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荣光闻一多!是文坛巨子,更是民主战士

民生   2024-12-31 06:54   湖北  

12月30日晚,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国家荣光——闻一多》。

他是文坛巨子,也是爱憎分明的民主战士,将“爱祖国和人民”视为诗人的最高天赋。

青年时期,他写下著名的《七子之歌》呼唤民众振兴中华;1946年,在悼念李公朴大会上,他发表最后一次演讲,不料返家途中惨遭特务暗杀,年仅47岁。


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1899年生于湖北浠水县巴河镇,毕业于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现代诗人、学者、中国民盟早期领导人,曾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国立青岛大学、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任教。是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战士。


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死水》《真我集》《古瓦集》《红烛》等,长诗《园内》,诗歌《七子之歌》,学术论集《楚辞校补》《神话与诗》《古典新义》《唐诗杂论》等,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在新诗、古典文学研究、美术、戏剧、书法、篆刻等诸多方面都有相当高深的造诣。2009年,闻一多先生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曾说:“当我们面对闻一多时,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的历史和一座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耳畔响起的是他爱国的诗歌旋律,是《最后一次的演讲》的铿锵声音,同时更能听见几千年文化在他身上的巨大回声。”《七子之歌》即是闻一多爱国诗歌的集中呈现。


1999年,澳门回归之际,一首《七子之歌·澳门》响彻大江南北,也激发了无数中国人的爱国热情。这首歌的歌词,正是改编自1925年爱国诗人闻一多发表的诗作《七子之歌》。那么,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才让他有了这样的感悟,从而写下了这样的诗作呢?


1899年11月24日,闻一多出生于湖北浠水县一个书香门第。在家族的熏陶下,他自小就对文学、艺术和哲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闻一多年少有才、学识过人,13岁时以湖北省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学校,成为当时赴美留学的42名新生之一。

在十年的求学之路中,闻一多不仅以勤奋刻苦著称,还积极参与了许多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作为一名有志青年,他主编了校园刊物《课余一览》,与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创办了清华美术社和文学社,创作了论文《名誉谈》,展现出了傲人的创作天赋,也为后面步入诗歌研究领域培养了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文学功底。


1919年,在席卷全国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在清华学校读书的闻一多,将岳飞的《满江红》抄下来,表明自己的爱国立场。那时的清华学校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优秀毕业生都能公费留学美国。1922年,成绩优异的闻一多在老师的建议下,赴美国学习美术。

1925年6月1日,闻一多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国,但映入眼帘的,却是上海租界马路上的斑斑血迹,五卅惨案让他看到底层的劳苦大众一直备受欺凌。在悲愤、迷茫的心态下,闻一多想通过诗歌的力量激发人民。很快,他就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强烈爱国情感的诗歌,其中,就包括广为人知的《七子之歌》。

回国后的闻一多一直从事着学术研究,并钻研中国古代文学,他试图用文学救国的方法来激发民众的爱国之情。然而,面对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他又该如何选择人生的方向?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闻一多随学校迁往昆明。他将自己的路费捐出以资助学生,而自己则选择加入湘黔滇旅行团,步行前往。这次的经历,他不仅亲眼见证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深切体会到了人民生活的困苦,还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1938年9月28日,日本的飞机第一次空袭昆明,闻一多成为西南联大第一个负伤的教授。这并没有吓倒他,反更激起他的抗战热情。闻一多带领学生一起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他排练各种话剧,通过艺术、文学活动来宣传抗战,鼓动抗战,振奋民心。 

抗战过程中,闻一多始终在关注和思考着国家未来的方向。那么,在这一背景下,他对治国救国的道路又有哪些新的见解和思考呢?


从懵懂的“热爱祖国”到“为人民而奋斗”,闻一多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了寄托爱国热情的人生目标,他开始更积极地参加民主运动。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合大学宣布结束,师生们陆续离开春城,国民党特务们对民主人士伸出毒手。

李公朴是特务们的头号目标,他曾参与筹办中国民主同盟,也是闻一多在民主战线上的战友。7月11日夜,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残忍杀害。四天后,闻一多不顾个人安危,出席了李公朴遇难经过报告会。在会上,他进行了一次振聋发聩的演讲,面对会场里横行的特务,怒斥了反动派的卑鄙无耻。

令人没想到的是,就在那天下午,闻一多倒在国民党特务的枪口下。闻一多用自己的生命奠下了新中国的一块基石,他的鲜血,染红了中国青年的内心;他的光芒,点燃了中国人民心中的火种。

作为学者,闻一多刻苦治学,执着追求民族精神之道;作为革命家,他用鲜血敲醒浑浊的心灵,令侵略者闻风丧胆。

闻一多是一位特殊的爱国主义者。他将“诗人、学者、战士”三种气质集中于一身,可以说闻一多创造了一个奇迹。他将诗人、学者、战士之间以一根红线贯穿相连,这就是爱国主义思想。

他的舍身取义,是取人民解放之义、人民主宰国家之义。他是现代知识分子做人与做学问相统一的典范。

他说:“我们不懂怎么样做于人民有利,但原则是懂的;反之,违反人民利益的事,我们单凭良心就可以知道。”

80多年过去,山河破碎的痛楚不会再有,神州陆沉的血泪不用再流。时至今日,“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永不褪色,爱国、担当、奋进、自强的故事一直在传续。

你们信仰的理想正在实现,你们书写的历史将由我们继续书写下去!

这盛世,如您所愿!今天,让我们一起缅怀先烈,铭记历史,致敬先贤!





来 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综合
编 辑:毛紫叶
编 审:陈   兰
精品短视频制作、主题活动策划、广告招商、海报设计、微信公众号代运营等合作请联系:15071705399、18571938403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黄冈广电东坡云
黄冈广播电视台官方公众号,聚焦时政,关注民生,汇集民意,传递温暖。从这里看黄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