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资深汽车人,大家感同身受,汽车行业真难,难在整体经济环境不好下的销售压力,增量难求,基盘不稳;难在白热化竞争,从技术到销售,从国内到海外;难在日益疯狂的价格乱战,成本控制;难在既要又要还要都要,还得快速响应……不一而足。
不过让大家感到最无力的还是OEM对供应链的压价,所以标题快速引发了汽车人的共鸣,尤其是T1/T2跟OEM接触更多的供应商感受更为强烈。
而作为行业上游的OEM对供应链的价格制约有很多方式,有的甚至是供应商自己主动的战略选择。
比如在如今早就产能过剩难求增量的背景下,很多供应商求增长的战略就是争取上车、绑定新势力新品牌,豪赌未来,报出了前所未有的极具竞争力的疯狂价格。这是一个你情我愿的结果,短期内肯定是不合理的,但对一心求增长的供应商来说,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赌一赌奇瑞变路虎。(比如近些年来很多供应商把砝码几乎all in华为和小米。事实上看小米半年度财报你会发现,小米的毛利率很高,那么显而易见的是下级供应链做出了某些贡献。华为更不用说,早前任正非的思维大家都深刻感受到,他从没有用压榨的方式去看长远的客供关系,这其实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做到的。正如,近些年好多企业开始学习华为模式,只可惜大家学到了皮毛,反而有邯郸学步之意,对于核心的用人和不用扬鞭奋自蹄的自驱大家望尘莫及。)
比如OEM摄入更多的供应商参与报价竞争,总有人愿意做出牺牲,换取业务,从而给OEM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空间。有时候甚至可以“佯攻”给一个价格锚点,直接把报价带入一个充分甚至过分竞争的局面,坐收渔利。
比如启动B点计划,给更多供应商初入体系的机会,很多供应商玩家希望借此摘得客户logo从而方便后续的进一步扩张。在此背景下供应商更舍得“舍”,价格让步水到渠成。
比如各个公司都开始降本增效、开源节流,有的从考勤开始抓起、有的从出差开始限制、有的出差报销开始要出行方案对比、有的开始严控投资精打细算、有的开始琢磨方方面面的国产化替代......
不过,无论是哪种方式,供应链始终是重中之重,因为传统制造业的BOM成本是占比较高的,有的产品甚至占到80%-90%,所以供应链是毫无疑义的关键点。
其实也不管是哪种,核心原因还是当今技术维度的确没有过深的护城河,国内又是从1到100能力极强的环境,导致新产品或新技术一旦投产,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复刻出来。正如前些年如日中天的光伏产业,国内企业一出手很快就是白菜价,在这个层面上,中国企业卷起来就是主打一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大家都觉得只要挺过黎明前的黑暗就可以一劳永逸,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死在了黎明前夜。“用量降价、以价换量、占领市场、获取定价权”这是国内最常见的商业模式,也是最血淋淋的商业模式,也是让国内企业平均寿命小于7年(疫情3年后的数据可能更差)的最残酷的商业模式。
所以,在这个核心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就是过分同质化,过分同质化导致过分竞争,过分竞争导致过分噱头,过分噱头导致病态创新,病态创新导致汽车人过分的消耗,最后回归到人身上就是身心俱疲,健康江河日下。
而对于冷酷的市场,尤其是大众市场,在上述如此多“过分”的前提下,必然陷入价格乱战、性价比战甚至营销乱战、舆论乱战,因为没有谁有稳定的轻易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大家只能一遍遍重塑供应链,这也给了往日很多名不转经传的供应商机会,但本质上还是“廉价劳动力红利”,不管是工程师还是操作工;本质上还是一种资源的低效交换,去实现50分向60分70分提升。
不过,当下现状的形成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滚出来的,没人可以阻拦,当局者首要的目标也都是“活下去”,而为了更好的更可持续的“活下去”还是要回到技术根基上。我认为所有护城河最终的底层就是技术,正如那个经典的问题“质量是怎么做出来的?”,它的最终底层答案肯定是在技术/设计层面,而不是制造、不是流程、不是体系。
最后,学习中车的精神,把“卷”变成一种主动的行为,便是所向披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