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沈阳故事 | 心怀绿水青山梦 唱响生态治沙歌

政务   2024-11-05 17:04   辽宁  

在广袤的辽北大地上,有这样一种力量,它坚韧如磐,默默耕耘,将荒芜与贫瘠化作葱郁富饶;有这样一种精神,它无畏风沙,勇战逆境,用汗水和心血谱写绿色华章。这,便是退耕还林的“治沙精神”。康平县位于沈阳市最北端,毗邻内蒙古通辽市,被誉为“辽北明珠”。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林地面积4.6万亩,沙化土地面积240万亩,森林覆盖率只有1.4%。经过两代人的不懈努力,这里现有林地面积78.3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减少到68.1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4.1%,居沈阳市首位。在这里,有一群人,他们始终心怀绿水青山梦想,肩负生态安全使命,接续书写退耕还林奋斗史,他们就是康平治沙人。


辽河水孕育“黄金”田

近年来,康平县坚持高点站位、高位推动、协同联动,结合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打好科尔沁沙地治理攻坚战,筑牢京津冀蒙辽生态安全屏障。制定出台了《康平县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行动方案(2023—2030年)》;成立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指挥部;实施辽河流域、卧龙湖流域和各类小流域治理工程,治理全县水土流失面积318.4平方公里,其中,水力侵蚀304.87平方公里,风力侵蚀13.53平方公里;治理河道长度100公里,完成了卧龙湖部分入湖口治理工程,卧龙湖自然保护区实现封育治理13万亩,辽河国家湿地公园实现封育治理5.8万亩,小流域治理控制水土流失面积5万亩,湿地植被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多,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湿地治沙”模式。


辽河源


“林长制”是康平治沙的关键法宝。为了加快健全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压紧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县委书记和县长带队,围绕森林资源生态保护、森林资源生态修复、加强森林资源执法、森林资源灾害防控、深化林业领域改革、森林资源监测监管六方面重点任务,建立目标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将康平打造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基地。


踏上那片曾经饱受风沙侵蚀的土地,眼前的景象令人感慨万千。昔日的荒漠狂风肆虐、黄沙漫天,如今新绿挺立、树林蔓延,大地母亲披上生机盎然的新装,这是无数治沙人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奇迹。烈日当空,炙烤着他们的肌肤,风沙扑面,刺痛着他们的脸颊,但他们目光坚定,步伐沉稳,怀揣对绿色的向往、对美好家园的期盼,背着树苗,扛着工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沙漠深处。每棵种下的树苗都是一份希望,他们精心呵护,浇水、施肥、除虫,如同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般守护它们成长。看着树苗在艰难的环境下生根发芽,在逆境中茁壮成长,他们的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里,有疲惫,更有骄傲。


昔日荒滩变绿洲


每一位治沙人都是秀美康平的建设者,他们用粗糙的双手,在大地上弹奏出最美的旋律;他们用坚实的脊梁,扛起生态保护的重任;他们的精神,如同郁郁葱葱的树林,扎根在大地,伸展向天空。康平治沙人将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锲而不舍,心系百姓,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矛盾面前不退缩,用顽强的意志迎接挑战,用扎实的行动破解难题,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沈阳北部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

 讲述人 



朱连顺
沈阳市政协委员
界别:农业界
康平县政府副县长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与城乡建设委员会供稿 

市政协全媒体工作室出品


家在沈阳|我家的六个公园

我爱我城

家在沈阳|跟刘胜歌委员一起打卡中国工业博物馆


沈阳政协
政协沈阳市委员会官方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