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一专多能”建设交流会在重庆召开,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昆明队(简称隧道救援昆明队)作为全国113支国家安全生产专业队代表在大会上作经验交流。会上,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主任宋元明对隧道救援昆明队在“一专多能”建设方面的成功做法和取得的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隧道救援昆明队围绕对标“五个建队”要求,着力提升人员、装备、技术、机制等要素短板进行交流。
一是培养专业救援人才。建立“人才引进、技能培训、装备实操、专项考核、综合演习”的培养体系。引进隧道施工技术人才、转业军人巩固队伍战斗能力;邀请专业机构现场授课,丰富队员理论知识;完善考核机制,提升全员工作积极性。
理论学习培训
二是补强先进救援装备。配置了应急排水、通信监测、战勤保障等一大批先进救援装备,提升了队伍多灾种救援能力,近两年累计配置装备30余台套,价值约9000万元。
补强先进救援装备
三是加强救援技术储备。注重救援技术的提升与战法创新,通过总结救援行动中的经验,不断改进救援技战术,持续优化应急预案,注重装备升级改造,联合开发小断面救援通道装备、大口径救援钻机辅助工装等一批“卡脖子”救援装备,确保救援行动更加高效。
小断面救援通道装备
四是建立健全应急机制。主动联系属地政府及应急管理部门,加强政企联动,定期开展各类灾害应急综合演练。目前,队伍被云南省、四川省、青海省、昆明市纳入省(市)级应急管理体系。
拓展水域救援
隧道救援昆明队围绕以追求高水平现代化应急救援能力为目标,重点聚焦“两类救援、两项作战、两类保障”六项关键能力的提升进行交流。
一是提升地震救援能力。根据地震任务区域完善应急预案,明确装备、物资、人员快速投送方案,完善72小时餐饮物资保障;严格按照年度训练计划开展跨区域地震专项演练,近两年累计开展地震演练39次。
开展地震演练
二是提升排涝抢险能力。配备6000型大流量排水车、4000型龙吸水、80米高扬程排水泵等装备,提升抢险排涝能力。同时,深研排涝战法,确保排涝现场能快速部署、快速排涝,计划2027年实现总排水能力达30000m³。
岳阳洞庭湖排涝
三是提升跨区域投送能力。编制“航空+铁路+公路”相结合的物资装备快速投送方案;组织基地、分队整建制、成体系、分批次开展跨区域投送演训,全方位检验和提高队伍远程投送能力。
公路远距离投送
四是提升信息化作战能力。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全面提升救援行动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同时,利用3D数字战场技术,快速生成灾区的三维模型,为指挥部提供精确的地形数据和灾情分析,辅助决策。
快速生成三维模型
五是提升通信保障能力。自主研发了“空天地”融合通信系统,可有效应对断路、断电、断网的“三断”难题,确保在极端条件下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和远程指挥调度。
“空天地”融合通信系统
六是提升战勤保障能力。配备生活保障车等战勤保障装备,具备72小时自我保障能力;联合研发除尘、降温、通风等救援设备,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和持续作战能力。
72小时自我保障
隧道救援昆明队围绕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理念,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服务,积极向事前预防转型,从源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作交流。
一是力量前置,建设项目现场分队。创新应急值守机制,在重点项目现场组建救援分队,强化一线处突能力,构建了“驻守一线、主动防控”的服务模式,形成了“端口前移,后台支撑”的救援合力。先后组建8支前置分队。其中,西藏分队已建设成为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西藏队,加强人员、装备、体系建设,正逐步发展成为一支专常兼备的高原铁军,甘青分队圆满完成“12·18”积石山6.2地震救援任务后,被纳入青海省省级应急救援队伍序列。
组建前置救援分队
二是强化预检,服务覆盖重点项目。近两年,在滇中引水、兰合铁路、渝昆铁路等8个工程项目,组织开展安全技术服务2085人次,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技能教学60余次,参训人员达7000余人次,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效果显著,获得各业主单位及施工企业的一致好评。
施工一线开展预防性检查
三是多维科普,提升社会应急水平。队伍通过开展多种线下活动和制作科普视频,提升社会安全意识。“五进”活动中,队伍将应急知识带进家庭、社区、农村、学校和企业,深入普及防灾减灾救灾知识。近两年,组织“营区开放日”等科普活动30余次,科普人员达3000余人。2023年创作的《地铁隧道坍塌逃生科普视频》荣获应急管理部“十大逃生科普视频”奖项,点击量突破300万。
“十大逃生科普视频”奖项
奋楫扬帆再出发,笃行不怠启新程。隧道救援昆明队将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快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推进交流成果转化,确保“五个建队”“一专多能”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以实际行动和救援实效诠释新时代国家专业队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