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电池集装箱温控设计

企业   科技   2024-11-23 11:44   辽宁  

能系统电池集装箱的温控设计是确保电池在最佳温度范围内工作,从而提高电池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并保障系统安全的关键环节。


1. 温控设计的重要性

1.1 影响因素

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温度过高会加速电池老化,降低电池容量和循环寿命;温度过低则会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热管理对系统安全的影响:不适当的温度管理导致电池热失控,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2. 温控设计原则

2.1 温度范围

工作温度范围:一般建议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为10°C至35°C。

存储温度范围:电池的存储温度范围通常为-20°C至60°C。

2.2 温差控制

最大温差:电池模组内部的最大温差应控制在5°C以内,确保电池的一致性和性能。

2.3 散热方式

自然冷却:适用于小容量电池模组,通过自然对流和辐射散热。

强制风冷:适用于中等容量电池模组,通过风扇或鼓风机强制空气流动散热。

液冷:适用于大容量电池模组,通过液体循环带走热量,散热效果更好。

相变冷却:利用相变材料的相态转换进行冷却,适用于高要求场所。
3. 温控设计方法

3.1 温度监测

温度传感器:在电池模组的关键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如电池表面、电池间缝隙等。

数据采集: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采集温度数据,实时监控电池温度变化。

3.2 散热设计

  • 风冷系统

    • 风扇选择:根据电池模组的功率密度和散热需求选择合适的风扇。例如,使用额定功率9.6W、风量为209m³/h的轴流风扇。
    • 风道设计:合理设计风道,确保气流均匀分布,避免局部过热。可以使用导流板、挡板等辅助设备优化气流路径。
  • 液冷系统

    • 冷却液选择:常用的冷却液有水、乙二醇水溶液等,选择导热性好、不易结垢的冷却液。

    • 冷却板设计:在电池模组底部或侧面安装冷却板,通过冷却液循环带走热量。冷却板材料通常为铝或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 泵和管道:选择合适的泵和管道,确保冷却液循环畅通。泵的流量一般为1L/min至5L/min,冷却液温度控制在15°C至25°C之间。
3.3 加热设计

加热元件:在低温环境下,通过加热片或加热丝对电池模组进行加热。

温度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和加热控制器,自动调节加热功率,保持电池模组在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4. 参数要求

4.1 温度传感器

类型:NTC热敏电阻、PT100铂电阻等。

精度:±0.5°C。

响应时间:≤1秒。

4.2 风冷系统

风扇功率:根据电池模组的散热需求选择,一般为50W至200W。

风速:≥2m/s。

风道设计:确保气流均匀分布,避免死角。

4.3 液冷系统

冷却液流量:根据电池模组的散热需求选择,一般为1L/min至5L/min。

冷却液温度:15°C至25°C。

冷却板材料:铝或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4.4 加热系统

加热功率:根据电池模组的加热需求选择,一般为50W至200W。

加热元件:加热片或加热丝,安装在电池模组底部或侧面。

温度控制:±1°C。


5. 实际应用示例

5.1 20尺集装箱储能系统

  • 系统参数

    • 电池类型:磷酸铁锂电池

    • 容量:2.98MWh

    • 工作温度范围:10°C至35°C

  • 温控设计

    • 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电池模组的多个关键位置,使用PT100铂电阻,精度±0.5°C。

    • 液冷系统:使用非接触式液冷系统,冷却液流量3L/min,冷却液温度20°C,冷却板材料为铝。

    • 加热系统:在电池模组底部安装加热丝,功率200W,温度控制精度±1°C。

  • BMS配置

    • 温度采集:通过CAN总线与BMS通信,实时采集温度数据。

    • 温度控制:根据温度数据自动调节冷却液流量和加热功率,保持电池模组在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5.2 10尺集装箱储能系统

系统参数

    • 电池类型:锂离子电池

    • 容量:500kWh

    • 工作温度范围:10°C至35°C

  • 温控设计

    • 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电池模组的多个关键位置,使用NTC热敏电阻,精度±0.5°C。

    • 风冷系统:使用强制风冷系统,风扇功率100W,风速2m/s,风道设计确保气流均匀分布。

    • 加热系统:在电池模组底部安装加热片,功率100W,温度控制精度±1°C。

  • BMS配置

    • 温度采集:通过RS485接口与BMS通信,实时采集温度数据。

    • 温度控制:根据温度数据自动调节风扇转速和加热功率,保持电池模组在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6. 控制策略

6.1 恒温控制

原理:通过设定一个目标温度,使电池模组的温度始终保持在该温度附近。

优点:温度控制精度高,适用于对温度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6.2 温度差控制

原理:通过设定一个最大允许温差,当电池模组内部的温差超过该值时,启动散热或加热系统。

优点:能够有效避免局部过热,适用于电池模组较大的场合。

6.3 动态温度控制

原理:根据电池模组的实际工作状态(如充放电电流、环境温度等)动态调整散热或加热系统的运行参数。

优点:能够适应不同的工况,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温度实时监控的方法:

1. 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

1.1 类型

NTC热敏电阻:价格低廉,响应速度快,适合低成本应用。

PT100铂电阻:精度高,稳定性好,适用于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热电偶:耐高温,响应速度快,适用于高温环境。

光纤温度传感器:不受电磁干扰,适用于高电磁干扰环境。
1.2 参数要求

精度:±0.5°C,确保温度数据的准确性。

响应时间:≤1秒,以便快速响应温度变化。

工作温度范围:根据电池模组的工作温度范围选择,一般为-20°C至85°C。

2. 合理布置温度传感器

2.1 关键位置

电池表面:在电池模组的表面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测电池表面的温度。

电池间缝隙:在电池模组的电池间缝隙处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测电池间的温度差异。

电池模组中心和边缘:在电池模组的中心和边缘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确保温度数据的全面性。

冷却系统关键位置:在冷却系统的进出液口、冷却板等关键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测冷却系统的运行状态。
2.2 数量

根据模组大小:小型模组安装2-4个温度传感器,大型模组要安装更多。

均匀分布:确保温度传感器在模组内的均匀分布,避免局部温度监测盲区。

3. 数据采集与处理

3.1 数据采集设备

数据采集卡:用于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多通道开关多路复用器:用于同时采集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数据。

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温度数据无线传输到中央监控系统。

3.2 采集频率

高频采集: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建议每秒采集一次温度数据。

低频采集:在电池待机状态下,可以适当降低采集频率,每分钟采集一次。

3.3 数据处理

数据滤波:使用滤波算法(如滑动平均滤波)去除噪声,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存储: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存储在本地或云端数据库中,便于后续分析和历史数据查询。

异常检测:设置温度阈值,当温度超过阈值时,触发警报并记录异常数据。

4. 监控系统设计

4.1 中央监控系统

硬件:服务器、显示器、报警装置等。

软件:温度监控软件,支持数据可视化、报警管理和历史数据分析。

通信协议:使用CAN总线、Modbus、MQTT等通信协议,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4.2 远程监控

Web界面:通过浏览器访问远程监控系统,查看实时温度数据和历史数据。

移动应用:开发手机App,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查看电池模组的温度状态。

云平台:将数据上传到云平台,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故障预测。




                                      

           


免责声明

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小编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多谢!

 向本文原创者致以崇高敬意!!!


朝阳市慧铭达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慧铭达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业务:智能化系统集成、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互联网、电信增值服务等。 公司以“数字底座+技术底座+应用平台+共创开发”的多层次产品、服务能力,助您生活和业务实现 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韩经理:1339039143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