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大会,今天在合肥启动!

时事   2024-12-24 22:22   安徽  

12月24日,2024年新型研发机构生态大会暨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会启动仪式在合肥创新院举行。来自新型研发机构、重点产业链企业、投融资机构、产业链专班等相关单位代表300余人前来参会,现场不仅举行了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会启动仪式,还发布了多个新型研发机构重大成果,合肥国磁动力技术研究院也在当天正式揭牌。





60家会员单位“联合组队”

激发“向新力




在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会启动仪式现场,记者了解到,加入联合会的新研机构会员单位目前有29家,涉及包括新能源、人工智能、空天技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诸多产业领域。值得一提,该联合会还有16家企业会员单位和13家从事科技金融、人才服务等特邀会员单位的加入。


“过去新型研发机构大多都在‘单打独斗’,所以在‘0到1’的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对接等方面,做过无用‘功’,踩过不少‘坑’。”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罗本进告诉记者,成立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会,能让新型研发机构从“单打独斗”变成“联合作战”,不断积聚先进技术、先导产业、先锋人才,为城市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



资源汇聚、成果转化、咨询服务、交流互动……提到新成立的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会,在场的“入会单位”相关负责人都有各自的期待。


“围绕合肥市重点产业布局,市科技局会同市科创集团及多家联合发起单位共同筹建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会,是希望能为新研与新研、新研与产业链企业、新研与主管单位之间提供一个拥有综合性功能的平台载体,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式、集约化发展。”合肥市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叙新告诉记者,联合会里既建有“成果库”,也设立“需求库”,相关产业领域企业可以“张榜”发布需求,联合会相关会员单位通过主动“揭榜”,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会的成立是合肥市科技创新发展历程中的又一关键性里程碑,通过“聚木成林”,共同构筑一个合作共赢的生态体系,携手凝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




与合肥“相见恨晚”的新研机构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合肥国磁动力技术研究院在当天大会现场正式揭牌,在现场,合肥国磁动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吴正波用“相见恨晚”来形容自己的此刻心情。


作为一家专注稀土永磁高端应用技术创新的新型研发机构,合肥国磁动力技术研究院孵化培育的相关技术涉足国防、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也是首批加入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会的新研机构之一。


对于一家“初来乍到”的新研机构,吴正波觉得加入联合会很重要。“在联合会中,我们不仅可以联系到相关产业上下游的横向研究院,与他们开展协同创新,加快我们自身技术成果孵化及产业化应用,另外还有助于我们更高效地融入到合肥产业生态发展的创新循环中,加速研究院的成长。”


目前合肥国磁动力技术研究院正在与合肥一家单位进行电梯高层逃生安全保护的技术合作和产业应用,因为是成立后的第一个项目,吴正波期待并有信心打响在合肥技术落地的“开门红”。





十项重大成果现场发布

涉及多个重点产业领域




合肥市智能机器人院的国内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机器人专属操作系统—“哈工轩辕”、中科大先研院的新一代软件定义模块化仪器技术、合肥创新院团队研发的日产5吨工业化低温液氢及储运装备……大会现场不仅发布了来自合肥多家新研机构所产出高质量、高精尖的十项重大成果,还设置了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会重大成果展示区,展示了各成员单位在技术研发、平台搭建、成果孵化、产业协同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充分体现了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记者还从大会获悉,自2012年以来,合肥市已与高校院所、院士团队、龙头企业共建各类新研机构54家,基本覆盖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及新材料等“6+5+X”产业集群体系;吸引北京大学鄂维南院士、清华大学李亚栋院士、复旦大学沈学础院士、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院士等数十个高层次团队,集聚科研人员近6000名,引进、培育企业1700余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0余家,以创新成果助力合肥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




文字 |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汪涛 实习生 金林芳
摄影 |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罗浩宇
剪辑 | 全媒体编辑 何姗姗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吴弘
出品 | 合报科学+融媒体工作室
一审 | 吴弘;二审 | 束芳;三审 | 汪竞


合肥日报
《合肥日报》是中共合肥市委机关报,2009年11月8日创刊,坚持“主流、责任、权威”的办报理念。(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7000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