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上党丨原村大庙

民生   2024-11-14 23:21   山西  


⊰ 朗读:秦栋 ⊱


寒衣节,一个伤感戚戚的日子,回老家上坟。却听到了一则好消息,原村大庙正在维修。

原村大庙,这些年来,我梦牵魂绕的故乡记忆,的的确确几回回在梦里不时闪现。在这里,几乎度过了我从小学到初中的整个读书生涯。当时的学校叫做原村七年制学校,就设在村中的大庙里。那时,人们将上学唤作“上书坊”,这土里土气的叫法,现在听来还竟有几分雅致呢。

原村大庙建在村中靠西北的地方,地势略高,出得门外有处供人活动的土场地,也曾是生产小队一队的收秋场。一出场地便是个小土坡,小坡下一溜儿便分别是生产二队和三队的收秋场,三队的收秋场南耸立着一座旧戏台。此庙谓之何名,从小我就不甚清楚。后曾问过家父及村中父老,也语焉不详。近来村里有一于姓老者告诉我,可能叫“洪济寺”,但无从查考。获悉原村大庙正在维修的信息后,我与堂兄等急忙赶到现场。在稍显清冷的暮秋时节,几位维修工人却干得热火朝天。东大殿和中间的三间平房已基本修缮完毕,看上去依然保持了修旧如旧的特色,却感觉面目一新。东大殿大约是悬山式建筑结构,高大森严。墙壁和主梁上的彩绘画面隐约可见。西大殿刚将欲倒的墙壁拆除,工人师傅正在搭架子维护。我正要寻摸一下,工人告诉我有两块碑值得一看。这一看不要紧,却一下子解开了我心中多年的谜团。原来这座大庙叫东岳庙。其中一块二尺见方的石碣镶于墙内,是崇祯七年(1634年)三月所立,名为《重修乐楼石碣记》,起首即明确记载为“东岳庙南乐楼……”。现在想来,此东岳庙南乐楼就是西大殿面对的老戏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上学时依旧存在。如同传统的庙宇建筑一般,乐楼下是出入的大门,上有乐楼,实际就是戏台。当时已用砖墙与门窗封闭起来,做了教室。乐楼两侧有砖砌的楼梯以及类似钟鼓楼的房间,也已做了老师的办公室。记得是学校的高年级(六、七年级)在此上课。家父调回村里教书后,就在这里办公和讲课。我也常常上去玩耍。而今想来,我们曾与几百年前的老祖宗有过如此亲密的接触呢。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即渐渐倾颓,因年久失修便拆掉啦,成了我们这一代人梦中的回忆。另有一石碑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所立(刊刻为民国二十三年,即1934年)《新建戏楼碑记》。看到这通碑,我不竟想起了前几年搜寻到的1947年2 月3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第三版的《碑——长治原村群众翻身中的故事》,应该就是文章中写到的当年在庙外盖戏台的事情。第一凑巧的是,整整三百年后,在距庙南乐楼二百多米处又盖起了一座戏台,正是我们看到过的三队收秋场南的旧戏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就坍塌拆除了。《新建戏楼碑记》记述的正是修这座戏台的事情。第二凑巧的是,撰写碑文的是采访员李作楫,而在《碑——长治原村群众翻身中的故事》所叙述的便是用旧碑重刻为《殉难的革命先烈郭虎保小学教员李作楫纪念碑》。第三凑巧的是,碑上记载捐款捐物的前辈姓名基本不认识,但有一个名字却让我眼前一亮。曾祖父的大名赫然在列:张士杰,施洋十元。关键的是,碑中记载“东岳庙左边树木绕池,惟似莲池景致;右边居民拥护,疑如紫京客馆……”。以前,大庙东边恰有一口池塘,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曾改修为土篮球场,我们在此还上过体育课,学习过打篮球。相隔三百年的两通碑一比较,原村大庙无疑就是东岳庙。

东岳庙是民间供奉东岳泰山大帝及诸神的道教场所,历史上殿宇完备,主殿内壁一般绘有民间风俗传说故事彩画,内容丰富,色彩绚烂,文化艺术价值珍贵。原村的东岳庙大体亦是。在我记事起,这座大庙虽已不成体统,但主体尚在,结构犹存。东岳庙坐北面南,规模较大。主要建筑有乐楼及山门、西大殿及其东西两庑殿;东大殿有前殿、后殿及东西两排平房等。大庙东西大殿中间隔有三间平房。西大殿面阔五间,前有四根砂石柱支撑,以木框隔离为门窗,新中国后用砖墙垒起,改建为村里会堂。前几年发现门楣上有“人民礼堂”四字砖刻,厚重遒劲。家父生前看到后告诉我,正是我爷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所写。这次修建中拆了下来,已被区博物馆收藏。母亲说过,祖父写大字往往是用毛笔沾以黄泥汤写在报纸或麻纸上,潇洒有力。不知他老人家写这四个大字是如何落笔的。东大殿分前后大殿。前殿面宽三间,后殿约四间,东西有两排平房。前殿西侧有一间小殿。西大殿前有约一人多高,十米见方,用大块青砖铺地的场地,感觉比较平整开阔。其余各殿门前均有青石铺就的台阶供人进出。台阶两边用青石垒砌固定,小时候我们常常在上边当作滑梯玩儿,磨的溜光发明。远在美国的老同学看到我发的图片后说,“咱们小时候,大庙看上去很结实很气派。记得当时的青石碑都锃光瓦亮,我们还在上面玩大小炮棋,就是不知道石碑上面写的啥。”廊柱及柱下基石之上,多刻有各种花卉图案,殿顶覆青瓦及琉璃瓦,凝碧生辉,殿内东西两壁与主梁之上满布彩色道教壁画,题材丰富,笔法细腻。因年代久远,大多已斑驳漫漶。但儿时对此并未在意,内容也就不甚了了。从这次维修情况初步判断,原村大庙历经几次重修,早为元明时期所建。从《重修乐楼石碣记》来看,至迟也是明崇祯年之前的建筑。

我入学时,大庙除了主体外,所有的神像已然不存。东西两大殿改作生产大队的粮食仓库,平时紧紧关闭。开门时,我们悄悄蹿进去,感到森严之中还有点瘆人。其余各殿和平房作为教室和老师办公室使用,因为失修,到处透风漏气。夏天一俟雨天,满教室滴滴嗒嗒漏雨;冬天寒风袭人,教室里生着煤火,大家也经常冷个瑟瑟,冻手冻脚是家常便饭。尽管生活艰苦,在那个年代学业也几乎无成,但依旧有一种儿时的快乐、轻松、热闹。这座大庙就是见证我们打闹成长的场所,伴随着我们度过了艰辛而又欢乐的少年时代。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时,村里重建小学,除了留下东西两大殿及中间的三间平房外,其它的都拆得一干二净。历史在这里又拐了个弯,留给我们的东西越来越少啦!

看到这一文物保护工程的实施,我不由得为上党区委、区政府及区文旅部门点赞。原村大庙经过维修,必然能焕发新的生机。而我们,当年的孩童,都老啦,再也回不去那个童真浪漫的时候了。

想他了,就来原村大庙看看吧。


END

作者、主播简介  

作者简介张华兴,网名"空里流霞",诗人,山西长治人。著有千余首诗词曲,兼及赋联与散文。诗文散见于《人民日报》《诗刊》《中华诗词》《山西日报》等。在《人民日报》刊发的杂论《读点诗词养点气》、散文《爱上诗村诗路开》等引发较大反响。

             △

主播简介秦栋,就职于长治市上党区融媒体中心。

 点击下方「写留言」

分享你的感悟


作 者:张华兴

朗 读:秦   栋

编 辑:卢嘉欣

责任编辑:逆时针

投稿邮箱:yedushangdang@163.com

上党全媒体
上党区最权威资讯发布平台,新主流媒体责任担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