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春节美食大赏,哪一个最特别?

文摘   2025-01-27 13:52   四川  





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期间,家庭团聚、亲朋相约,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美食来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这些美食不仅是佳肴,更承载着民俗文化与乡情,是中华美食文化的传承。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中国的春节美食琳琅满目。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饮食文化丰富,每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美食习俗,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丰富了春节的文化内涵,也传递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华北地区最受欢迎的年菜是饺子;拥有百年历史的盆菜在华南地区年菜榜里稳居首位;到了华东地区,大家的最爱美食变成了甜滋滋的八宝饭;鱼糕和腊肉则分别是华中和西部地区的最爱。而除了饺子、汤圆、年糕、鸡鱼等常见年菜外,还有其他什么特别的美食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粘 豆 包

东北民俗中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谚语,所以要吃粘豆包粘住下巴。东北人在春节会用大黄米做成的皮包上豆馅,吃的时候会蘸着东北特有的绵白糖吃,香甜软糯。




太 平 燕

福州人年夜饭里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是太平燕,也称扁肉燕。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都一定要吃太平燕,所以有“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的说法。




糍 粑

湖南湘西土家族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腊月二十,土家族人都要打糯米糍粑,客家人过节也有吃糍粑的习惯。




客家酿豆腐 

没有酿豆腐的年夜饭是没有灵魂的,文火将带肉馅的豆腐煎至两面微焦,再加入佐料焖制,滑嫩鲜香。




蚝 豉

蚝豉即“蛎干”,是广东人民春节必食的菜肴。营养丰富的蚝豉谐音“好事”,农历新春吃蚝豉,寓意新的一年好市、好事。




鲶鱼糊羹

江西是鱼米之乡,春节的第一餐都会有鲶鱼糊羹或者鲶鱼米粉。鲶鱼糊羹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做法是把鲶鱼、香菇、冬笋、豆腐、胡萝卜、鸭血等切成丁状,炒过后加入鸡汤和调味剂。煮熟的鲶鱼糊羹香气浓郁、荤素搭配,代表年年有余。




土 头 碗

湖南的土头碗,听起来就很接地气了。头碗通常有七层,由上至下一层层地吃,每层的食物份量根据一桌的人数决定。这份头碗的层次分别是:黑木耳、鱼丸、蛋片、黄雀肉、鹌鹑蛋、红薯、大枣。




红 桃 粿

红桃粿是潮州人过年必吃的食物,要将猪肉、虾仁、香菇、豆腐干、花生仁、芹菜和调味料等炒过后,包在粿皮中。红桃粿多以红色、粉色这种喜庆的颜色为主,代表日子红红火火。





各地的春节美食各具特色,人们吃的是美食,也是习俗,更是“年”的情怀。如果还嫌年味不够,那么就随小轩一起翻开这些年味十足的图书,深入探寻春节的经典习俗,感受春节的无限魅力吧!





《中国传统岁时节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为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岁时节俗》选择了春节(包括除夕、元旦、元宵)、立春和迎春、清明(包括上巳、寒食)、端午、夏至、七夕、中元、中秋、重阳、十月朝和下元、冬至、腊日和腊八、祀灶等十多个传统节日,比较详细地介绍其历史源流、民俗事象及其对于中国人生产生活的关系和意义。



《唐诗宋词里的传统节日》

四川教育出版社


《唐诗宋词里的传统节日》以中小学教材里出现的诗词、诗(词)人为主要参考,选取了一些与节日相关的、经典的诗词作品,按节日时间先后排序,让小朋友在诗词里感受传统节日,学习传统文化。这本书通过对唐诗宋词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古代文人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传统节日的情感和体验,以及这些节日背后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传统节日的历史和文化,还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这些节日的深厚情感。




《中国年传统节日立体书》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本书将春节的由来及民俗通过立体纸艺的方式呈现在孩子眼前。书中内容丰富,按时间顺序,从过年前的准备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春节前后的传统民俗、活动全涵盖,包括过年前的赶大集、蒸馒头、剪窗花、贴窗花、挂灯笼,除夕吃年夜饭,大年初一拜年祝贺……互动阅读的形式增强了传统节日的吸引力,让孩子们在动手玩乐中了解传统,增长知识。




《狐狸家的中国味道》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在新春佳节,孩子们会品尝到许多中国传统美食。《狐狸家的中国味道》是一套讲述中国传统美食的童话绘本,意在从充满烟火气息的温暖角度,展现一茶一饭的生动气韵,从日常饮食中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文化归属感,让孩子们在温馨家风中感受每种食物独具的文化况味。该系列已出版9册:《蒸年糕》《腊八粥》《打月饼》《包粽子》《腌咸菜》《磨豆腐》《擀面条》《爆米花》《制蜜饯》。



《东方文化图腾·年兽国》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新春佳节,我们会给孩子讲年兽的故事,那么春节之后,年兽去哪儿了呢?年兽平时生活在哪里,在做些什么呢?《东方文化图腾·年兽国》描绘了一个架空的年兽世界,宏大而具象,乍看是一部百科,其实是童话。作者将那些原本仅存于传说中的东方古老图腾,具象为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小年兽,它们的族群仿佛真实地存在着:一日三餐、养育幼崽、授业学艺、耕种建造、买卖交易、探索世界……那些记载于《山海经》《说文解字》《后汉书》《列子汤问》《海错图》等古籍中的传说碎片,加上作者的二次创作,化为一体,意蕴深厚,奇趣无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心中扎根。



《欢天喜地中国年》

四川美术出版社


《欢天喜地中国年》是一套帮助孩子了解我国过年传统习俗的绘本,全书分为《扫尘》《办年货》《贴春联》《团圆饭》《压岁钱》《除夕的由来》《吃饺子》《拜年》8个故事,通过小朋友的视角将过年的情景与传统的春节习俗结合起来,编写成一系列关于过年的故事。 每册故事都打造了丰富有趣的春节场景,有助于小朋友们了解、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习俗。图书内容丰富,色泽鲜艳,故事生动有趣,呈现出欢天喜地中国年的氛围。



《节日故事》

四川文艺出版社


《节日故事》是专为孩子编选的“国宝级”童书。本书以清新活泼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少数民族的民族节日的故事,有我们熟悉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还有不太熟悉的人日节、立春节、填仓节、寒衣节等,还有壮族的三月三、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火把节等,让孩子们了解节日的风俗,学习节日的文化,爱上过节。



《中华对联》(双色版)

四川辞书出版社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中华对联》(双色版)收录常见对联1400余副,共分10个大类,在节庆联部分,书中收录了历代春联、现代通用春联、生肖春联、干支春联等四类春联。每副春联先列出联语,联语之下设有“出处”“简介”“注解”“简析”“提示”栏,帮助读者理解与运用对联。



“不白吃漫画中国传统节日”(全4册)

天地出版社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在该系列中,你不仅能了解到春节、端午、中秋、七夕等传统节日,还能了解到上巳节、浴佛节、观莲节等很多人不了解但在古代很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一些小众但别具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


节日更丰富,形式更有趣,讲解更透彻!


你的专属导游不白吃、大方脸将带你闪回节日现场,身临其境地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演变、节俗及相关古诗词,全方位积累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更多内容

请关注新华文轩


编辑:白艳华、黄怡畅  校对:肖琬冰

审核:朱晔、邓禧


 • END • 


新华文轩
文轩出版传媒,好书阅读,书店活动。川版好书推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