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文山 奋斗最美丨郭正钰:创业路上折而不挠阙而不荏

文摘   2025-01-16 17:21   云南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近年来,文山州经济社会突飞猛进,许多文山儿女怀抱建设家乡的梦想返乡创业。他们执着创业,令人敬佩;他们不懈奋斗,令人赞叹。近期,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州融媒体中心推出“创业文山·奋斗最美”系列创业故事,用镜头、用笔记录全州广大创业者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创业力量”。

今天推出《郭正钰:创业路上折而不挠阙而不荏》。

   “勤劳致富靠双手,努力奋斗啥都有……”这是瑶山里传唱的歌谣,影响着一代代人,也影响着从瑶山走出来的郭正钰。

郭正钰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路走来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但他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打拼出了能发挥自身价值的事业平台——富宁艺信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1985年出生的郭正钰,是富宁县归朝镇百油行政村那龙村小组人。2003年,初中毕业的郭正钰到广东务工,在一家塑料厂当工人。

那时的郭正钰并不满足只当一名普通工人,他在当地一所技校边读书边在工厂里学技术。务工期间,郭正钰换了不少工作场所,化工厂、一次性吸塑厂、玩具厂……每一份工作都是与塑料制品生产息息相关,通过这些工作岗位的历练,他很快就掌握了各种设备操作和塑料产品制作的技术,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

“心中有火,眼里有光。”凭借自己的技术与经验,2008年,郭正钰与朋友开始创业。然而,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经历了数次失败。失败后,郭正钰只好回到之前务工的塑料厂做管理人员,管理厂内事宜。心有不甘的他,2010年再次与朋友在广东汕头市成立了一家真空布膜厂,主要负责加工成品进行销售,因经验不足、经营不善,真空布膜厂经营了3年也倒闭了。这次创业的失败对郭正钰的打击是巨大的,不仅让他辛苦挣来的100万余元积蓄荡然无存,还让自己陷入了生活的迷茫。

说起自己曾经的创业经历,郭正钰说:“当时太年轻了,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尝试,失败后不反思、不总结,创业容易守业难。”俗话说“独处是个人最好的增值期”,在那段时间里,郭正钰放慢了脚步,静下浮躁的心,认清了自己,也看清了自己。

2016年,郭正钰到一公司里任总经理,积蓄力量积累经验。工作间隙,郭正钰一直在思考:“创业到底为了什么?”后来他终于想明白了,“创业不是要一夜暴富,而是把生活过得更好一点,要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得更远。”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郭正钰的创业梦想再次点燃。

在外漂泊10余年的郭正钰,这次打算回乡创业。不仅因牵挂日渐年老的父亲,也因家乡人力资源丰富。他相信以他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管理能力,这次一定能从头开始,行稳致远。

郭正钰找到当年聘他为塑料厂厂长的负责人进行商谈,希望接手塑料厂,负责人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赚钱不容易,要记住自己失败的原因。”最后,郭正钰以低于市场价获得塑料厂及其设备。

“我们现在生产的是各种假花饰品配件和圣诞节的各种饰品,通过铸塑、电镀、染色等多种工序进行生产,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大城市的年货市场和婚庆胸花市场以及国外市场。”郭正钰说,他带着工厂设备、技术骨干及订单返回到家乡,在归朝镇集镇边租下土地建设工厂,招聘工人,成立了富宁艺信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被人们俗称为“花厂”。在郭正钰的精心管理下,如今的“花厂”已走上正轨,吸纳就业正式工10多人、季节性或间歇性用工20余人,年产值300万余元。

郭正钰选择这一条致富“花”路,是因为“花厂”的劳动强度小、技术门槛低,工人按计件领取薪酬,月工资2000元至4000元不等,有效解决了村里妇女、老人尤其是困难群众就业问题。“一个我能照顾10个家乡人,那10个像我一样的人就能照顾100个家乡人了,希望更多有志青年选择回到家乡创业,这样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了。”郭正钰说。

郭正钰告诉记者,针对归朝镇当地及周边市场的需求,他投入300万余元发展一次性碗筷产业,引进了100万余元的生产线,建立了新的生产车间,投入使用后,预计吸纳就业人员20余人,预计年产值1000万余元。

“我只是想做一点对当地有利的事情,让家乡人能就近就地就业,在家乡赚钱的同时也能照顾好家人。”郭正钰说。





来源:文山发布网

编辑:黄彩玲

责编:白芸璐

审核:韦   荣


新闻热线:0876-3069999
广告热线:13769632586


富宁融媒
发布富宁新闻,引领导向,关注民生,传播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