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暴力犯罪?从家庭教育抓起

职场   2024-11-27 19:02   上海  

刑释人员回忆录,感悟逆境中人生



作者:飞鸟



之前我在监狱里遇到很多严重的暴力犯罪者,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情绪特别容易暴躁,一言不合,就想着拳脚解决问题。

在和这类人相处的过程中,需要特别的小心谨慎,因为你不知道突然哪个瞬间就惹他不高兴了,然后对你施加拳脚。

有时候我就在想,这类人为什么这么暴力?

我经常会去观察他们的行为模式,最后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很差。

一旦与人观念不合,发生冲突的时候,面部会迅速充血,肾上腺素飞速飙升,手脚会首先控制不住地展开行动,根本不会去思考行为过后需要承担的后果。

哪怕他们已经因为暴力犯罪进了监狱,被判处了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缓,承担了严重的后果。

但是在监狱这个规章制度特别严格的环境之中时,和形形色色的人相处,难免还是会发生冲突。

好的一点是,在这里和别人发生了暴力冲突,会被“三连号”迅速制止,或者是身边的其他狱友。

前者是因为会承担连带责任,必须得制止,后者则是因为制止后,自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分,用于申请减刑假释的必要条件。

更或者出于道德感,想着去制止,但是对于这一点,在里面能够真正具备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唯恐天下不乱。

而在社会上时,除非警察来了,一般的群众看到了,谁敢上去制止?

事件发生至警察到来的这个时间差,很多惨案已经酿成,无可挽回。

在监狱里,人们吃喝拉撒睡都是在一起,而且还有“三连号”的互相监督,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很严重的暴力冲突事件。

最多就是互相推搡了几下,挨了几拳之类,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就是在劳动场所,劳动工具多,会发生严重伤人行为。

通过和他们聊天,我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他们会和我说:“从小的时候,只要犯了什么错,父母第一件事就是先揍一顿再说!”

皮肉之苦,谁不怕呢?

当父母的拳头、棍棒,施加在自己身上的时候,皮肉会受苦,内心会感到恐惧。

从体力上来说,肯定是斗不过父母的,因此内心就对父母产生了惧怕。

而这种惧怕,更多的是来源于体力上处于劣势,根本打不过父母,并不是源于某种道理上有愧于父母,内心产生了羞耻感。

在那个时候,在孩子的内心中,就已经形成了一个观念:遇到冲突,只要从武力上压过对方,对方就会屈服。

因为任何的道理,都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得到的,这才最让人深刻,刻在骨子里,融在行为模式里。

当这类孩子长大以后,再与父母有什么冲突,父母就不会再用武力解决问题了,会开始苦口婆心地劝解。

但是这个时候,你说的道理再对,有用吗?

一点用都没有!

因为那个时候,在孩子的潜意识当中会觉得,我现在已经长大了,具有一定体能上的优势,而你(父母)年纪已经大了,怎么能让我屈服听与你?

所以,很多父母就会面临这样的处境,看到孩子犯了错,只能唯唯诺诺的、小心翼翼地劝诫几句,最后得来的是孩子叛逆的呵斥几声。

被孩子怼得一句话也不敢说,渐渐地,变得沉默寡言。

直到最后,孩子犯的错越来越大,父母一直在后面擦屁股,一直擦到无能为力,最后会有监狱来管教。

父母最后得到的经济上的损失,精神上的损失,孩子入狱后,内心无尽的痛苦......

以前的人们法制观念不强,想着自己的孩子,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爱打就打,爱骂就骂。

尽管早就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但是法律的实施,还是缺乏有效的监督。

随着现在法制的完善,人们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开始知道了,哪怕是我自己生的孩子,也不能随便实施家庭暴力,否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因此,从根源上杜绝了孩子受到家庭暴力的伤害,不再把“棍棒底下出孝子”作为教育的方式。

当孩子犯了错,家长不敢再打,只能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或者其他非暴力的方式去和孩子沟通。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踏入社会后,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就不会想着用暴力去解决问题。

社会才会越来越和谐,人们生活指数的幸福感才会越来越高!

看更多服刑回忆录

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服刑那些年


长按二维码关注

体验百味人生




征稿启事


稿件要求:

通过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深挖犯罪根源,警示读者,避免犯罪。

稿酬:

文稿一经采用,50元/篇。

投稿方式:

关注公众号,点击服务——我要投稿





一个人物

一段经历

一连串故事

用文字抒发服刑经历的感悟人生






 


文末点个在看 警示好友!

服刑那些年
服刑经历分享,体验百味人生,在反思中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