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眼中的中国:从传统到现实

文化   2024-11-12 20:02   浙江  

不知道是谁发明了调休,让“就要到周五了”都不再是美妙的提醒。连续多天上班后,打工人对长假都有些意兴阑珊。

格局打开,上班时你忍不住也开始思绪飘散:世界上,真的会有人热爱工作吗?
 
在工业化早期的欧洲,人们提倡“工作伦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是可耻的,人必须要辛勤工作,这客观上确实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而“万恶的资本家”,在社会学家韦伯看来,却只是一群需要用世俗成就向上帝证明自己信仰虔诚的人,他们并不是吸血的魔鬼。
 
但这并不能拯救上班上得不知周几的你。再看看新闻,“35岁危机”、“集体毕业”等消息层出不穷,你甚至开始珍惜手中的这份工作,为下一个周期的绩效考核结果战战兢兢。

而在社会哲学家韩炳哲看来,绩效是一种新型的暴力,它会让人强制剥削自己。这给人理直气壮地摸鱼和摆烂提供了理论支撑,毕竟摆烂可以解读成是对绩效暴力的反抗。

《憨豆先生》(1990)剧照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时间,回家刷短视频越看越沉迷。为什么它们就这么好看?因为在消费主义下,你不需要多加等待,欲望就能得到最即时的满足。
 
如果你了解了社会学,每一个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日子,都有了新的思考角度。它能让你把个人的痛苦转化为对社会系统结构的思考,让你有更多的想象力,在不同视角里自由穿梭,当下的痛苦似乎也能减轻一些。
 
每个具体的人或群体,与整体社会的互动,都是社会学关心的问题:
从老家来大城市帮孩子带娃的老年人,他们的社区生活如何?
疫情封控时代,我们的“附近”如何发挥作用?
“新时代农民工”的调侃背后,反映了怎样的就业变革?
 
回首历史,以前的问题也能为今天的困境提供一些有趣的参考:
八十年代的大学专业之间,鄙视链是怎样的?
民国在一线城市买房的年轻人,父母也会支持首付吗?
 
除了天真的好奇心,这些问题,我们也在渴求答案。
 
社会学提供了一种视角,让你看清一棵树如何扎根于当下的土壤,又如何开枝散叶。把个体的私人生活与社会环境、民族特性结合,能见微知著,从时间、空间的角度,都看到更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图片来源/Unsplash
 
它可以不讲高远深邃的理论,更多地从从日常生活碎片里提炼出背后的逻辑和规律。就像燕京学派所鼓励的那样,多到田野中去。讲究实地探求、学以致用,沉淀出规律和经验,更有条理地去看待人和事物的联系。
 
通过了解来龙去脉,在时空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坐标,也能抚平一些当下的焦虑和褶皱。
 
理解现实问题,需要社会学的思考方式。在中国社会学燕京学派诞生百年之际,三联中读推出精品课程《社会学看中国:开启现实问题的10把钥匙》,10位顶级社会学大咖与你一起,从百年经典的现实议题中,学好“社会学第一课”。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

01
社会学:社会剧变的产物

 
18世纪后半叶的西欧,政治革命造成社会秩序动荡不安,产业革命使得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小生产者破产,人们的生存境遇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学因应现代危机而出现,就是要重新组建人与周遭事物的关系与联结。
 
自诞生后,社会学便不断对社会思想、制度产生影响。即使很多人没有系统学习过社会学,许多社会学家,也已经是我们的“老熟人”了。

卡尔·马克思(1818—1883)

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是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
——卡尔·马克思

个人结合在一起形成社会时,就诞生了超越个人意识的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意识塑造了社会事实。
——埃米尔·涂尔干

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马克斯·韦伯

02
社会学在中国:
百年历程,从实求知

 
20世纪初,中国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以吴文藻为代表的的一代知识分子,立志要用社会学的眼光和方法,改造当时的中国。

费孝通、林耀华、瞿同祖、李安宅等社会学人才,探索如何将西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同中国本土相结合,对宗族礼法、乡土社会进行了详尽深入的考察。

费孝通(1910—2005)

百年来,差序格局、以礼入法、宗族传统、人情面子等议题的研究,在这片土地上不断深入,成为认识中国的绝佳切口。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费孝通

家庭就是这样一种生活圈子,是围绕着一个由习俗、责任、感情和欲望所精心平衡的人编织的强有力的网。抽掉家庭的一员、扯断他同其他人、其他人同他维系在一起的纽带,家庭便面临危机。
——林耀华

中国古代立法皆为儒家的概念所支配。
——李安宅

03

了解社会学,你能获得什么?

 

·置身时代,更了解时代

 
身处现代社会,我们习惯了“两点一线”“三点一线”的生活、工作。

算法精心匹配的推送,成为许多人了解世界的窗口。眼界和思维,似乎都是隔了层屏幕获得的。

你离“接地气”的生活有多远?你离其他群体的真实生活境况,又有多少距离?

社会学研究者们投身一个个田野调查,与不同的群体“零距离”接触,为你呈现社会最真实的样子。

图片来源/Unsplash

“美术馆里的保安”“凌晨街头的清洁工”“穿梭在商圈的外卖员”,这些离我们最近又最远的人群,是什么样的生活状况?

了解了这些生动的接触,你会获得更多的同理心、感悟力。
 

·看透热点现象,告别焦虑

 
“996”“三胎”“催婚”“房价”“疫情”……

现代人的焦虑,渗透到了每个毛孔。

如何与世界和解?我们该如何自处?

图片来源/Unsplash

社会学不会直接给你答案,但能告诉你思考的方向和逻辑。

通过表面的喧嚣热闹,摸清背后的规则、秩序、利益、关系,我们能对事物有更清晰的认知和把握。

对不确定性的感知、不安的情绪,也会随之得到缓解。
 

·定位坐标,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前段时间高挂热搜的“月入一万在我国是什么水平”,从侧面反映出:我们都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阶段高度关心。

作为研究社会群体、关系的学科,社会学能让你迅速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这样,“我是谁”“我在哪儿”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适合自己的决定,正是建立在对自我的正确把握上。

用社会学的眼光看世界,你会有全新的认识。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获取更多信息

《社会学看中国:开启现实问题的10把钥匙》,带你走近这个与社会密切接轨的学科,看懂中国,也看懂身处其中的自己。
 
01
十位顶级大咖
向你发出社会学的邀请
 
这次,我们邀请来自国内社会学研究重镇——北大、清华、社科院、中山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学者,联合国家级课题研究一线专家,组成国内顶尖学术阵容。

专业内容结合个人研究经历,为你呈现有料又有趣的社会学专业课。

主讲人阵容

偷偷说一句,前期沟通时,一位主讲人老师得知这次课程的阵容后,是这样的反应:


可以说,听这门课的人,不仅免除了各顶尖院校的入学考试,还省去了排队占座的过程,直接坐到教室第一排,听诸位大神讲课!

02
课程亮点
 
系统完备,上好“社会学第一课”
 
如果只是讲热点故事,仿佛谁都能说。

可要说让人同时获得学术视角和眼光,那就马虎不得了。

这门课程,兼具系统性和完备性,不仅告诉你那些看懂社会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主讲人还会手把手教你“怎么看”。

时间为轴,看懂百年中国

社会学在中国,一直遵循“从实求知”的原则,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

《社会学看中国》选取了十个经典议题,从上世纪20年代至今,一览中国百年发展历程。

带你从社会层面,看清时代转型。


现实议题,观照当下

婚礼、生丧等仪式反映了怎样的宗亲关系制度?
生育制度为何是中国社会结构的核心?
数字技术如何改变人们的连接方式?
……

课程每讲都由具体问题切入,以关键问题作为线索,关切社会运行的机理,探究社会学对于每个人的实际意义。

附赠书单,社会学领域随心探索

每位老师都将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提供扩展书单。

如果你想更深一步了解社会学,这个部分一定不能错过!

03
课程大纲
 

向下滑动查看


滑动查看课程大纲

如果你想要洞悉当下,想要提升时政见解,或是想要在时代中把握命运,从另一个角度看清历史,亦或是想带孩子建立完备世界观,《社会学看中国:开启现实问题的10把钥匙》的课堂大门向你敞开!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立即购买课程

作者:鼠桃桃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入,听一门课程,获得一套思辨的价值体系,体验一个理解中国的全新视角,纵览横贯近百年的社会经典问题。

领视
有关艺术、影像的人文公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