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 我为群众办实事】变群众“上门找”为干部“找上门”

文摘   2024-12-09 17:50   重庆  


山风渐起,细雨生寒。熊家镇万家村5组,村民李军世站在自家院坝内,看着门前村道两旁整齐的路灯,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刚安装好,现在我们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这路灯亮了,我们的心也敞亮了。虽然天气寒冷,可我们心里烫热。”李军世没想到,几个月前,镇村干部上门“家访”,他与几个村民随口一提的想法,如今真的实现了。


“路灯虽小,却是群众最急切想解决的夜晚出行难题。”接到群众的反映后,万家村村支两委立即将此事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通过多方争取资金,按照“美观、实用、环保”的标准安装了40多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


“以前我们有什么困难问题,需要到相关部门转,费时费力不说,事情还不一定能办成。现在好了,干部找上门为我们服务,有难事家门口就解决了。”李军世高兴地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今年以来,熊家镇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大小事为切入点,理小事谋“大治”,变群众“上门找”为干部“找上门”,不管是张家长李家短,还是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一杯清茶、一段家常,在轻松融洽的沟通交流中,边喝茶边说事,基层治理实现从“一盘散沙”到“一呼百应”的嬗变。



在群众身边

“想得起、找得到、信得过”


“之前社保认证,又是赶车,又是排队,对于我们这些老年人来说不太方便。如今,在家里不出门就办好了。”白水村年逾七旬的村民崔吉秀行动不便,儿孙都在外打工,就在老人为社保认证发愁的时候,网格员在网格微信群得知这一情况后,与村干部一道及时来到家里为崔婆婆办理了社保业务。


为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熊家镇根据村情、社区差异等因素,将全镇12个村、社区划分为67个线下实体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长(员)125名,建成12支“专兼联”一体化的网格工作队伍,打通基层治理工作纵向到底的工作筋络。创建网格微信群89个,7911人实时共享信息,各村(社区)均实现“一格一群一户一员”建群模式,搭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信息来源平台。推进网格居民思想动态、矛盾纠纷、服务需求等及时掌握、及时调处、及时派单服务,实现问题及时掌握、风险及时化解、资源及时调剂、服务及时满足。


同时,每个群配备一名包村干部作为辖区内网格微信服务群管理员,畅通与群众沟通渠道,建立线上群众诉求收集、处置和回应机制,让镇村干部和网格员成为群众身边“想得起、找得到、信得过”的“贴心人”。


民呼我应

“马上办、就近办、用心办”


为真正做到群众诉求“全响应”,为民服务“零距离”。熊家镇组织片区长、网格长、网格员等,常态化开展日常巡查服务,及时排查和谐处家庭、邻里、物业等矛盾纠纷,对苗头性问题第一时间上报。今年以来共计共流转各类事项3129件,实行“上报—办结—反馈”闭环管理。


同时,为让“民呼我应”落地见效,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及时在辖区网格微信群中宣传党的大政方针,不定期开展卫生整治、安全排查等内容。今年以来,通过发放宣传单、网络转发、走访入户等形式宣传近千次、安全隐患排查上百次。


当群有困难时,可直接反映至微信群,网格员在接收到信息并确认情况属实后,上报至村、社区进行进一步处理,处置完成后通过微信群再反馈给群众。并通过常态化开展线下网格入户走访工作,提供便民服务,群众反映的问题“马上办、就近办、用心办”,让“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助力乡村善治,真正打造家门口的“微幸福”。



民呼我为

“解难题、办实事、暖民心”


“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辖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熊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初,该镇制定下发《熊家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运行机制》,理顺镇、村(社区)两级网格员管理体制,按照有组织架构、有工作职责、有联户安排、有服务内容的工作标准推行《网格员任务清单》,做到服务有重心、上墙有制度、走访有留痕、问题有解决、联系不漏户。突出群众需求导向,制定《熊家镇为民服务事项清单》,创建重点人员关注、日常巡查走访、重点场所排查、突发事件协处、主动服务群众、正面宣传引导等服务项目。


同时,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网格熟优势,线上线下“双网齐动”,积极化解矛盾风险。对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上报至镇村协调处置,积极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权利、表达诉求、维护权益。


截至目前,该镇组织网格员及相关岗位人员、执法力量等调处化解矛盾纠纷200余件,排查调处化解率100%。走访独居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员1200余人次,主动做好证件代办、帮忙跑腿、上门服务等服务群众工作3000余件。 


“‘大事’有人管,‘小事’有人帮。”“政府真心实意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现在生活是越来越有奔头,越来越有甜头。”…… 变群众“上门找”为干部“找上门”,熊家镇基层治理实现从“一盘散沙”到“一呼百应”,群众的赞誉就是最好的“密码”。




图文|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玉保 通讯员 张洁

编辑|刘欢欢   

来源|看万州APP

文明万州
传播文明,展现万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