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委老干部局按照“既要建好、又要管好、更要用好”工作思路,紧密结合离退休干部特长优势,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深入挖掘各类“银发人才”资源,建强用好“银发人才库”,为大武口区高质量发展注入“银发”力量。
强化统筹领导,搭建老干部作用发挥平台。深入基层摸排。积极整合辖区资源,制发《大武口区社区(村)离退休干部党员结构数据统计表》《大武口区离退休干部作用发挥情况统计表》,对各部门(单位)、各行业领域的离退休干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及时将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好、奉献精神强的老干部充实到“银发人才库”,推荐到相关岗位合理使用,为推进“银发人才”信息库建设奠定基础。精心组织动员。依托“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信息平台”,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登门谈心走访、“一对一”聘请等多种形式,鼓励引导理想信念坚定、思想作风正派、身体状况良好、甘于担当奉献、具有特长优势的离退休干部自愿主动加入到“银发人才”队伍中来,激发人才库“源头活水”。三是精准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有针对性地开设网格化治理业务培训和法治宣传培训,将“银发人才”纳入全区党务工作者轮训班、年度冬季轮训班等,提高老同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化解矛盾、调处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截止目前,解决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纠纷、老年人赡养纠纷、家庭矛盾等民事纠纷700余件。分类分策推进,引导老干部助力基层治理。引导老干部争做“先锋队”。将政治素质高、带动能力强的离退休干部党员融入社区治理体系,先后选派10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担任社区党建指导员,推选50名离退休党员干部担任社区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252名老同志担任楼栋长、单元长,引导老党员在社区治理中担任物业服务监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等“五大员”,推动“银发人才”融入基层治理。引导老干部弘扬“正能量”。充分发挥老干部经验优势,使老干部变身“宣讲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区“爱心伞”艺术团团长李惠芹深入村(社区)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志愿服务50余场次。阳光社区退休干部郇木荣组建木兰花晨练队、阳光社区女子门球队,丰富社区居民业余文体生活。引导关心下一代“显担当”。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党性教育,“五老”宣讲员王建国同志带领“银发人才”走进校园,开展爱国主义宣讲15场次,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聘请“银发人才”库中2名老干部在区关工委任职,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高广华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称号,带动广大离退休干部帮助百余名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助力健康成长。
开展三项行动,引导老干部彰显夕阳担当。“银才赋能”添助力。带动“银发人才”参与到“银耀大武口”“贺兰山下党旗红”“初心老兵”等63个“有亮点、有温度、有意义”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截止目前参与600余场次。发挥“银发人才”信息库资源优势,打造“关君‘未爱守护’”“刘更生科技体育名师”老干部工作室,成立“老刘嘚吧嘚”调解室,为社区一老一小、中小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30余场次。“银潮之声”增动力。持续深化“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活动,组建“翰墨书画队”,走进社区为居民群众赠写春联500余幅。万盛社区推行“红色印迹”榜样学模式,将辖区抗美援朝老革命、老党员、老模范、支援三线建设亲历者等组建“好声音宣讲团”,用亲身经历勉励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坚定信仰,铭记党恩。“银发先锋”显担当。依托“老干部局统一指导、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工作机制,引导老干部继续投身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大武口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祁光明退休后担任大武口区慈善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主动参与慈善事业,积极筹募慈善资金,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走访辖区内爱心企业100余家,截至目前共接收20余个单位会员及个人会员的爱心捐款100余万元。编辑 | yolo
复审 | 健康君
终审 | 刘培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