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海内外校友:
大家好!
律回春渐,时盛岁新。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满怀热忱和牵挂,向全体天津医科大学校友致以真诚的祝福和亲切的问候。
往昔耕耘勤,今朝硕果丰。2024年是学校实施“十四五”规划、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一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总结发展经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不断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做出新的贡献。构筑学科发展新格局,强化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实施学科分类提升行动,ESI全球排名稳步提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牵头成立京津冀蒙高校医科联盟,深化校地合作,与武清区政府共建天津医科大学科技转化园。立德树人展现新作为,创新开展本硕贯通培优班人才培养,新增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点,高标准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并获专家组充分肯定,天医学子在“天开杯”等各级各类竞赛项目中斩获佳绩,捷报频传。人才强校战略取得新成效,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高质量人才引育服务体系效能加速显现,新增国家级人才数量实现翻两番,1人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有组织科研展现新气象,承担国家重点重大项目能力显著提升,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学术顶刊Nature发表,何梁何利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树兰医学奖等奖项的颁奖礼上都有天医人的身影。医疗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构建大学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融通发展格局,打造更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10人入选国家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1个集体和1个个人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表彰。对外合作交流打开新局面,校院两级协同布局发力,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建立合作关系,获批天津市“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项目3项,举办系列高水平品牌国际会议。回首往昔,学校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离不开广大校友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学校事业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凝聚着广大校友的桑梓深情和共同梦想。在此,我要向广大天医校友道一声辛苦了,谢谢大家!
2024年也是学校校友工作蓄势聚能、突破发展的重要一年。校友们的冷暖始终是学校最深切的牵挂,我们希望校友们飞得又高又远,但更关心校友们飞得累不累。我们不断发展壮大各级各类校友组织,致力于为身处天南地北的校友营造一个温暖如家的港湾。天津校友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在二级学院层面成立了11个校友分会,实现了全覆盖;地方校友组织建设多点开花,出台地方校友组织建设指导意见,北京、河北、山西、广东、贵州、北大医学部等校友组织蓬勃发展;与海外校友组织联系日益密切,加拿大校友会顺利完成换届。我们持续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友活动,聚力为广大校友搭建交流互促、共谋发展的广阔平台。成功举办第四届天津医科大学校友论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校友座谈会暨校友捐赠仪式、眼视光学院建院20周年校友联谊活动等。我们着力提升服务校友效能,力求为每一位校友提供便捷高效、贴心周到的服务。在驻京办揭牌天津市属高校首个北京校友交流服务中心;畅通校友返校途径,在官方微信公众号设置入校申请通道,团组接待基础医学院77级、84级、99级,药学院校友周年返校活动等,全年返校校友千余人次,完善“云返校”小程序,累计打卡校友万余人。
一朝天医人,终生校友情。2024年,广大天医校友勇担重任、奋发有为,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吉训明、王振常两位研究生校友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多位校友荣获国家优秀医师、国家优秀青年医师称号……还有更多的校友在医疗、科研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收获殊荣,展现了卓越才华,作出了杰出贡献,学校为你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向你们表示诚挚的祝贺。与此同时,热心校友助力学校事业发展,吴强校友捐资助力新校区建设,刘国忠校友捐资帮助家庭困难的师弟师妹……还有很多校友以各种形式关心、支持学校,在此,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
山高水远,风雨同行;路遥万里,不忘初心。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最荣耀的勋章,学校是校友最坚实的后盾、最温暖的港湾。真诚期待,新的一年,广大天医人在实现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的道路上,在个人事业发展的征途中,携手与共,奋斗以成,继续抒写无愧于时代的壮美华章,共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春日载阳,福履齐长。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恭祝广大海内外校友春节快乐,身体健康,昭昭如愿,岁岁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