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2”翻车,西方审美讲不好中国神话

文化   文化   2025-02-06 11:47   北京  


春节期间,备受瞩目的《封神2》震撼上映,该片斥资30亿,旨在重现东方神话史诗般的壮丽景象,然而其呈现效果却未能尽如人意,尤其是角色殷郊的形象设计,更是引发了广泛争议。当殷郊以压轴法相亮相大银幕时,其三头六臂的奇特造型竟让不少观众无法接受,原本的“法相庄严”意外变成了“法相幽默”。


《封神2》电影画面


《封神2》的翻车其实有迹可循。这不是技术差距,而是审美体系的错位。众多观众观影后纷纷表示,该片中的角色设定更像是好莱坞流水线生产的超级英雄,缺乏东方神话中特有的中国韵味。那么,究竟哪些方面让人感受到了这种“审美错位”呢?


《封神2》中魔家四将之一海报


首先,是大小尺度的错位。《封神2》的创作团队倾向于通过人物的巨大身形来展现神仙的法力高强,如魔家四将以超过12米的身躯彰显其压迫感与威慑力。然而,在中国神话故事中,神仙的强大往往并不直接体现在体型上。深受东方文化影响的中国神话,更注重内在修养和精神力量,神仙的法力与神通才是其强大的核心所在。他们通过神奇的法术和法宝战胜邪恶,保护众生,这种力量是内在且不可见的,无需通过体型来刻意强调。在中国神话中,神仙形象多样,既有高大威猛的神灵,也有小巧玲珑的仙灵,“巨大”并非衡量神仙战力的唯一或主要标准。


《封神2》的创作团队表示,魔家四将的形象创意借鉴了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


吴道子:别说这话


其次,是颜色选择的错位。殷郊在电影中的造型以蓝色为主,饱和度如此高且发光的蓝色在视觉上与传统的东方审美有所偏差。尽管这一设计可能试图融合蓝色琉璃药师佛、永乐宫壁画天猷元帅和青龙寺明王法像等元素,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未能成功,反而给观众带来了诡异和不适的感受。


网友创作的殷郊形象对比图


最后是形象借鉴错位。殷郊在视觉上与一些西方作品中的角色有所相似,如《守望者》中的“曼哈顿博士”、《阿凡达》中的阿凡达,通天教主角色塑造被指像《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反派“伏地魔”,《封神2》中的人物失去了原著中应有的神秘与古朴韵味。特效虽炫目,却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格格不入,给人以生硬和突兀之感。


《封神2》中的通天教主


《封神演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魅力在于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哲学。从宏大的世界观构建到细腻的人物刻画,无不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因此,在进行二次创作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忠实原著。


连环画《封神演义》中的殷郊形象


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封神演义》中,刘永凯老师塑造的殷郊的形象就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准确呈现。刘永凯老师不仅忠实于原著情节,更在画面风格上深度挖掘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精髓。


连环画《封神演义》内页


刘永凯在连环画的创作中非常注重细节刻画。无论是人物服饰的纹理、面部表情的微妙变化,还是背景环境的描绘,他都力求做到精致入微。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使得他的作品在视觉上更加细腻、真实,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连环画《封神演义》内页


连环画《封神演义》线条流畅,色彩鲜明而不失和谐,人物造型既符合古代服饰特征,又融入了艺术家对角色的深刻理解,使得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将文学中的想象转化为视觉语言,让读者在翻阅之间,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个光怪陆离的封神世界。


连环画《封神演义》

点击图片购买


在影视产业全球化的浪潮中,跨文化合作已成为常态,然而,并非所有的融合都能产生预期中的化学反应。如何在融合中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和审美的一致性,是每一位创作者都需要深思的问题。对于《封神2》而言,其审美错位的教训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人美邀您加入读者交流群


读者交流群

福利发不停

有机会获得书刊等礼品。


活动优先选

有机会参与人美举办的各项活动。

扫码添加人小美进群



人美融媒体编辑平台

责任编辑:韩江雪



- END -




 商业合作或投稿

联系电话 010-67517860

 邮箱:rm_rmt@163.com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人美
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人美书城”“人美教育”“人美艺术”三大平台信息,讲述艺术故事、艺术创造者以及爱艺术的人的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