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景,恰如彼时彼刻。2015年1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洱海边的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走上木栈道,湖水荡漾,苍山云绕,他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云南考察,察看滇池、抚仙湖、洱海水样和滇池生物多样性展示,并嘱托当地干部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时间的指针指向2025年,十年间,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场华丽的蜕变,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土更净的背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内涵越来越丰富,“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彰显出来的发展魅力越来越让人着迷。从“绿水青山”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云南一路行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时代答案,逐渐写成。澄澈的洱海碧波吹动海菜花,洱海之畔刻着“立此存照”的巨石引人注目。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的“乡愁小院”就坐落在洱海生态廊道边。2015年1月,李德昌家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这一天,艳阳高照,天气晴朗,习近平总书记沿着湖边小道,信步来到古生村李德昌家,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聊民情、谈生产、问生计,并留下了“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十几年前,大家对洱海的保护意识和力度都还不够,脏乱差的现象时有发生。”李德昌回忆道,“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来大理后,收污水、拆违建、修绿道,洱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从2015年至今,大理州在洱海保护与治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快速推进洱海周边3家水泥厂的关停和搬迁、扎实开展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加快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治理之路,非一蹴而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丑庆川对此颇有感触。多年来,丑庆川等科研人员驻扎在洱海边,持续对洱海的水生植物类群进行跟踪监测,并针对洱海湖区水生态系统退化、水生植被群落简单化、植被面积占比小等突出生态问题,制定实施了“洱海水生植物关键类群强化恢复工程”。自2022年开始,每年3月至8月间,丑庆川等人都会在洱海湖区内的多个片区开展沉水植物规模化种植。“沉水植物是清水态水体里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可直接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盐与藻类竞争,从而限制藻类的生长。”丑庆川介绍道,“提高沉水植物的覆盖面积,类似于提高陆地上森林的覆盖面积,可为浮游动物提供主要的栖息地和避难场所,使湖泊维持清水状态。”随着洱海保护治理各项措施的推进,洱海周边的环境越来越美。星星点点的海菜花,繁星坠水般散落在水面上;岸边,生态绿道串珠成线,绿意盎然,白族小院飞檐翘角,颇具古韵。美丽的环境也反哺着洱海周边的村民。水清则花盛,水污则花败的海菜花,摇身一变成了“致富花”,在洱源县人工种植面积达3000亩,产量5400吨,产值3640万元。昔日陈旧的农家小院也变为了风情浓郁的“乡愁小院”“科技小院”,为全力攻关破解洱海流域污染治理难题、实现农业绿色转型贡献着科技力量。如今,丑庆川仍在洱海边来回奔波,为洱海保护治理贡献着更加精准化的科技力量。李德昌一家也在自家的“乡愁小院”里义务当起环保宣传员,给慕名而来的人讲古生村生态环境变迁的故事,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好洱海母亲湖。2020 年 1 月 22 日《云南日报》刊登的滇池2024年的观鸥季格外热闹,随着近年来滇池沿岸湿地公园的建设完成,红嘴鸥栖息点更多了,星海湿地、海洪湿地、海埂公园、草海东岸、东风坝……无论是置身繁华闹市,还是身居僻静乡野,都能看到成片的红嘴鸥掠过水面,与时隔一年未见的“春城老友”亲密互动。归来的“老友”,不止红嘴鸥,一些常年“潜水”的“老朋友”近年来也悄然回归。曾广泛分布于滇池流域、却于20世纪80年代末慢慢从人们视野里消失的金线鲃,就是其中之一。金线鲃的恢复意味着什么?金线鲃虽小,却是滇池生态修复不可或缺的一环。以浮游动植物为食,能吸收水体中多余氮、磷元素的金线鲃等鱼类,与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海菜花等水生植物,以及可长期消耗水体中有机碎屑和腐质的背角无齿蚌等底栖生物,共同形成了“花-鱼-蚌”的立体生态修复模式,增强了高原湖泊生态修复的能力,支撑着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如今的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内,墨西哥落羽杉、水杉等118种陆生水生植物在滇池畔迎风摇曳,白鹭、红嘴鸥、骨顶鸡等102种鸟类随风起舞,滇池金线鲃、中华倒刺鲃、昆明裂腹鱼、云南光唇鱼等26种快要消失的滇池鱼类也在此形成了稳定的种群,高原明珠重现光彩。滇池之变,体会最深的莫过于滇池巾帼打捞队的队长李云丽。30多年来,李云丽带着她的队员们打捞滇池水草、垃圾、蓝藻。眼见过去水体乌黑、盖满垃圾的水面重新变得干净清澈,李云丽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随着滇池水质越来越好,打捞队的工作也轻松了,平常主要清理一些枯枝落叶,闲暇时还能到滇池边散散步,看看美景。”在李云丽的带动下,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巾帼打捞队,在保护滇池的第一线贡献力量。“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5年来,昆明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竭力推动滇池保护治理取得积极成效,2018年来滇池全湖水质连续6年保持Ⅳ类;2023年,35条主要入湖河道达标率为93.9%,Ⅲ类及以上水质河道26条;2024年1—7月,实测33条河道中,Ⅲ类及以上水质河道27条,水质达标河道31条。并通过实施滇池湖滨“四退三还”生态建设工程,建成滇池湖滨生态带6.29万亩。滇池环湖已形成平均宽度约200米的闭合生态带,植被覆盖率达到81%。“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船行悠悠,白鹭舞跃。”海埂公园内,一群群红嘴鸥灵动飞跃于游客指尖,岸边的银杏不时将片片金黄的落叶撒至清澈的湖面上,一幅“山水相望、廊道清晰、韵律丰富、节点精致”的高原湖滨城市风光舒展开来。滇池畔的捞渔河湿地公园内,市民游客们或举家出游,或三两结伴,在湿地的各个角落留下了欢声笑语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云南绝不仅仅是倡议或理想。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空间管控制度、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制度、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云南生态环境制度以“全”著称。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完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事项170余项,创建2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40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立健全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10方面50余项制度规范和模板范式,以及省委省政府督查与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联动、定期调度研判和重大问题约谈通报、督察整改绩效考评等工作机制。其中,《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旨在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弘扬生态文化,推动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进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是云南的生态文明制度最坚实的基础。生态环境保护该花的钱必须花,该投的钱绝不能省。“十四五”以来,全省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财政资金支出895亿元,下达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253.07亿元,筹措安排中央和省级资金70.3亿元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每年统筹安排省级资金24亿元用于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安排中央和省级资金416.55亿元支持林草重大工程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资金保障很“厚实”。
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约束性指标,制定有色金属、化工、煤炭等行业省级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提出“湖泊革命”60条措施,明确河流保护50条措施,实施九大高原湖泊“三治一改善”三年行动……云南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非常“有力”。洱海、滇池的保护与治理中,多少“铁面无私”的举措,多少“咬牙忍痛”的取舍,才换来今天的水青山绿。
当然,“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中的“排头兵”不仅意味着优秀,还意味着创新。在全国首创“坝区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比例”特殊管控指标,在全国率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方案》,与贵州、四川两省建立首个长江流域跨多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云南探索前进,智慧与勇气缺一不可。
成效是明显的——以“美丽云南”建设为牵引,全省各族群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牢固,七彩云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全省城市空气质量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PM2.5平均浓度21.8微克/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30%。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7.4%,1/3的县(市、区)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作为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上游,云南主要河流出境水质优良率达100%,每年为长江、珠江输送超过1000亿立方米的优质水源。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100%达标,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向优向好,抚仙湖、泸沽湖水质都保持在Ⅰ类。洱海畔、滇池边,被誉为水质风向标的海菜花连片绽放、凌波曼舞,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全省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分别排全国第二、三、四位。2015年以来全省累计完成营造林5216万亩,其中民族地区2283万亩。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完善,亚洲象、香格里拉、高黎贡山、哀牢山等4处国家公园被纳入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数量居全国第三。
“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物种基因库”是云南最真实的写照,高等植物、脊椎动物和大型真菌种类均占全国50%以上,是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COP15大会在云南召开,大象家族“北上南归”之旅,让全球的目光都聚焦这片美丽又温暖的土地。
青山终不老,绿水总长流。十年须臾,云南牢记嘱托,生动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篇章,将一个童话般的美丽云南送到世界的眼前。未来的日子,云岭各族儿女将接续奋斗,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写下新的注脚。
图:王毅
文章源自《今日民族》2025年第1期
一审:黄薇
二审:纳梦月
三审:王菁
美编:陈锴帆
校对: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