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去哪儿】春节游甘南《舟曲年俗》

政务   2025-01-31 10:34   甘肃  



春节游甘南  为家人携福

地处祖国版图中心的甘南,山川壮丽、民风淳朴,一地一节庆、十里不同俗,堪称中国民俗大观园,是沿袭中华传统文化,春节祈福、讨彩,开启新年新气象的好地方。


泉城舟曲年

韩小东
   
炕桌菜、热豆腐,味觉的地理标志。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头上,白龙江边的舟曲人就开始洒扫庭院、赶集逛场忙碌起来。忙着用大大小小的年货装满家里的坛坛罐罐,忙着用满心的热切和期望充实红红火火、丰丰美美的新年。
耙柿子、软枣、拐枣,土锅子、雪花馍、罐罐酒,肉肠、血肠、荞面肠,腊排、五爪、叶里开花,一盘盘摆满炕桌、热气腾腾的杀猪菜,保准是你没吃过的独特美食。
舟曲众多的美食中热豆腐因为地道,所以闻名。老县城北面的五台山下,生出一眼硝水泉,细细绵绵,蜿蜒不绝。舟曲人说的硝水,就是卤水。 
“卤水点豆腐”是古人的炮制之法,造就了舟曲豆腐的原生味道。再加上白龙江边生长的女子,天生就带了几分白净水灵,一口吴侬软语般的舟曲话,那便是巷子里最惹眼的豆腐西施。
有人说,没吃过热豆腐,就没来过舟曲。热豆腐就是舟曲的味道,恬淡、濡糯、厚嫩,满口生香的滋味。



名山福地,新年登高、步步高。

雷古积雪、翠峰晚照、三眼涌泉、驼岭钟声、南山笔架、七星古柏、九天飞瀑、城头虎迹是舟曲古八景。如今能一眼可览八景的地方,就属钟灵毓秀的翠峰山了
翠峰山背后是高耸入云的雷古金山,对面是文明笔架的不老南山,脚下是奔腾东流汇入东海的白龙江,被称为“陇右名山,翠峰福地”。
登高而啸、一吐块垒,是魏晋贤士独发的情怀。遍插茱萸、举杯邀月,是隋唐文人随俗的雅趣。岁末闲暇,携亲顾友,驾登高,盘桓翠峰山上,“听松涛阵阵,观山岚薄霭,击钟声悠远,迎东山日出”。行尽人生艰险路,始见风景这边好。
到名山福地,辞旧迎新,一起敲希望的钟,可是新春祈福,净化心灵的绝佳去处。

 
东山转灯,踩福来,盖个新年的大红印戳。

“小年大十五”。元宵节要上东山,来看看全国独一无二的转灯节。

东山转灯节融入了灯火、音乐、说唱、雕刻、排阵、礼仪等多种传统艺术形式。每村二三十名青壮年身背宫灯、方灯、轿子灯,敲锣打鼓、吹唢呐、舞铙钹,在弯弯曲曲的村巷排成长龙,游村转庙祈福散祥。



鼓乐而行的队伍,走到农家的场院,开始了最奇妙精彩的踩字表演。
五彩的长龙,踩着锣鼓的节点,在头灯的带领下,回转交接,有序前行,人影交错,花灯星耀,一通锣鼓喧天的热闹过后,正方形的场院里已然悄悄留下一方大印。
“新春吉庆,人天有应。”待到夜里,飘落一场丰年瑞雪,次日一早便揭开了昨日设下的迷局,在白雪的衬托下,黄土地上猛然跳出一个连笔的巨大“福”字来。
开启你的无人机,接福的时候到了。俯揽各村各寨,篮球场大小的场院里,写满了一个个“福禄寿禧”“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吉祥的大字。在那东山顶上,生出了一个个“通天接地”的拓印场。这“用人作刻刀,以大地作石”来篆刻的煌煌气度,可不是那个印社所能比拟的。
东山归来,一个个新春祈福的大大印戳早已盖在了每个人的温暖心念里。

 
松棚灯会,不二扬州,松香里的舟曲。

“正月十五看花灯”。正月十四日晚,舟曲老县城的大街小巷一夜之间就搭起了联结街巷的十里长棚,棚顶铺满一层层刚刚砍来的松枝,松针凝露、浓翠欲滴。错落的松棚架杆上挂满早已写好楹联的方灯、长灯,中间悬挂着彩灯、宫灯、荷花灯、走马灯,上下有序、左右井然,俨然走进了楹联的长河,星星点点的九曲巨阵,满街松香,满眼文韵。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说道”。松棚楹联灯会,其中缘由,自有一解。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春节是阳气生发的时节,阳气感于木而发,其色为绿。松木是得阳气最早的树木,寓意福寿安康。新春搭建松棚,让乡亲父老在玩赏间生发满身的阳气,用民俗承载“中医上工治法”,可见先辈用心之良苦、用招之高妙。
“每逢佳节倍思亲”,城里人的祖上大都是明朝从江淮戍边来的,“松棚楹联灯会”每每让人回想起节日里故土扬州的阑珊灯火,用“宋棚繁华,一街清明”来代代铭记,表达对宋明文化的顾念,用一种文人的含蓄方式,让后生们熏习一份绵延、温热、浓烈、光明的家国情怀。
不忘来路、自信未来,何尝不是其中意味。
 

十九迎婆婆,来求麒麟子,多子多福的热闹

“正月十九迎婆婆”是舟曲最大最隆重的民俗。婆婆是舟曲人对送子娘娘的称谓,传说她是周公旦的妻子,创建了夫妻的礼法。
在中国人的心中,多子多孙就是福。商周青铜器上,大多都有“子子孙孙永为宝”的铭文,子孙代代繁衍,香火就能延续,文脉不会中断。孩子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福气,更是一个民族国家未来的福运。

年轻的夫妻,来体验一下传统的求子风俗。在人海中勇毅前行,在星海里接到自己的“宝儿”,为小家和国家培养更多的接班人。

     

战阵化石、踏歌之韵,文韬武略喜庆流年。

看完灯会,可以去上河片参加“摆阵舞”。三大龙碗甘冽的陶罐酒下肚,在微醺中加入男子排舞的刀剑战阵,让你领略千年前中国古代蛙阵、蛇阵、老鹰阵的变换阵法,一声声急促、深沉、猛烈的呼号中,添几分男子汉的豪迈与阳刚。

也可以去下河片尝一陶壶醇厚的“天锅酒”,跳一跳久负盛名的“朵迪舞”。和一排俊男靓女手拉手,伴着串串铜铃摇响的节奏,移动着雍容的醉步,在悠远古老的歌调里畅游,李白赠汪伦的踏歌,马家窑舞蹈彩盆的身影,定在眼前鲜活跳荡。

还有山后的拉伊、山前的酒歌,上河里担水,下河里行船,北街上舞狮、东街里耍龙,二月采花、四月风筝,霸王舞鞭、小二钉缸,大头、高脚、社火、跑马,纷繁满目,异彩纷呈,心有驿动,目不暇接。
松香里的舟曲,文韵里的年节,散发着硬核却温暖的心性。重温儿时的年味,邀你再到舟曲来,小城驻足,预期满满,欣喜无限。

不负新春、不负流年。




来源:甘南史志


往期精彩回顾




舟曲县全季旅游暨春节期间民俗文化系列节庆活动(预告)
【新春走基层】舟曲:华灯初上扮靓小城 流光溢彩年味渐浓
春节假期安全提示




编辑丨马应凯   责编丨严辛酉   终审丨桑桃花

* 转载请注明来自花开舟曲官方微信

今天因为你的点赞,让我元气满满!

花开舟曲
新闻,有温度;分享,是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