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日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国家?这里有本书叫 ——《日本的死角》,其中探讨的诸多误区与常识,会让读者不禁喟叹:“原来我们对日本的认知,竟存在如此多的偏差。” 在众多对日本的认知中,“日本人特别注重集体和谐,往往全身心融入集体,甚至抛弃个人意识” 这样的观点,在以往的 “日本人论” 中屡见不鲜,“日本人 = 集体主义” 的论调,几乎被视作天经地义。许多日本人也都对此深信不疑,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为了探究日本人是否真的更倾向于集体主义,一系列精心设计的 “从众行为” 实验应运而生。实验者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得几乎不可能答错的问题,例如比较线段的长度或是判断一些显而易见的事物。被试者并非独自面对这个问题,而是与一群 “托” 共同参与。这些 “托” 事先被安排好,会故意统一给出错误的答案,形成一种看似 “集体共识” 的假象。而真正的被试者则被置于这样一种情境之中:是坚守自己内心的正确判断,还是跟随 “集体” 的错误答案?如果被试者违背自己的判断而选择附和集体,那么就可以认定其存在 “从众行为”,而这种 “从众”,正是集体主义的核心表现形式之一。实验最初以 “世界上最个人主义” 的美国人为对象展开。在实验中,美国被试者们面对 “托” 们的错误答案时,展现出了一定比例的从众行为,其从众率为 37%,在后续进行的 8 次实验中,平均值稳定在 25% 左右。那么,当实验对象换成日本人时,结果令人大为惊讶。针对日本人进行的五次实验表明,他们的平均从众率竟然仅为 25%,与美国人几乎毫无差异。这一数据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打破了长久以来人们心中 “日本人 = 集体主义” 的固有认知。不仅如此,还有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对日本人和美国人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在对 43 项相关研究的统计分析中发现,有 24 项研究明确指出 “日本人与美国人在从众行为上并没有明显差异”,甚至有 13 项研究得出了 “美国人更倾向集体主义” 的结论,而符合 “日本人更集体主义” 这一传统观点的研究仅有 6 项。这些科学实验的数据和结果照亮了事实的真相:日本人在从众行为方面,并不比美国人更倾向集体主义。除了上述经典的从众行为实验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研究也从不同角度对日本人和美国人的集体主义倾向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日本人并非如传统认知中那般特别倾向集体主义。在一项关于团队合作中的个人贡献认知研究中,研究人员要求日本和美国的参与者共同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然后分别评估自己和团队成员在任务中的贡献比例。结果发现,日本人和美国人在自我贡献评估与对他人贡献的认知上,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日本参与者并没有表现出过度贬低自己贡献、抬高集体贡献的倾向,这与 “日本人更集体主义” 的观点不太相符。另外,在对企业决策过程的研究里,当面临重大决策时,日本企业中的员工虽然会进行充分的集体讨论,但最终决策的形成往往也会受到个体意见和专业判断的重要影响。并不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完全由集体意志主导,而忽视个体的见解和主张。在日本社会,存在着一种无形却强大的社会监督机制,它如同一张细密的网,将每个人紧紧地笼罩其中。这种监督机制使得日本人在许多情况下,不得不表现出符合集体期望的行为,即便内心可能并非完全认同。以戴口罩现象为例,在新冠疫情期间乃至之后,日本街头仍有大量民众自觉佩戴口罩。这看似是一种集体主义的体现,即民众为了公共卫生和社会整体利益而主动配合。然而,深入探究后会发现,许多日本人戴口罩的主要动机并非源于对集体利益的高度自觉,而是迫于社会压力。在日本社会,个人的行为举止时刻处于他人的审视之下。例如在公共场合,如果有人未戴口罩而打个喷嚏或咳嗽几声,往往会引来周围人的不满和侧目,可能会被他人翻白眼、投来异样的目光,甚至会有人因此而刻意疏远。这种来自周围人群的负面反应,使得那些不戴口罩的人感受到强烈的心理压力,仿佛自己成为了众矢之的。为了避免这种被排斥、被非难的境遇,大多数人只好选择顺从地戴上口罩,以求得内心的平静和他人的认可。正如山岸学者在 2002 年通过日本和美国的心理对比实验后所指出的:日本人为了群体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并非因为他们将群体利益置于自我利益之上,而是由于受到 “社会机制” 的禁锢。日本社会中存在着相互监督和相互调节的机制,这些机制有效地防止了个体做出违背群体利益的行为。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的行为更多地是受到外界约束和压力的驱使,而非基于内心对集体主义的主动追求。笔者曾亲身经历这样一件事,数年前参加一个日本旅游团前往摩洛哥观光。由于行程中乘坐大巴的时间较长,导游在出发前特意提醒大家不要争抢前排座位。听到这个提醒后,笔者出于礼貌和集体意识,一开始便有意让其他团员先上车挑选座位,自己则选择押后。然而,几次谦让之后却惊讶地发现,先上车的团员们大多 “抢” 的是后排座位,而最后上车的我反倒成了类似 VIP 乘客,可以较为自在地选择较好的座位。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日本人独特的行为逻辑。在这个过程中,表面上的谦让体现了一定的集体意识,但这种集体意识背后,团员们也有着自己的个人利益考量。那些先选择后排座位的人,或许是认为后排相对更加自在、宽敞,或者是出于其他个人偏好。而像我这样最后上车获得较好座位的人,也在无形中得到了一种 “回报”—— 他人的敬意以及在后续行程中可能获得的一些便利或好处。这说明,在日本的集体行为中,个人利益并没有被完全忽视,而是以一种相对隐晦、巧妙的方式与集体行为相互融合。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日本人的集体主义精神与个人主义并非完全对立、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协调、共同存在的。在很多情况下,日本人的集体主义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经过权衡后的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他们在遵循集体规范和维护集体和谐的同时,也会巧妙地兼顾个人的需求和利益,以实现一种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并非偶然,而是在日本社会长期的文化熏陶和人际交往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通过这些实验和研究,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传统观念中 “日本人是典型的集体主义者” 这一认知存在着极大的偏差。我们不能再被那些片面的常识或偏见所误导,而应该以更加客观、科学的态度去重新认识日本文化中的集体主义观念。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体系,表象往往容易迷惑我们的双眼,而内在的本质才是其真正的核心。日本文化中的集体主义表象背后,隐藏着诸多深层次的社会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的交织与作用。这也提醒着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观察和主观的臆断上,而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根源和逻辑,以避免因误解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冲突与隔阂。
如果喜欢我们的瞎比比,请持续关注日本物语,并动动您的小手手给我们加星标,以及文章右下角的“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