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贯千载岁月,横跨万里江山,在浩瀚无垠的华夏历史长河中,地名犹如一枚枚鲜活的文化印记,深深镌刻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它们不仅标识着地理空间,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和记忆。
沈阳,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从候城的古老萌芽,到沈州的深厚积淀,再到沈阳路、沈阳卫的更迭,直至沈阳市的精彩蝶变,每一次名称的变迁,都是沈阳在时代洪流中锐意革新、勇往直前的见证。
“新乐遗址”——龙兴之地,见证了沈阳悠久的文明起源。20世纪70年代初,考古专家在沈阳市北郊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的大量文物,将这片土地命名为“新乐遗址”,并确认这些原始人为“沈阳新乐人”。7200年前,沈阳的先民便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新乐文化。
“候城”——观察哨所,是沈阳建城的起点。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燕国的属地,为归顺的肃慎氏所有。燕昭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燕国在此屯兵戍边,设立候城,为沈阳建城之始。考古调查勾勒出“候城”的大致范围,从正阳街到朝阳街的区域,沈阳故宫坐落其中。
“沈州”——头下军城,见证了沈阳在辽金时期的繁荣与发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沈阳隶属辽东郡。西汉时沈阳已初具县邑规模。唐代景云年间(710—711),渤海国在今沈阳一带设置“沈州”。辽太祖时期,沈阳更是成为移民聚居、生产发展的热土。金代,金太祖攻占沈州,并沿用“沈州”之名。
“沈阳路”——征东省城,是沈阳名称的重要转折点。1296年,元代重建土城,并因沈阳地处沈水(浑河)之北,按照中国传统方位论“山北为阴,水北为阳”,将“沈州”改为“沈阳”。这一名称正式出现在史料上,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当时的沈阳路统辖二府、一司、五道,后来更管理五个总管府、二十四个千户所和十四个州,成为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城。
“沈阳中卫”——屯军县城,是明朝时期沈阳重要军事地位的体现。1386年8月,明朝在此设置“沈阳中卫”,此时,沈阳城成为以防御功能为主的镇守型城市,是辽东长城北部防线的中心和辽东北部的军事重镇。
“承德县”——府首县城,是清朝时期沈阳的又一重要阶段。1664年,沈阳更名“承德县”,取“承受天帝德泽”之意,管理城外四郊。光绪年间,由于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沈阳部分地区被划为“满铁附属地”,由日本人强行统辖。直到1913年,承德县才改称“沈阳县”。
“沈阳市”——省会大都市,是沈阳现代发展的辉煌篇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军进驻沈阳,成立沈阳市民主联合政府,重新规划市区。此后,沈阳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辽宁省省会、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光阴荏苒,时节如流。沈阳之名犹如城市发展交响曲中的灵动音符,随时代律动而翩翩起舞;又如一份精练的城市速写,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沈阳独有的精神风貌和奋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豪迈气概。
讲述人
市政协港澳台侨联络与外事委员会供稿
市政协全媒体工作室出品
往
期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