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的求职目标千万别选错!会害你没有offer!

教育   2025-01-31 21:00   山西  
进入到25年,也就意味着25届的春招和26届的可转正实习马上来了。对于26届同学来说,这可真是一个让人期待又想逃避的时间点,因为你们的校招季马上就来了!

所以,求职这件事儿,被迫提上了日程。

但都应该做哪些事情呢?思成根据成千上百拿到名企Offer的思成学员成长经历,提炼总结为4件事:


所以,可以先从明确方向入手,这也是很多同学会为求职备战做的第一件事。但是每年都有太多的同学因为再确定求职方向时踩坑,导致最终毕业时0个Offer。

因为很多人都陷入到一个求职方向误区:我一定要去与自己专业绝对对口的工作。学委给你举两个例子。



    

例1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学「体育管理」的同学来到思成咨询,他的求职方向很明确要去互联网领域的体育运营,比如腾讯视频体育板块等。

乍一听,觉得这个求职目标很科学呀!跟他的专业所学非常契合!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这种岗位在校招的时候,真的是少之又少,一年可能三五个headcount,有时候甚至一个都没有。

如果是这种局面的话,就算这个同学他个人付出了百倍、千倍的努力,到最后可能依然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毕业时,也只能0个Offer草草收场。



    

例2


    

这几年有一个ESG(即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特别特别火,学委相信你或多或少都听说过。

小红书很多求职博主也推荐你要以这个方向作为自己的求职目标,他们的理由是:
在全球绿色低碳的大背景下,企业也需要将环境、社会、治理要素纳入经营管理体系,以满足资本市场与监管机构的信息披露与合规需求。

与此同时,在这个风潮下,不少学校还专门设置了这个专业。但,真实的校园招聘是什么情况?

以即将结束的24届秋招为例:1000多家名企,也只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有少量的该岗位发布,其他公司基本都没在校招的时候开设ESG类的岗位。

你此时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呀?难道ESG不是趋势吗?企业不需要吗?

ESG肯定是趋势,企业也需要,可是ESG是偏向于合规类的岗位,并非是为企业直接创造营收的业务类岗位。

这样的岗位,企业会招聘很多人吗?

可能一个企业内部ESG相关的团队,从职工到领导加在一起也只有个位数而已。不仅团队小,而且没什么人离职,这就很难会有新的headcount。校招甚至都不是他们招聘人的主力战场,更多是通过社招进行的。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把ESG相关业务外包给专业的团队,比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如果选择了外包,那自己公司就不会有相关的岗位设置了。

多重理由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个领域盘子非常小、需求非常少。

因此,如果你只把求职目标定为ESG这一个方向的话,求职风险也会非常大。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会发现看似很科学的求职目标,却反而害了自己。

但你心中也有疑问:难道,选择专业对口的求职目标有错吗?当然没有错,关键是你如何理解「专业对口」。

很多同学和家长觉得,专业对口就是要严丝合缝的对口,但问题是,学校专业设置跟社会中企业的岗位需求之间,差异非常大。

企业的经营是风云变幻的,岗位也会随着经营战略的变化而变化,但学校的专业设置相对固定,很难做到每年跟着企业需求去改变。

但另一方面,高校的课程设置又是比较全面的,为什么要你学很多课程?

其实是为了让你毕业求职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所以,真正的专业对口是只要粘上点儿边就算对口。

比如学体育管理的同学,那么所有管理类、营销类、运营类的岗位,都跟你的专业对口,都值得成为你的求职目标。

这样一扩,你瞬间发现自己有几百个岗位可以申请,各种顶尖名企都会有相关岗位,任你挑选,成功概率岂不是更高?而你自己专业最对口的体育运营,如果遇到了当然也要投。

这种策略,你就可以兼顾自己的理想与安全,到时候拿到好几个offer,再择优而选。其实对于广大同学来说,职业目标的选择真的非常难,因为大家对校招环节的岗位设置几乎不了解。

很多时候是想当然的给自己设置了一个非常理想化的职位,却没有办法知道,这样的职位是否存在、又是否会在校招中开放、以及机会面有多大。

所以,非常需要经验丰富的求职导师——
协助梳理职业目标,并且根据职业目标的考核要求,倒推整个经历储备期和校招季的时间线及todo list,并全程一对一辅导。

学委推荐:
思成·名企储备VIP
时刻掌握校招变化
做最有选择权的人

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
咨询名企储备VIP报名详情哦!

思成实习校招
国内一线大学生求职素质教育品牌,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提供成长机会,解除大学迷茫,提升求职素质,实现职业梦想,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