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进入第二天,现场精美图书集结亮相,新书展示、新书分享、专业论坛火热展开,全面展示着各出版机构的主题出版物和重点出版成果。
在四川出版展区,新华文轩带来近年来出版的2000余种精品图书,引人驻足;熊猫主题文创展示区在人潮中格外吸睛;一场场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更让读者感受到四川独有的文化特点和“川味十足”的阅读魅力。
“中国蜀道丛书”首批成果发布
暨馆地战略合作启动仪式
1月10日上午,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广元市委、广元市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新华文轩主办,中共广元市委宣传部、巴蜀书社、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广元市档案馆承办的“‘中国蜀道丛书’首批成果发布暨馆地战略合作启动仪式”举行。
2024年7月至今,新华文轩旗下巴蜀书社联合广元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围绕蜀道各类珍稀文献的整理、研究、出版,打造“中国蜀道丛书”精品图书,深入挖掘蜀道文化蕴含的开拓进取、智慧勤奋、开放交流、和谐共生等精神品质,丰富蜀道文艺创作、文旅产品供给,努力以巴蜀文化之光为中华文明添彩。
活动介绍了《蜀道游记文献补编》《中国蜀道珍稀方志丛刊·第一辑》的出版情况。今后巴蜀书社将以这两套新书的出版为契机,高质量推出蜀道文化图书,挖掘蜀道多重价值,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创新,以实际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活动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中共广元市委办(市档案馆)签署了《蜀道文化研究合作馆地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明清宫藏蜀道档案选编》整理编纂和出版工作;巴蜀书社与广元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签署了《“中国蜀道从书”编纂战略出版协议》,助力蜀道文化保护传承、深入研究、精品出版和广泛传播。
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深化中国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大系》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
1月10日上午,由新华文轩主办,四川教育出版社承办,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会协办的“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深化中国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大系》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举办。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大系》(以下简称《大系》)是对1902年至2022年120年中国语文教育理论成果进行系统整理研究的大型学术成果,先后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四川省年度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四川省出版发展公益基金会资助项目。
在学术研讨环节,当代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商金林、中华书局总编辑尹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总编辑刘捷、语文报总编辑任彦钧、北京联合大学语文教育研究室主任韩卫娟、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曹洪彪、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副编审曹周天、语文出版社报刊编辑部主任李新、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编审李云龙,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振彪、郑宇、胡晓、王晓艺、陈光等专家学者分享发言。各位专家学者的见解高屋建瓴、多元并蓄,对《大系》的出版价值高度认可,认为《大系》对百廿年来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总结,前修未密,后出转精,在以往基础上努力创新,发现了不少新材料,特别突出反映老一辈革命家对中国语文教育的贡献,对当今语文教育深化改革具有启示性意义。
翼起向未来——《南天门计划2:叛军战役》图书分享会
1月10日上午,由新华文轩主办、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承办的“翼起向未来”——《南天门计划 2:叛军战役》图书分享会璀璨亮相,深度交流科幻文学与航空科技如何实现精妙融合,同时探讨中国科幻产业的未来发展。
活动中,中航环球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永超与“南天门计划”航空科幻IP创作团队的卫天和团队成员展开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对话。他们深入探讨了科幻文学和航空科技的创作契机、创作历程中的点点滴滴、灵感来源的奇妙之处,以及对航空科幻未来发展趋势的独特见解。
“南天门计划”IP的构建紧密依托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辉煌历史脉络,以及其背后涵盖设计、试验、试飞、制造、服务保障等一系列完整的科研生产环节。团队以“红色基因与科幻科普”为核心竞争力,秉持“民族品牌、科技创新、持续产出、品质高效”的理念,巧妙地将科技与浪漫想象相融合,对航空产业的远景展开了大胆且富有前瞻性的想象与探索。该计划讲述了人类携手并肩,共同抵御外星人入侵,齐心协力守卫地球家园的感人故事。
在互动环节,现场观众踊跃提问,围绕科幻文学和航空科技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富有深度的问题。作者团队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现场气氛多次被推向高潮。
此次活动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幻文学的蓬勃活力与无限潜力,也真切体现了广大读者对中国科幻作品的热切热爱和殷切期待。未来,中航环球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将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深化在航空科幻领域的合作。
重读经典,在《儒林外史》里读懂人生
1月10日,“重读经典,在《儒林外史》里读懂人生”读书活动举行。活动由新华文轩主办、四川人民出版社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杨早、作家庄秋水,围绕《儒林外史》分享各自的思考与感悟,为现场读者开启了一扇研读经典名著的新窗口。
本次活动聚焦于《忍把功名,换了人间烟火——18封信聊透〈儒林外史〉》一书,该书是一本深入解读《儒林外史》的鉴赏散文集,杨早、庄秋水、刘晓蕾选取女性、朋友、科举、城市、家庭、底色六大主题,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方式,通过18封书信的形式,细致入微地剖析了儒林世界中的世态炎凉以及人性的复杂多面,还关注到《儒林外史》中为数不多却形象鲜明的女性人物,写出封建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生存困境,同时捕捉到了吴敬梓藏在文字缝隙中的烟火气息,以及对生命意趣的探索与追求,为读者提供了一把解锁这部古典名著深层含义的钥匙。
活动现场,杨早和庄秋水介绍了《儒林外史》中描绘的时代背景,围绕书中的经典人物和情节,分享了各自的理解与感悟,从范进中举以后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杜少卿离开唯功名是举的五河县去往大邦南京追寻新的人生,将书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一一拆解,还讲述了作者吴敬梓如何通过细腻笔触剖析儒林众生为功名所累的荒诞行径,又怎样不动声色地传递出对人性、对社会的思索。
风自新疆来——《尚青》图书分享会
1月10日下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和《当代》杂志社共同承办的“风自新疆来——《尚青》图书分享会”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邱华栋,《当代》杂志主编徐晨亮和《中国作家》文学编辑部副主任赵依三位对谈嘉宾对《尚青》给予高度评价。
2024年,长篇小说《尚青》于《收获》杂志首发,随即《当代·长篇小说选刊》全文转载,并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股来自新疆的健朗的风。在《尚青》一书中,作者董立勃采用双线并行结构,以20世纪上半叶新疆的真实历史作为背景板和故事的舞台,以尚青这位新疆女子作为主角,讲述了她跌宕起伏、波澜万丈的传奇人生,是作者在军垦题材之外全新的开掘与突破。
图书分享会上,作者董立勃在回望自己创作这本书的时候说:《尚青》这个故事让我感觉很兴奋,给我带来了情感和生命上新的体验,因此我要把它写出来。在《尚青》这部作品中,我将目光投向了新疆历史的深处,2000多年前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历史,我想在真实的历史之中,以讲故事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了解新疆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和谐共处、共同抵御灾害共同建设家园的地方,透过一个青年女子的身世,一样可以看到边疆大地上的风云激荡,尤其是我们祖先在丝绸古道上的生生不息。
东方爵士钢琴诗人的指尖魔法——罗宁《会跳舞的钢琴——拉丁爵士钢琴入门》新书发布会暨音乐分享会
1月10日下午,由新华文轩主办、四川文艺出版社承办的“东方爵士钢琴诗人的指尖魔法——罗宁《会跳舞的钢琴——拉丁爵士钢琴入门》新书发布会暨音乐分享会”举办。
罗宁是我国拉丁爵士音乐的重要推广人及公认的中国知名爵士钢琴家,也是国内最早去古巴研学拉丁爵士乐的音乐家,被称为东方爵士钢琴诗人。《会跳舞的钢琴——拉丁爵士钢琴入门》是罗宁出版的第一本拉丁爵士的教材用书,书中从拉丁爵士钢琴的节奏、音型、律动到节奏练习、综合练习、重要音型训练等内容循序渐进,为拉丁爵士钢琴的初级练习,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著名钢琴家鲍惠荞、中国爵士乐之父刘元也为本书作序推荐。
活动中,罗宁与读者及乐迷分享新书的创作灵感,深入探索拉丁爵士音乐及其背后文化、独特魅力。罗宁的好友音乐评论家金兆钧、著名歌唱家成方圆、韩磊,著名钢琴家陈萨等也纷纷送上祝福。
活动的高潮环节,罗宁现场演奏了拉丁爵士钢琴曲《呼吸的延续》。他的指尖在琴键上跳跃流淌,自由优美的旋律在空中回荡,让在场的每一位读者和乐迷都被这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演奏所感染,沉浸在拉丁爵士音乐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更多内容
请关注新华文轩
编辑:黄怡畅 校对:白艳华
审核:朱晔、邓禧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