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deePseeK火爆全网,同时也爆出他的创始人梁文锋用8万本金量化交易在国内股市赚了5个亿。这可太惊人了!真是技术改变命运,那到底啥是量化交易呢?
量化交易是一种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算法来帮助做投资决策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让计算机根据事先设定好的规则来买卖股票,而不是靠人凭感觉去判断。
还有一点抽象,举个例子:
比如你是一钓鱼高手,每次出门前都会研究天气、水温、鱼群活动规律,甚至用无人机观察湖面,最终总结出一套“最佳钓鱼公式”:比如“水温20度+阴天+下午3点+最佳钓位”时,鱼最容易上钩。之后你把这个公式教给一台智能机器人,让它每天自动按条件钓鱼,而你只需要躺着收鱼就行——这就是量化交易的核心逻辑。
简单来说,量化交易就是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把投资策略变成一套可执行的“代码规则”。核心就是三件事:
找规律: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如股价、成交量等),发现类似“某股票连续3天上涨后,第4天回调概率70%”的规律。
自动化执行:当计算机监测到符合条件时,瞬间完成买入或卖出,避免人为情绪干扰(比如贪婪或恐惧)。
反复验证:策略需通过历史数据回测(类似“模拟考”),确保长期能赚钱,再投入真金白银。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但实际操作起来,这套系统的开发者需要懂金融,股市,还得等计算机,数学,甚至对时事政治都有很高的悟性才行,做量化投资的也未必都能赚到钱,因为不是每个开发出的模型都能经得起市场实战,像梁文峰这样8万到5亿确实是全球翘楚级别的。
再讲几个世界上比较著名的量化交易大拿
文艺复兴科技公司的大奖章基金,堪称量化交易界的“圣杯”。创始人詹姆斯·西蒙斯,本来是个数学天才,后来跨界玩金融。大奖章基金用的模型特别复杂,能从海量金融数据里挖出一般人看不到的赚钱机会,比如,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发现某些特定事件发生前后,特定板块的股票会有规律地涨跌。像某个行业政策发布前一周,相关股票往往会先小跌,发布后就大涨。基金的量化模型抓住这个规律,提前布局,等政策发布就大赚一笔。而且它交易特别频繁,一天能交易成千上万次,每次赚一点,最后收益惊人。从1988年到2018年,扣除管理费后,年化收益率高达39%,同期标普500指数都望尘莫及。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就是个例子。这个公司的团队都是华尔街大拿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们构建的量化模型很厉害,专门找债券市场价格不合理的地方套利。刚开始,赚得盆满钵满,1994年到1997年年均回报率超40%。但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爆发,市场完全失控,出现了模型没预料到的极端情况,各种风险一起涌来。结果短短几个月,LTCM资产净值暴跌90%,差点拖垮全球金融市场,最后靠多方紧急救助才勉强逃过一劫。
不过如果梁文锋用8万赚到5亿传闻是真的话,考虑到他的年龄,它的收益率远远超过全球这些大牌基金,确实是天才级别的操作,也难怪能开发DeepseeK这样颠覆性产品,这样的人才生在华夏,可谓国之幸事。
资料来源:小彭谈历史
转自:目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