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建筑结构》2024年大事记!

百科   2025-01-27 09:02   北京  


《建筑结构》大事记 

 2024 SUMMARY 



集思广益勤耕耘,满园硕果又迎春——《建筑结构》在期刊出版、学术活动、融媒体建设、科研咨询、团体标准、协会服务等方面耕耘不辍,硕果累累。



2024年我们收获了这些…














2024 SUMMARY


期刊出版

24期《建筑结构》正刊

2期增刊

4期《减振隔震技术》副刊


融媒体建设

建筑结构微信公众号粉丝39.2万+

减震技术微信公众号粉丝3万+

建筑结构杂志微博粉丝7.1万+

结构云学堂会员8.5万+

建筑结构抖音视频号、微信视频号也在持续实践探索中……


学术活动

22场品牌学术会议

3场线下(线上)论坛

2期结构者说


团体标准和行业报告

完成1本行业(情报)报告

主编立项多项团体标准

获得1项专利授权

收获3项奖励



01 期刊工作




期刊出版



2024年,我们坚守“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繁荣建筑科学技术、促进我国建筑技术进步”的办刊初心,坚持“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导向性和信息性”的报道特色,紧密围绕国家和行业发展热点,关注重大事件及项目,积极策划组约专辑、专栏、专题稿件,实现期刊的高质量发展。


正刊

出版24期正刊,载文量529篇,策划刊出专辑、专栏5期,重大专题3期。速览如下:

♦ 装配式PEC结构研究与应用专题

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专辑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专辑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专栏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专辑(19期20期

机场航站楼结构设计专栏

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专辑

《建筑结构》正刊(部分)

(点击“此处 ”查看全年24期导览)


增刊

出版2期增刊(2024年S1、S2期)

《建筑结构》增刊


副刊

2024年4月20日,值《减震技术》杂志成立十周年之际,在成都召开第二届编委会成立会议,同时将杂志更名为《减振隔震技术》,并出版4期,开辟答疑解惑、行业资讯、政策标准及案例集锦等新栏目,正式上线电子刊(点击此处查看)。

《建筑结构》副刊




期刊荣誉



2024年,《建筑结构》励新精进, 持续入编: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第10版))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WJCI)指数报告》(2024版)

新增入选: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集群(集团)化试点项目

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

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

13篇论文入选2024年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

《建筑结构》在主管单位、主办单位的精心指导下,在各个领域单位和专家的支持与厚爱下,期刊学术权威性、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




期刊活动



2024年,继续开展《建筑结构》2023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并圆满完成,网络累计投票10万+(每人限投1次),从2023年度正刊中出版的550+文章中评选出一等奖论文3篇二等奖论文12篇三等奖论文15篇优秀奖论文20篇其中包含网络人气奖论文1篇

02 团体标准和情报报告




团体标准



2024年,《建筑结构》杂志社联合相关企业申报并获准立项了2项CECS团体标准。

方向

名称

联合主编

结构技术

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标准

哈尔滨工业大学

液态天然气储罐建造用活性粉末混凝土技术规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4年度共组织召开了10次标准启动会、4次标准编制会;完成5项标准征求意见稿;4项标准顺利通过审查。

一、标准启动会

二、标准编制会

三、标准(送审稿)审查会


标准启动/编制会议现场(部分)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有意向参编的可以联系15801601545,13426015280。




情报报告



主编《中美建筑行业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报告》及《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应用的现状分析及推进建议》,顺利通过验收。

▲验收




获奖情况及专利授权



(1)主编的《木结构建筑科技情报报告》获得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2)主编的《高性能钢材在建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获得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3)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巨型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立体库》授权1项


03 融媒体建设




微信



始终坚持内容为王,重视原创内容的策划组织。建筑结构官方微信(ID:BuildingStructure)粉丝高达39.2万+,单条阅读量最高达54万+,总发文量1000+,总阅读数310万+。减震技术官方微信(ID:JZJS-TX)粉丝3万+。2024年《建筑结构》再度荣获全国建筑业“最具影响力”微信公众号荣誉称号。


原创专题特别推荐



积石山地震专访

2023年12月,积石山地震发生后,众多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相关企业迅速投入到了紧张而有序的抗震救灾工作中。本刊特别策划了“积石山地震专访”专栏,邀请了9位嘉宾,分别来自中国建研院、西南交通大学、甘肃省城乡规划院、青海省规划院、陕西省建科院、甘肃省院、五和建筑科技研究院以及四川省鑫川工程检测公司。 这些专家和团队在地震发生后,不远千里,深入灾区一线,以专业智慧为灾后重建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点击“此处”可查看详细内容)。

【积石山地震专访】中国建研院史铁花:千里奔赴担重任,勠力同心为房安

【积石山地震专访】西南交大潘毅教授:查灾情远赴甘青二省,探究竟辗转黄河两岸

【积石山地震专访】甘肃省城乡规划院总工芮佳:连夜奔赴千里路,抗震救灾积石山

【积石山地震专访】青海省规划院葛积洪总工:鉴定评估走遍千家万户,心系重建情牵万家灯火

【积石山地震专访】陕西省建科院张风亮博士:安危不顾践使命,抗震救灾显担当

【积石山地震专访】甘肃省院江重阳副总工:闻令而动奔赴灾区一线,挺膺担当诠释行业责任

【积石山地震专访】甘肃省院黄锐副总工:应急评估排除隐患,震害研究防患未然

【积石山地震专访】五和建筑科技研究院邓明科教授团队:驰援青海抗震救灾,彰显企业责任担当

【积石山地震专访】四川省鑫川工程检测公司总工:紧急驰援积石山,灾后鉴定排隐患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人物/技术/项目访谈

特邀部分结构领域专家,分享职业生涯的成长历程、在结构工程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深刻见解,并深入探讨行业的发展趋势。详细介绍精选项目的创新设计理念、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项目亮点。


【项目】冯远大师主持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铸就”的那些大跨度建筑

【项目】广州大学周云教授:砌体支墩消能减震原理与效果分析

【项目】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新能源业务“333”技术体系

【人物】西南院彭志桢:知行合一 笃行致远·减隔震的知与行

【人物】中建八局总承包余少乐:择一事专一业,不为繁华易匠心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新春荐读专题

2024年初,特甄选前年微信原创好文,策划了“新春荐读”栏目,涵盖人物(企业)访谈、重点项目专访、优秀工程报道、设计经验分享、技术难点剖析、标准规范解读等,聚焦行业焦点与挑战,关注发展趋势和方向。

【新春荐读】肖从真大师、朱立刚总工对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探索

【新春荐读】周建龙大师、韩小雷教授等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探索

【新春荐读】 大年初三,带您线上打卡经典亚运场馆!

【新春荐读】重温亚运记忆,看旧场馆如何焕发新活力!

【新春荐读】规范解读大礼包!快来看各位专家怎么说……

【新春荐读】“人物访谈”栏目:聚焦时代先锋,洞悉行业发展脉搏(上)

【新春荐读】“人物访谈”栏目:聚焦时代先锋,洞悉行业发展脉搏(下)

【新春荐读】“企业(家)访谈”:敢于梦想、勇于创新、脚踏实地、追求卓越

【新春荐读】答疑解惑:突破知识边界,拓宽认知广度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国庆特辑专题

为了更好地分享和推广专家学者们在建筑结构设计、科研及工程实践中的经验与成果,特整理《建筑结构》期刊2024年第19期“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专辑”部分精彩内容,在国庆期间发布。

【国庆特辑】任庆英大师、戴雅萍总工对钢木组合结构及钢结构设计中关键问题的探讨

【国庆特辑】王亚勇大师,吴刚、周云教授,四川省院赵仕兴总工等对工程抗震及减隔震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的总结

【国庆特辑】魏琏、樊健生、薛建阳对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探讨

【国庆特辑】张爱林、舒赣平、蔡健对钢结构相关问题的探讨

【国庆特辑】范峰、李爱群、张锡治对金属与组合结构相关问题的探讨

【国庆特辑】金伟良、郝际平、张素梅对混凝土结构相关问题的探讨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更多特别策划

针对重大工程,深入挖掘项目背后的故事和报道建设的全过程;针对技术疑点难点和规范标准问题邀请专家进行解惑等。

重大工程丨任庆英大师: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之遮阳棚结构体系设计研究

重大工程丨范重大师:国内首个填海场地机场——厦门翔安机场T1航站楼基础与地下室设计

重大工程丨凡尔赛!全球最美机场——深圳机场卫星厅工程钢屋盖结构设计

重大工程丨重庆气质的足球殿堂——龙兴足球场超限结构设计

重大工程丨从三一双子塔看外露钢结构的建筑之美

重大工程丨千年之城中华印,首次应用新结构:雄安体育中心体育场结构设计

答疑解惑丨华东为何成为最高风险区?一文教你如何判定龙卷风灾害风险等级

答疑解惑丨超详细工程案例剖析!高层结构阻尼比取值对地震响应有什么影响?

答疑解惑丨一篇看完中国幕墙40余年演变史!

答疑解惑丨国内外抗大震设计方法有何不同?论抗震设计的真正难点与精华——抗大震设计

规范解读丨王广明、刘美霞等对智能建造的全链条解析:政策支持、关键技术与应用场景、核心产业分类

规范解读丨顾祥林、肖绪文:竖向分布筋不连接装配式剪力墙规程•阐述特色及内容

规范解读丨规范解读大礼包!快来看各位专家怎么说

规范解读丨超全!《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重点条文解析!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官方微博



建筑结构官方微博(@建筑结构杂志)粉丝近7.1万,2024年发文篇均阅读量10000+(点击“此处”查看最新消息)。




今日头条



2024年,今日头条“建筑结构杂志社”官方消息,单条阅读量最高达9.2万,展现量高达1050.4万,品牌影响力在优质内容的基础上日益显著。




结构云学堂



《建筑结构》倾力打造的在线教育平台:

会员注册人数8.5万+

平台资源2300+学术文章,1000+部精品视频,200+优选PPT

即将推出建科界APP、小程序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建筑结构融媒体矩阵


04 学术活动


2024年一共举办了27场会议活动,在保持原有品牌会议高质量举办的同时,在新领域、新模式方面拓展了合作。全年举办的会议活动如下表所示(点击表中活动名称可查看详情)

序号

活动名称

时间

地点

规模

1

结构者说第31期丨光伏和陆上风电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

1月31日

线上

3.35万+

2

第七届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发展技术交流会

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超大安置项目观摩会

3月19-21日

广州

700+

3

第一届建筑结构与岩土工程融合创新技术交流会

3月21-23日

广州

近500

4

结构者说第32期丨数字技术助力建筑结构精细化设计与实践

4月10日

线上

2.76万+

5

第五届工程结构隔震减震技术交流会

4月20-21日

成都

400+

6

第八届面向工程的地基基础技术交流会

4月26日

宁波(线下+线上)

1.2万+

7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高性能材料与结构在风电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5月16日

西安(线下+线上)

16.3万+

8

第九届工程结构抗震技术交流会

5月23-25日

昆明

近500

9

第21届中国住博会之“新型建筑工业化助力建筑高品质发展技术交流会”

6月27日

北京

近150

10

第五届大跨空间结构技术交流会

6月27-29日

聊城

近300

11

第六届欧亚OPENSEES国际研讨会

7月24-25日

北京

近150

12

首届光伏风电新能源工程技术交流会

7月25-27日

新疆

200+

13

第四届工程结构混合动力试验技术研讨会

8月2-4日

北京

150+

14

第19期“结构前沿”论坛——钢结构抗风雪规范解析及研究

8月8日

北京(线下+线上)

线下70+线上6300+

15

第七届恢先地震工程青年学者国际论坛

8月18-21日

哈尔滨

200+

16

地震工程与智慧减灾研讨会暨第四届韧性城乡与防灾减灾论坛

8月19-22日

哈尔滨

700+

17

高耸结构第27届学术交流会

9月5-7日

青岛

近150

18

“大跨钢结构建筑回访行动”主题沙龙

9月13日

北京

30+

19

【线下精讲+实操】岩土有限元分析深度培训

9月19-20日

北京

30+

20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工程创新技术交流会暨项目观摩会

9月21-23日

深圳

600+

21

“飞向未来:机场工程建设的创新与挑战”主题沙龙

10月18日

北京

30+

22

“AI与数字化技术助力结构设计应用与实践”沙龙

11月12日

上海

40+

23

第十一届结构成就建筑之美学术论坛

11月6-7日

杭州

300+

24

主题沙龙丨“冠洲彩涂板与建筑主体设计同寿命”

11月26日

北京

50+

25

第三届钢结构创新发展技术交流会

11月28-30日

西安

近500

26

第二届“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创新论坛

12月7-8日

成都

近300

27

第三届青年结构工程师论坛

12月13-14日

聊城

150+





活动概览及精彩瞬间



(*点击活动名称查看详情,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1 结构者说第31期丨光伏和陆上风电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


2 第七届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发展技术交流会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超大安置项目观摩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3 第一届建筑结构与岩土工程融合创新技术交流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4 结构者说第32期丨数字技术助力建筑结构精细化设计与实践


5 第五届工程结构隔震减震技术交流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6 第八届面向工程的地基基础技术交流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7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高性能材料与结构在风电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8 第九届工程结构抗震技术交流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9 第21届中国住博会之“新型建筑工业化助力建筑高品质发展技术交流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0 第五届大跨空间结构技术交流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1 第六届欧亚OPENSEES国际研讨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2 首届光伏风电新能源工程技术交流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3 第四届工程结构混合动力试验技术研讨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4 第19期“结构前沿”论坛——钢结构抗风雪规范解析及研究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5 第七届恢先地震工程青年学者国际论坛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6 地震工程与智慧减灾研讨会暨第四届韧性城乡与防灾减灾论坛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7 高耸结构第27届学术交流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8 “大跨钢结构建筑回访行动”主题沙龙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9 【线下精讲+实操】岩土有限元分析深度培训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0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工程创新技术交流会暨项目观摩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1 “飞向未来:机场工程建设的创新与挑战”主题沙龙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2 “AI与数字化技术助力结构设计应用与实践”沙龙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3 第十一届结构成就建筑之美高峰论坛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4 主题沙龙丨“冠洲彩涂板与建筑主体设计同寿命”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5 第三届钢结构创新发展技术交流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6 第二届“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创新论坛


27 第三届青年结构工程师论坛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05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秘书处工作



理事会议组织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二届二次理事会议暨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于2024年5月23日在昆明顺利召开(点击“此处”查看),近140名结构分会理事线下参会,另有66名理事线上参会。

会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科首席专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任庆英会长组织传达学习《中国勘察设计协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要求结构分会要认真按照2024年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的工作思路,围绕《要点》中七个方面22项重点工作开展和做好结构分会的各项工作。随着结构分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更多单位积极申请加入分会,会上通过了《关于吸收会员和增补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的决议(草案)》《关于增免第二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的决议(草案)》,组织结构更加有力。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学东副会长兼秘书长代表分会做了《2023年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工作报告》,并对2024年度主要工作进行了部署。与会理事等针对结构分会的各项工作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建议。秘书处根据大家的意见把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化相关工作纳入到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方向。

任庆英

方小丹

冯  远

王立军

周建龙

石永久

杨  琦

束伟农

邢  民

周德良

李  荣

吴  彬

王学东

现场出席的结构分会会长和副会长




交流平台搭建



构建交流平台是分会工作宗旨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会员单位提高技术水平、提升行业知名度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的指导下,分会秘书处所在的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结构》杂志社成功举办了3场学术交流会。

1.关注新能源建设。2024年5月16日,开展主题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高性能材料与结构在风电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的线上直播讲座(点击“此处”查看)。会议邀请业内4位专家分享工程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深受业内人士关注,在线观看人次达16.3万。促进推动高性能材料与结构在风电工程领域的发展,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能源未来贡献力量。

2.推动数字化应用。2024年11月12日在上海组织召开“AI与数字化技术助力结构设计应用与实践”沙龙(点击“此处”查看)。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家结构设计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50名专家出席本次活动。通过本次沙龙,大家能够面对面地交流思想,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这对于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3.激励青年工程师成长。2024年12月13日-14日,在山东省聊城市组织了“第三届青年结构工程师论坛”(点击“此处”查看)。大会邀请了建筑结构领域大师、总工、教授以及建筑结构行业青年骨干等100余人齐聚一堂,采用报告加沙龙的形式,分享和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工程项目实践经验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构建青年工程师技术交流的平台。



团体标准管理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作为主编部门管理了两本团体标准。

1.由浙江兆弟控股有限公司和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编制的《螺锁式连接技术规程》于2024年4月25日在宁波召开该标准送审稿审查会(点击“此处”查看),主管部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吴存东出席并讲话,他希望编制组认真听取专家组意见建议,抓紧时间修改,尽快完成报批等后续工作。顾国荣、高文生、张同亿、汪明元、赵宇宏、俞峰、祝东红7位专家组成的审查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标准编制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正确,依据充分,内容完整,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建议编制组根据审查意见尽快形成报批稿上报。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由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通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主编的《渠式切割预制装配式混凝土连续墙技术规程》2024年9月20日召开编制工作启动会(点击“此处”查看),主管部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漪出席会议,对标准化工作改革进行了解读,并对此次会议的目的、主要任务、会议内容、审查方式和要求以及下阶段标准编制工作提出要求。任庆英、徐杨青、蒋建良、朱忠义、施祖元5位专家组成的审查专家组对编制工作大纲相关内容进行质询和讨论,认为大纲符合中设协团体标准大纲编制要求。结构分会严格按照协会的要求,管理好本标准,敦促主编单位保质保量完成编制任务。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点击“此处”查看)成立于2017年4月15日,并于2023年6月完成换届(点击“此处”查看),分会现有理事单位180余家,分会秘书处设在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由《建筑结构》杂志社负责日常秘书处工作。结构分会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年度工作安排为基础,严格遵守协会章程,扎实开展会员服务、行业调研、标准编制、课题研究、技术交流、行业评优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有意愿加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的单位请联系分会秘书处,电话:010-57368782/57368786。


06 致谢



致谢《建筑结构》编委、

审稿专家、青年编委




2024年,《建筑结构》衷心感谢编委对期刊质量把关、学术成果传播、杂志权威提升、行业影响扩大做出的重要贡献;感谢审稿专家以严谨的治学精神、公正客观的评审原则、扎实的学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期刊的前瞻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学术水准保驾护航;感谢青年编委为期刊发展出谋划策,为论文质量严格把关,为学术活动倾心倾力;感谢所有作者、读者、粉丝、合作单位一路走来的坚定陪伴与坚决支持!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024年度本刊审稿专家为(以姓名汉语拼音为序)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致谢《建筑结构》理事单位




《建筑结构》杂志理事会主要由行业内有影响力的设计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国家认可的科技型企业组成,现有200余家会员单位,理事服务包括品牌宣传、论文刊发、期刊广告、新媒体推广、理事会议、学术交流活动、科研咨询、标准编制等。《建筑结构》杂志现有理事会成员如下(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致谢2024年部分合作伙伴



协会和学会等


上下滑动查看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

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

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恢先地震工程学基金会(中国)

美中地震工程学基金会(美国)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抗震防灾专业委员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分会

中国钢结构协会风电结构分会

澳门工程师学会

黑龙江恢先地震工程学基金会

黑龙江省地震工程学会

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香港工程师学会

粤澳工程勘察设计协会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震学会基础设施工程防震减灾专业委员会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钢结构专业委员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全过程工程咨询分会

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

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

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新能源建设专业委员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勘察设计协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木建筑学会

成都市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工程韧性防灾专业委员会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

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

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特种结构与结构加固专业委员会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专业委员会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绿色低碳建造分会

中国能源研究会海洋能源专业委员会

中国水力发电学会水风光储多能互补专委会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地基与结构工程分会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城乡韧性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



企事业单位等


上下滑动查看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机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建科南方区域事业部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冠洲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科技集团华南有限公司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建钢构工程有限公司

中建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中铁装配式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震建筑科学研究院

广东众图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容大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华科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苏州城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西安建筑科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西部建筑抗震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省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建震安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华润城市发展咨询有限公司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欧本钢结构有限公司

上海通正铝结构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兆弟集团有限公司

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五和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总站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广检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帝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建丝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探索者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羿射旭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昆明恒基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港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佛力系统公司

达索析统(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第三维度(河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梵迦德(上海)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华中建科-华中震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理工大西维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济通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革震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宸泰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艾科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蓝科建筑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颖力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华东锌盾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兴滇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震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卡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上海建筑数字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韧性城市与智能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应急管理部地震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工程抗震研究所(云南省抗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恒为检验检测认证(河北)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金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天舜金属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佳构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水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BENTLEY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中地互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中地远大勘测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筑信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内蒙古金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中泰联合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福云天翼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天兆建材有限公司

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坤德创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天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地互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精智机器有限公司

深部国重岩土地基技术研发推广中心

重庆大学钢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博科测试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蓝华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宝和源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建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羿学堂文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美特斯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青岛峰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华斯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如本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三鑫膜结构有限公司

深圳市首嘉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四川融海运通抗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瑞特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亿洲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等院校等


上下滑动查看

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天津大学

浙江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深圳大学

河海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福州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聊城大学

西华大学

云南大学

长安大学

重庆科技大学

应急管理大学(筹)

石河子大学



2025年会议活动计划


2025年,我们将继续举办各类高端学术活动,为行业发展搭建更好的渠道和平台,会议活动计划如下(点击活动名称了解往届详情)


01

第十届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


02

当代科技产业园创新发展技术论坛



03

建筑、结构巅峰对话:第十二届结构成就建筑之美高峰论坛


04

第九届结构工程师世界大会(SEWC 2025)



05

第三届建筑结构可持续发展创新论坛——结构工程绿色智能化发展



06

第二届建筑结构与岩土工程融合创新技术

交流会



07

第八届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发展技术交流会



08

第五届城市轨道交通TOD与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


09

第六届工程结构减振隔震技术交流会



10

新技术、新材料助力工程结构绿色低碳发展论坛——2025(第八届)绿色工厂厂务大会


11

第三届山地结构技术交流会


12

第十届面向工程的地基基础技术交流会


13

第六届大跨空间结构技术交流会


14

第七届城市更新与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



15

第17届全国结构振动与动力学会议暨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


16

第二届光伏风电新能源工程技术交流会


17

第五届木竹结构技术交流会


18

第四届钢结构创新发展技术交流会


19

第二十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


20

第五届结构性能化设计论坛


21

AI和数字化技术论坛


22

程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技术交流会


23

《建筑结构》优秀论文评选暨颁奖活动


24

结构前沿公益论坛


25

建筑结构行业杰出青年中国行


26

结构行业系列主题培训


27

结构者说”、“结青之声在线直播论坛



结束语


2024

伴随收获的喜悦

怀旧往昔

感恩一路同行!

 

2025

充满拼搏的激情

展望新的一年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银蛇翘首迎新春,金龙摆尾辞旧轮!

感谢主管单位、主办单位的悉心关怀和指导,感谢各位领导、编委、青年编委、理事、审稿专家、作者、客户和广大读者的鼎力支持和厚爱,更要感谢一路相伴的从事建筑结构行业的所有人员!

 

衷心祝您和家人

 乙巳蛇年心欢畅

愿您岁岁皆安康

巳巳如意伴君行

生生不息创辉煌

《建筑结构》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协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

欢 迎 联 系



2

2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玉桃园三区13号楼《建筑结构》杂志社

邮编:100035

电话:010-57369042/8784,57369045/5030(编辑部);010-57368782/9049(经营部);010-57368785/5031(事业发展部)

网址www.buildingstructure.cn


点击“此处”可查阅《建筑结构》历年大事记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创刊于1971年,是中文核心期刊,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主要栏目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空间结构、组合结构、地基与基础等方面的结构设计经验以及工程抗震、减隔震等相关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内容以实用性、科学性、导向性和资料信息性为特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