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她写信,好吗?

文摘   电影   2024-02-25 00:53   上海  
点击上方“深秋小屋” 订阅我!
文/配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整理/编辑:深秋小屋 
注:点击文中“超链”跳转到另一篇关联小屋推文。


你还写信吗?


在古代,书信是人类交流、沟通、联系的重要方式。


展信安,见字如晤,翻一页纸,知三生事。”中国人自古最懂纸短情长。


从前,车马慢,书信远。在那飞鸽、马车、乌篷船的年代,昏暗的油灯前,有人用一管羊毫、一块古砚、一纸花笺,寥寥数语,却写尽了家国人事,儿女情长……


“鱼雁传书”“红叶传书”,书信跋山涉水送到收信人手中,把思念送达,让风回到了家。


今天,就让我们回到过去,细数古人藏在信笺中的故事吧!


清 赵怀玉致吴锡麟手札 砑光笺



齐白石早年就曾画笺给朋友使用。


在他《白石老人自述》一文中提道——


那时,龙山诗社从五龙山的大杰寺内迁出,迁到南泉冲黎雨民的家里。我往来于龙山、罗山两诗社,他们都十分欢迎。


这其中另有一个原因,原因是什么呢?


他们要我造花笺。我们家乡,是买不到花笺的,花笺是家乡土话,就是写诗的诗笺。两个诗社的社友,都是少年爱漂亮,认为做成了诗,写的是白纸,或是普通的信笺,没有写在花笺上,觉得是一件憾事,有了我这个能画的人,他们就跟我商量了。


我当然是义不容辞,立刻就动手去做,用单宣和官堆一类的纸,裁八行信笺大小,在晚上灯光之下,一张一张地画上几笔,有山水,也有花鸟,也有草虫,也有鱼虾之类,着上了淡淡的颜色,倒也雅致得很。


我一晚上能够画出几十张,一个月只要画上几个晚上,分给社友们写用,就足够的了。


王仲言常常对社友说:‘这些花笺,是濒生辛辛苦苦造成的。我们写诗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地用,不要写错。随便糟蹋了,非但是怪可惜的,也对不起濒生熬夜的辛苦!’


说起这花笺,另有一段故事:在前几年,我自知文理还不甚通顺,不敢和朋友们通信,黎雨民要我跟他书信往来,特意送了我一些信笺,逼着我给他写信,我就从此开始写起信来,这确是算得我生平的一个纪念。


不过雨民送我的,是写信用的信笺,不是写诗用的花笺。


为了谈起造花笺的事,我就想起黎雨民送我信笺的事了来。”


盗翁笺 齐白石 1957年 北京画院藏


老当益壮笺 齐白石 1957年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经常用自己画的信笺给朋友写信。


比如他会挑选具有纪年性质的笺纸在当年给师友、徒弟写信,或会挑选符合心境的笺纸信手拈来而用。


白石写给姚倩的信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写给姚世倩的信 北京画院藏



鲁迅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时代的文学战士,一位思想家。


鲜为人知的是,他收藏过大量的花笺,并以花笺写信给其好友。


他曾给新婚不久、已有身孕的许广平用漂亮的枇杷笺和莲蓬笺写信。


鲁迅知道许广平素爱吃枇杷,莲蓬并蒂又意为多子多福。


妻子看到笺上图案,就已心领神会丈夫的温柔情谊。



鲁迅致许广平的手稿



此外,鲁迅还在 1929年4月20日给李霁野写信时用了一张“风生虎啸空林”笺,为一幅悬崖边大树下的虎啸图。


信上写道“上海的出版界堕落了,净是印些吊膀子小说来骗人钱财”,正文结束后,“迅”字的署名完美地被老虎衔在嘴里,应该是刻意而为。


鲁迅致李霁野的手稿



在去世前的两年里,鲁迅还使用过大量彩印的中国古代笺纸,精细挑选给朋友写信。


胸部染有旧疴的他,在闷热的上海租界地,笔耕不辍地战斗着。


那案头的诗笺、花笺,代表了他与知音好友、年轻艺术家之间的交流、沟通,构成了他生命最后的绝响。


他说:“譬如哪怕是极其简单地收集几枚画有旧式图案的笺纸,我们或许也能够从中观察到其所在时代的风气、习惯以及社会的真实面貌。”


鲁迅致陈此生的手稿


鲁迅致西谛(郑振铎)的手稿



民国时期,很多文人画家都会自己绘制笺纸,并到南纸店定制画笺。


知名画家张大千也醉心于此,他不仅有为南纸店定制的笺纸,还有自用画笺的绘制,并且会登广告宣传自己的笺纸。


张大千画笺 1935年 《北平荣宝斋诗笺谱》 北京画院藏



张大千也曾使用自己画笺为友人写信。


如他写给姚云江就用了自己溥心畬合作的山水笺。


此外,还有他写给海上画坛名家王师子的信,使用了荣宝斋制的杏花笺和荷花笺。


信上写道:“师子道长兄左右:前上一书,想邀青及矣。人物山水先写呈八帧,如能令裱家托好交去更好,因弟后面俱衬粉故也。仕女约一星期后可绘就。闻稚柳上海方面需用六百元,甚急,问曼士兄当知之。如尚未筹得,可先于弟润资中即为偿之。但不令稚柳知之可也。”




张大千致王师子的手札




斗转星移,时移世易,文人趣味的转变,绘画风格的变迁都会在一张小小的笺纸展现。


笺纸正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丰富的精神世界,也道出了文人们没有在文字中所表达的情意。


然而,在这个网络时代,消息的传递逐渐由信件、电报、座机变为了短信、微信、QQ等强调即时的通讯工具。


写信似乎已经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我们被忙碌的生活裹挟着向前冲,时间显得珍贵,写一封信、等待回复的时间太久了。


有人因此得出结论,人心不古,现代人早已忘记了浪漫的情怀,也忘记如何去珍重爱人。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又或许,中国人对于“信笺”的追求与热情从未减弱——手机上设置的聊天背景,发邮件时设计的背景,也可以说是笺纸的另一种物质转换形式,只是以电子的形式呈现,而不再是物质性的了。


你怎么看?


本书由北京画院资深研究员张楠编写,她立足于长年的学术研究和收藏积累,通过大量精美的笺纸图像资料,希望这本书能为你提供一个可读、可赏、可品、可观的艺术世界。




文末福利


谢谢你看到最后!


欢迎留言写下想法,小屋从精选留言中选出一位幸运者,将获得新书《纸短情长:中国笺纸里的艺术故事》一本。


抽奖方式:在本文下方留言区精选留言中抽取1位幸运者。


抽奖截止日期:2024年2月5日


声明:深秋小屋友情转发,不涉及本文中任何商业合作。


END


也许你还喜欢下列小屋精选文章







          喜欢,就分享出去吧

这是一枚资深码字个人号
爱聊娱乐、影视、生活方式


深秋小屋女性娱乐生活网 2000年4月建站
以下是深秋小屋设有的自媒体平台与账号



订阅+置顶+星标!



深秋小屋
深秋小屋女性娱乐生活网,2000年建站。 站长Dongdong,资深码字一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