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词揭晓!

文摘   2025-01-20 09:44   河南  

关注时政资讯、升学备考

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词评选结果1月16日在北京揭晓,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月背采样、量子科技、具身智能、混合现实、生物制造、近零碳、实景三维、微核糖核酸等科技名词入选。


本次评选活动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联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语言分中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于2024年11月启动。经过数据收集与初步筛选、深度筛选与数据分析、专家评审与公众投票、综合评定与结果解读等四轮盘点和评估,最终评选产生上述十大科技名词。


在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张利洁看来,评选年度十大科技名词,不仅是为了记录当下科技热点与创新成果,更是为了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激发公众对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的兴趣。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语言分中心主任杨尔弘认为,2024年度十大科技名词的选定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动态适应性和科技发展的迅猛步伐,这些名词不仅展示了2024年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也反映了语言与社会的深刻互动。




一起看看这十大科技名词吧→


1. 人工智能+

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一种理念与实践。通过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实现对传统行业的全面赋能与重构。


2. 低空经济

一种新型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它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以有人或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与空域、市场等要素相互作用,带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发展。


3. 月背采样

指通过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采集月壤、岩石等样本,并将这些样本通过返回舱或其他技术手段安全送回地球的科学活动。


4. 具身智能

一种基于物理实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通过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来获取信息、理解问题、做出决策并执行行动,从而展现出智能行为和适应性。


5. 量子科技

一种新型的科学技术体系。将量子力学原理与信息科学、计算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通过量子效应(如量子叠加、量子纠缠、量子隧穿等)实现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递。主要应用于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加密、量子传感等领域。


6. 混合现实

一种将虚拟世界与现实环境深度整合的技术。它结合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通过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对象与现实世界进行实时互动,能够将虚拟元素叠加到现实环境中,还能让这些虚拟对象具备现实世界的物理特性(如实时物理交互和动态反应)。


7. 生物制造

一种以细胞、活性分子和生物材料为基本成形单元,实现生物组织及器官的生理属性、结构及机能的体外制造的技术。其核心优势在于,它通过模仿自然过程,利用生物催化反应,高效且环保地生产各种化学品、材料和能源。


8. 近零碳

指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碳减排措施和碳吸收手段,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基本平衡。


9. 实景三维

指真实、立体、时序化地反映和表达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时空信息。作为新型基础测绘的标准化产品,它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部门信息化提供统一的时空基底,为实现在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里的生活规划、生产调度和政府决策提供支撑。


10. 微核糖核酸

又称微RNA,是真核生物中一类内源产生的,通过序列互补方式识别并具有转录后基因调控功能的小分子核糖核酸。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通过与靶mRNA特异结合,从而抑制转录后基因表达。在调控基因表达、细胞周期、生物体发育时序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来源:光明日报




监制:樊学兵   统筹:徐连生   

审校:王红旗   责编:刘业辉



版权声明

“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微信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关注时政资讯、升学备考

联系我们

电话:13148008448

中学生时事政治报
《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是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教育报刊社主办的面向全国中学生的教育辅导类报纸,该报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赢市场,以向中学生和老师提供丰富的、优质的精神食粮为己任,坚持正确导向,规范办报行为,求真务实地为广大中学师生读者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