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以法律咨询、法律服务为名的欺诈与诈骗

财富   2024-11-02 23:59   江西  

“讲法说理”直播室




 本期主题 :如何防范以法律咨询、法律服务为名的欺诈与诈骗

 上线律师 湖北周成律师事务所 姚源远律师

点击欣赏精彩视频



一些常见的法律咨询公司的不良模式及典型案例

网络诈骗模式:

模式特点:通过网络发布大量广告引流,声称可以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维权追债等。


先以各种名义收取委托费、诉讼费、咨询费等费用,但实际上无法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或根本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司内部有严密的组织架构,包括负责人、业务主管客服经理、众多客服和行政人员等,各环节分工明确,通过话术诱导客户上当受骗。


典型案例:2024年6月初,南昌市公安局东湖分局发现辖区内的“江西××法律咨询有限公司”存在此类行为。该公司客服通过网络收集客户信息,添加微信询问债务纠纷情况,声称公司实力雄厚,“律师”再列举帮客户追回债务的事例获取信任,进而实施诈骗。截至6月19日,该案件受骗群众多达700余人,遍布全国各地,涉案金额高达226万余元。


虚假承诺模式:

模式特点:利用客户急于解决法律问题的心理,夸大自身能力,承诺“案子包赢”“包胜诉”“快速追回欠款”等,但最终无法兑现承诺。在签订合同前,对客户进行过度承诺,让客户误以为能够得到理想的结果,从而支付相关费用。


典型案例:“北京京盾法律咨询有限公司”的“周律师”承诺韩怡母亲案件“7-14天结案”“维权失败全额退款”等,但实际上除了提供一份简单的诉状外,几乎没有提供其他实质性的帮助,却收取了4644元费用。


冒充律所模式


模式特点:为了增加公司的可信度和专业性,将公司名称与知名律所的名称相类似,或者在宣传中模糊自身与律师事务所的区别,让客户误认为是正规的律师事务所,从而获取客户的信任并收取费用。


典型案例:四川万信金岸法律咨询有限公司在短视频平台上宣传,冒充律所称能帮忙做网贷逾期分期。巫女士支付一半服务费5400多元后发现上当,申请退款未果,对方工作人员失联。


巧立名目收费模式:


模式特点:以各种看似合理的理由不断向客户收取费用,如咨询费、建档费、调查费等,并且在收费前不明确告知客户所有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让客户在不知情的况下不断支付费用。


典型案例:湖北的一家法律咨询服务公司让受害人交“咨询费”“建档费”。武汉的赖女士在该公司的诱导下,交了1996元的“咨询费”“建档费”,但该公司根本无法帮客户追回损失。另外,湖北三醒法律咨询公司也是先让客户交定金,之后又以调取被告信息、提交诉状、做财产保全等理由不断让客户交钱。


套取信息转卖模式:


模式特点:打着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幌子,获取客户的个人信息和案件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转卖给其他机构或个人,从中获利,而不是真正为客户解决法律问题。


典型案例:目前新闻中暂未明确提及典型的此类案例,但这种模式在一些不正规的法律咨询公司中可能存在,需要引起警惕。


威胁客户模式:


模式特点:当客户想要终止服务或要求退款时,以合同约定、起诉等理由威胁客户,让客户不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达到继续骗取客户钱财的目的。


典型案例:广律在线(东莞)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在客户张潇雨与医院达成和解想要撤诉时,称这样做影响了公司的利益,要求张潇雨支付5%的返点费,并威胁说三天内若不给就按照合同约定起诉她。


利用网络销售误导模式:


模式特点:利用网络渠道进行销售和推广,通过制作虚假的成交案例、展示虚假的奖牌和锦旗等方式,营造公司业务能力强、成功率高的假象,吸引客户购买服务。同时,公司员工在网络直播中冒充律师或法律专家,为客户提供不专业的法律建议。


典型案例:尤莉曾入职的河南省一家法律咨询有限公司,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劝人离婚的视频,吸引观众咨询,销售人员在视频中展示的离婚协议书多为自己用统一模板签署、按手印的,以此营造成交量很多的假象。





如何防范以法律咨询、法律服务为名的欺诈与诈骗


了解合法、真实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渠道有哪些


公共法律服务热线:


12348热线这是各省市司法厅管理的热线平台。群众可以在工作日拨打该热线,咨询各类法律问题,有专业的律师接听并解答。该热线接受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指导群众开展法律援助申请等。

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般设立在各地的政务服务中心或特定的办公场所。面向所有市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服务,功能基本涵盖了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调解等。

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依托司法所建立,为城乡居民和其他社会主体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纠纷调解等无偿服务,还可协助办理法律援助手续。

网络服务平台:


中国法律服务网:是司法部建设的网站,能提供在线法律咨询、智能咨询等服务,还可在线出具法律意见书。用户可以登录网站(http://www.12348.gov.cn/)或微信登录相关小程序进行操作。

各地的政务服务网或相关法律平台:部分地区的政务服务网设有法律咨询板块,群众可以在上面留言咨询或在线咨询。例如一些地方的“浙里办”等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了“在线法律咨询”服务。

法院立案庭值班律师:有的法院立案庭在工作日通常会有值班律师。当事人可以在立案前向值班律师进行免费咨询,了解相关的诉讼程序和法律问题。

律师事务所: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设立的专业法律服务机构。当事人可以直接联系律师事务所,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律师进行咨询或委托代理。律师事务所可以提供担任法律顾问、民事行政案件代理、刑事辩护以及非诉讼等专项法律事务等。

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所是依据司法部《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在乡镇和城市街道设立的法律服务组织,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机构。主要为基层群众和单位提供较为广泛的法律服务,包括担任法律顾问、代理诉讼、主持调解纠纷、解答法律咨询等。

社区(村)法律顾问:政府会花钱聘请法律顾问为社区或村委的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居民可以向所在社区或村委的法律顾问咨询法律问题。

学会辨别真律师和假律师


1.查看证件资质


律师执业证:这是最关键的辨别依据。真正的律师都持有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颁发的律师执业证,该证件有统一的格式,包括律师的姓名、性别、执业机构、执业证号、法律职业资格或律师资格证号等信息。你可以通过司法行政机关网站,输入律师姓名和执业证号进行查询验证。

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律师必须先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资格证书,这是成为律师的前提条件。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要求查看该证书以辅助验证律师身份。


2.核实执业机构


律师事务所信息:真正的律师必须在正规的律师事务所执业。你可以通过当地的律师协会网站或者司法行政机关网站,查询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是否合法注册、有无违规记录等。并且,可以拨打律师事务所的官方电话,询问该律师是否是其律所的成员。


3.观察行为表现


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真正的律师在提供法律咨询时,通常会比较谨慎,不会轻易作出承诺。他们会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客观地分析案件的可能性和风险。例如,不会轻易承诺案件“包赢”,因为案件的结果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事实、证据法律适用以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等。


工作流程规范性:在签订委托代理合同等手续时,正规律师会严格按照律师事务所的规定和要求,详细告知当事人委托事项、收费标准、服务范围、双方权利义务等内容。而假律师可能会含糊其辞或者故意隐瞒重要信息。


4.通过官方渠道查询


律师协会网站:各地律师协会一般都有会员查询功能,你可以输入律师姓名、所在律师事务所等信息进行查询验证。律师协会还会公布律师的奖惩情况等信息,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律师的执业情况。


司法行政机关平台: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律师执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其官方网站通常设有律师信息查询板块,通过输入相关信息,可以核实律师身份以及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等情况。


5.注意沟通细节


法律知识专业性:在交流过程中,真律师能够熟练运用法律专业术语,准确地分析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例如,在讨论合同纠纷时,能够清楚地指出合同的效力、违约责任的界定、诉讼时效等关键法律问题。


对司法程序的熟悉程度:真正的律师对诉讼和非诉讼的司法程序非常熟悉,如法院的立案、审理、执行程序等。他们能够详细地为当事人讲解每个阶段可能遇到的情况和需要准备的材料。假律师可能对这些程序一知半解,或者回答得含糊不清。


拒绝非专业人士对法律服务的转介绍

明确沟通态度


直接拒绝:如果确定是非专业人士的转介绍,并且自己不希望接受这样的推荐,可以直接、礼貌地表明态度。例如,“非常感谢您的推荐,但我更倾向于通过官方渠道或者自己寻找专业的法律服务。”清晰的拒绝可以避免对方进一步纠缠,也能明确自己的立场。


避免含糊其辞:不要给出模棱两可的回应,如“我再考虑考虑”,这样可能会让对方误以为还有机会,继续进行转介绍。


说明拒绝理由


强调专业性要求:可以向对方解释自己对法律服务专业性的高要求。例如,“法律服务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和专业知识,我希望直接与有资质的律师或专业法律服务机构沟通,这样才能确保我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让对方理解你拒绝的是不专业的转介绍,而不是针对个人。


提及风险担忧:表明对非专业转介绍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担忧。比如,“我担心非专业人士转介绍的法律服务可能无法满足我的实际需求,甚至可能存在误导或者不规范的操作,所以我还是想自己谨慎选择。”


避免利益冲突


警惕关联利益:注意非专业转介绍人是否可能与被推荐的法律服务提供者存在利益关联。例如,转介绍人可能会从推荐中获取佣金等经济利益。如果怀疑存在这种情况,要明确表示不愿意卷入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的转介绍关系中。


保护个人信息:在拒绝过程中,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果转介绍人进一步询问个人案件细节或者联系方式等信息,要谨慎提供,避免信息被滥用。


坚守自主选择原则


表明自主决策意愿:强调自己希望通过独立研究、咨询官方机构或者参考专业评价来选择法律服务。例如,“我已经计划通过咨询律师协会、查看律师评价网站等方式来寻找合适的律师,我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和专业机构的推荐。”


不受外部压力影响:即使转介绍人试图施加压力,如强调与被推荐者的关系很好、被推荐者很有能力等,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轻易妥协。因为最终承担法律服务质量后果的是自己。



龍头社
龙头社系鹿头社旗下的子品牌!您身边的反诈防骗公益唤醒师!拒绝一切公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