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
《人民日报》关注成都
以《四川成都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为题
对成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作出报道
▲《人民日报》(2024年12月7日 第五版)
四川成都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研究和生产的重要桥梁,也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
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近日,“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活动现场发布科技成果436项,近20项重点成果转化项目集中签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一流高校专场对接活动同步举办,来自300余家中小科技企业、民营企业以及技术转移机构的500余人参加,达成成果转化合作意向130项。这种“科技成果集市”让各方创新主体“同台”找技术、找市场、找资金,实现科技成果的高效对接。
近年来,成都市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全市科技创新的重点工程,努力推动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向而行,帮助科技成果加速“跑”向市场。科技赋能,加快转化,成都正加快推动更多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走好“最初一公里”
构建校院地成果转化协同机制
科技成果大部分集聚在高校院所,可以说,高校院所是科技成果转化重要的“源头活水”。成都市科教资源丰富,聚集了超60所高校和146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各类人才超过650万人。依托基础研究实力,成都着力走好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成都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政策支持力度大,吸引了不少掌握关键技术的企业和机构集聚。成都工业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便是典型代表。创新研究院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深思实验室,将深思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在成都落地转化,高柔性智能辊压成形装备项目便是其中之一。创新研究院落户当年整体营收突破6000万元,服务客户包括中国电研、豪斯特、比亚迪等行业龙头企业。
建平台、导资源、促转化,在成都,像这样的市校合作案例不胜枚举:与北京大学共建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四川研究院……近年来,市外高校院所在成都设立新型研发机构18家,孵化科技型企业320余家。同时,通过开展超300场次“校企双进·找矿挖宝”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搭建校企对接平台,推动成都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超1000项合作。校院企地深度融合,为成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强支撑。
打通“最后一公里”
完善“线上+线下”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成都正加快建设科创生态岛,聚焦“创新要素聚合、创新转化服务、创新成果展示、新兴产业育成、社区生活服务”五大功能,加快打造集“聚、服、展、孵”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聚集区。今年9月以来,成都科创生态岛已聚集服务机构96家、提供100余项服务事项。
随着近期“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资源正源源不断地向这里汇聚,积累起雄厚的科技创新底气。
此外,成都还在线上为科技型企业加码助力。2014年5月,“科创通”成都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进入“科创通”平台,创新主体、创新资源、科技服务、成果超市等要素一目了然,科技型企业可一站式找到所需资源,省时省力。2021年11月,四川省成都市建设“科创通”服务平台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作为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典型经验做法受到表彰。
通过10年的建设运营,“科创通”平台已聚集科技型企业4.1万家、高校院所157家、服务机构1096家,联动金融机构推出“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积分贷”等系列科技金融产品,已累计放款超400亿元,服务企业4000余家。
依托“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开展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全链条服务,是成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探索。成都通过常态化实施“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奋力推进科技创新促转化攻坚,赋能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