倡建。
乾隆十五年(1750),初秋,时任“太子少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署理福建巡抚务“的喀尔吉善(正黄旗滿州人) 和镇闽将军马尔泰,到平海检阅福建水师操练。同时喀尔吉善为天后庙撰写《平海天后庙重修碑記》,并题楹联:
坎德布鸿庥,沃潮汐以淬梯航,澜安百谷;
坤灵膺显号,时雨晹而登禾稼,泽被十闽。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陕甘总督林扬祖(莆田长寿街人),撰写《重修平海旧卫学圣庙碑记》。该碑记载:刘司马告余曰:“奉谷、武盛二里,地近海隅,人多稚鲁。每釆风所至,接见诗书之士,相与论道德,谈文章,辄(Zhe,总是)油油不忍去,有古儒者风。滨海诸生,离城既远,恋恋于旧学故庙...” (刘司马,江苏武进人,官兴化粮捕通判兼管水利,有政声) 另有“太守灏公听近海诸生吁请重建”(平海旧卫学)。
道光二十年(1840),平海县丞边君锡龄捐廉倡修,劝募金得五百有奇,葺(q|,修补)大成殿,傍及文昌宫,工未竟而财告匮,盖举之而犹有待也。
癸卯(1843年)岁月,海外漂大木至,一桅一舵久寄平海海岸,时圣裔山东昭兹权莆邑,或以未竞之工請,公清贫无能助,筹以桅、舵价蒇(Chan,完成),乃事未成孔公去。
甲辰(1844年)冬,郡司马刘公办事至平海,诸生率相告,公欣然临海滨,起桅、舵付售。诹(Z0u,商议)吉鸠工,以本年落成。
此后至咸丰十年(1860),再次发起重修圣庙的善举,士民踊跃助建,参与者众。工程于当年正月开工至十月告竣。
明天启年间,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 艾儒略已在兴化传教。 明崇祯二年(1629),湖南籍陳某来莆传教,定居平海卫城外东美村,自成村落,称湖南村,并购买民屋作为教堂,命名“湖南堂” 。 继艾儒略来莆后,崇祯五年(1635)意大利传教士孟达拉,经澳门、泉州到莆田平海,南日沿海等地传教。 清道光十九年(1839),莆田最早的天主教堂一一平海天主堂兴建。
经历百年沧桑,如今修葺一新的平海天主教堂,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大门顶两侧一对钟楼尖塔,高达28米,挺秀高耸,颇有哥特式建筑余风。它是莆田目前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
平海古城,人称“宗教博览馆”。林林总总,还有分布在“四方十六角”的二十四个境、社及小庙宇。(城内称境,城外称社)
岁月悠悠,古城泱泱;历史传承,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