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流感高发
得了流感会有哪些症状?
“黄金48小时”如何用药?
日常消毒应该注意什么?
快记好,这些知识要掌握!
专家提醒,流感发病的48小时被称为自救的“黄金48小时”,高危人群如果没有在48小时内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疾病可能发展成肺炎、重症等。治疗流感的药物可选择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这两种药有何不同?戳视频,听专家解答↓
奥司他韦服用方法:每日两次,用药疗程5天;
玛巴洛沙韦服用方法:服用一次。
专家介绍,从缓解症状来看,两个药物是等效的,玛巴洛沙韦对降低病毒载量的速度要比奥司他韦好一些。当出现流感相关症状时,在“黄金48小时”服用抗病毒药物,能够做到自救。
普通感冒:由鼻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导致,传染性弱,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症状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没有全身性症状,5~7天即可自愈,很少有并发症出现。
甲流:传染性强,容易大范围流行,发病季节性特征明显。患者表现为高烧、头痛、乏力,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等。甲流有一定自限性,但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包括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建议患者居家休息。尽量单间居住,保持房间通风,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
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和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毛巾等遮掩口鼻。
密切观察患者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患者或其他家庭成员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医。
尽可能由一名固定的、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员照顾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
感染流感病毒后,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和对症治疗两部分。
抗流感病毒药物:目前可用的抗流感药物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和RNA聚合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一旦罹患流感,抗流感病毒药物使用越早越好,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使用,但即便病程超过48小时,一旦明确流感,也应积极用药。
对症治疗措施:主要以退热、缓解不适为主。科学选择退热药,还可以使用一些缓解咳嗽和鼻塞等症状的药物。使用复方制剂时,注意阅读说明书了解其药物成分是否与其他治疗药物重叠,以免造成某一成分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 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手是最容易接触到病毒的地方,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和接触公共物品后。戴口罩,流感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口罩可以阻挡大部分飞沫。我们在公共场所或者有人感冒的情况下,要戴上口罩。
■ 坚持健康生活,饮食规律。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心态平和,乐观积极。
■ 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减轻症状。
■ 大面积喷洒酒精消毒空气 。酒精具有高度易燃性,在密闭空间大量喷洒会使空气中乙醇浓度升高,不能使用75%或以上浓度的酒精大量喷洒进行空气消毒,尤其在密闭空间内。空气中乙醇浓度>3.3%时,遇到明火或静电可能引发火灾甚至爆炸。此外,吸入过多酒精蒸气可能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导致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不建议用酒精喷洒空气消毒,保持室内通风和使用专业空气消毒设备才是更安全有效的选择。
■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金属或皮革制品 。含氯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金属和皮革制品会产生腐蚀作用。金属表面接触氯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容易加速生锈的氯化物或氧化物;氯会破坏皮革制品的胶原蛋白结构,使其变脆、变硬,同时还可能与染料发生反应,导致褪色或留下斑点。金属表面可选用非腐蚀性消毒剂,皮革制品则应使用专用清洁剂或酒精湿巾进行清洁。
■ 直接将消毒剂用于人体消毒 。次氯酸或酒精等高浓度消毒剂通常含有强氧化性或腐蚀性的化学成分,吸入后会刺激呼吸道黏膜,破坏上皮细胞,导致咳嗽、喉咙疼痛,甚至引发黏膜炎症或损伤。接触皮肤时会破坏皮肤的保护屏障,引起干燥、红肿、瘙痒,甚至导致灼伤或过敏反应。使用消毒剂时需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和手套,避免高浓度直接接触或吸入。
■ 不同类型消毒剂混用 。不同类型消毒剂混用可能产生危险的化学反应或降低消毒效果。84消毒液(含氯)与酸性清洁剂混合会释放有毒的氯气,严重时可能导致中毒;季铵盐类消毒剂与肥皂混用可能发生酸碱中和,失去消毒剂活性。使用消毒剂时需了解其成分,避免随意混用,确保安全和效果。
■ 洗涤剂中加入常用消毒剂 。洗涤过程中,大量的水会稀释消毒液,使其浓度过低,无法有效杀灭病原体。而含氯消毒液可能腐蚀洗衣机的金属部件和内胆,缩短设备使用寿命。混合使用洗涤剂和消毒液可能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刺激性气体或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洗涤衣物时建议分开处理,必要时用高温或单独的消毒程序代替。
若感染甲流
请抓住“黄金48小时”
遵医嘱用药
做好消毒!
来 源:人民日报 央视新闻等
往期精彩回顾
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