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三个工程”筑牢“红色阵地”

教育   2024-11-12 19:02   河北  


2024年10月29日,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高校党建主题作品评选结果。我校共有8部作品和案例获奖,其中党建典型案例2件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的获奖案例吧~




获奖案例


“三个工程”筑牢“红色阵地”


案例简介

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作为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系统实施党建导航工程、强心工程、质量工程“三个工程”,以创新党建精品项目实施,筑牢支部“红色阵地”,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此推动学院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精神动力。


具体做法

(一)以熔铸理想信念为先导,实施“1+360”党建“导航工程”

坚持“1”个信仰

通过理想信念主题教育,及时地纠正学生党员思想懈怠的行为,不断增强学生党员“四个意识”、“四个自信”。牢固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不动摇。


打造“‘3’全育人”体系

依托党员教师、家长朋辈、工匠大师等开展不同层次的理论教育,依托多层联动育人手段,实现“全员育人”;实施以“课堂一个中心,社团、宿舍、实训室、校外四个地域延伸”和“时间跨度”的多角度育人,营造多级广域全程育人空间,实现“全程育人”;以“两微一端”等构建互联网“微社区”,开展网上党校、论坛等思想政治工作线上平台,搭建多元特色育人平台,实现“全方位育人”。


发挥“6”种育人手段

实施“制度、课程、职业、文化、创新、环境”育人等六种育人方式,坚持支部建设、思想教育、学风建设、教学科研、校企合作一盘棋。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


党员违纪“0”容忍

“360度”形成学生党建工作无缝隙、无死角、全覆盖,筑牢“红色阵地”。通过解决学生党支部的功能弱化、学生入党动机多样化、支部忽视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缺少与学团组织的沟通和协作等问题,完善支部职能,提升了党支部的凝聚力。



(二)以健全创新制度为基础,实施党建“强心工程”

制度创新 将思想教育内化于心

支部以制度完善、创新激发学生党支部生命力,以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为重点,构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党建标准体系、责任体系和保障体系。


责任落实 建立工作目标要求

支部制定了《建筑工程系关于建立健全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了学生党建工作的目标要求、责任落实和追究机制。同时,还制定了《建筑工程系学生党支部“互联网+党建工作”实施方案》,利用网络全媒体实现党建活动音画同步互动,有效提升支部工作成效。


严格把关 注重过程考核

支部建立了《建筑工程系学生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量化管理实施方案》(俗称“小红本制度”),严把入党关、注重过程考核,精细化确保“党员管理有力”。


(三)以环境建设和精品党建项目为抓手,实施党建“质量工程”

建立“五区四室一长廊”党建红创空间

建设集党史展区、新时代国家成就展区、时代楷模展区、学生特色活动展区于一体,由党建工作室、红色文创工作室、红色融媒体工作室及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组成的“红创空间”。为进行党史教育、政策宣讲、党员宣誓、学习科研等多途径对标支部建设“七个有力”提供了环境及设施保障。


“三炼三融”锻造党员意志

“淬炼思想,融入组织,增强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修炼品行,融入群众,培养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锤炼队伍,融入实践,培养坚强意志与求是精神”。支部实施党员先进性熔铸计划,广泛树立基层组织和个人典型,通过朋辈教育的方式,形成表率示范自觉,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落实“精准帮扶”的服务理念

开展“1+1+1>N”师生、“党群”结对帮扶活动,即1名教师党员与1名学生至少进行1次谈心谈话,建筑工程学院实现了全体党员教师对特殊学生的全覆盖帮扶。热情与能量集合,达到师生同频共振,为基层党建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助力“云端线上”的思政教育

利用互联网开展“微社区”党建活动,创建红色融媒体工作室,建立党建信息化直播平台,以“两微一端”、QQ群、抖音等软件作为网上党校、论坛等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在“微社区”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细化到全学院岗位中,通过建立校园网络志愿者队伍和“微博打卡”、“网络大咖”选秀直播等活动,让每一名普通党员成为在朋友圈传递正能量的“自媒体”。



文字来源:建筑工程学院

责编:景立辰

审核:李玲玲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新闻宣传中心

投稿邮箱:xwxczx308@126.com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发布校园资讯信息,推广精彩校园活动,服务广大师生校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