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
不代表CMCN和相关资方的观点
2024.08.07
打造“蓝碳课堂”科普品牌,点燃青少年“海洋强国梦”
近年来,东海海域海岛中心以编制出版东海局首部儿童海洋科普读物为契机,积极探索联合N所学校和社区共建“1+N”科普模式,打造“蓝碳课堂”这个博士讲师团的科普品牌。2024年上半年,该中心还联合东海局离退办在梅园小学、联合“人生大不同”公益组织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分别开展了“蓝碳课堂”科普讲座活动。通过“蓝碳课堂”科普品牌,让海洋科技人员近距离走上科普舞台,点燃青少年“海洋强国梦”。
链接:
https://ocean.cctv.com/2024/08/07/ARTI7At8klDPEWi0EKI7d47P240807.shtml
2024.08.08
广东创新开发交易模式 将红树林变“金树林”
广州8月7日电 (孙秋霞 罗诗岚)作为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红树林营造任务最重的省份,近年来,广东积极探索开展以红树林为代表的蓝碳碳汇产品开发交易,不断创新开发交易模式,率先走出我国红树林碳汇价值实现广东新路径。早在2021年,广东已率先完成了全国首个蓝碳碳汇项目——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这是我国首个符合核证碳标准(VCS)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CCB)的红树林碳汇项目。
链接:
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4/08-07/10264796.shtml
图源中国新闻网
2024.08.15
木兰溪口湿地红树林保护区成立
15日,莆田市涵江区在木兰溪口省级湿地公园举行木兰溪口湿地红树林保护区揭牌仪式。据介绍,当地针对部分无法原地修复生态的破坏生态资源案件,委托第三方在木兰溪口湿地红树林保护区补植红树林,以“造林增汇”蓝碳替代性修复方式,有效推进湿地生态环境治理。现场,涵江区法院、检察院、公安、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和三江口镇政府等协作单位还签订了《关于木兰溪口湿地红树林保护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完善了府院联动机制,优化木兰溪流域生态司法保护。
链接:http://http://fj.news.cn/20240817/95123a66e5ca4f3ea25a31a4b6af2c9d/c.htm
图源福建日报
2024.08.17
海草床修复 助力海洋生态保护
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鸟类监测时,首次观测到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半蹼鹬在此繁育后代。近些年,通过“引嫩入白”“引嫩入莫”等湿地补水措施,莫莫格湿地水源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在此停歇觅食和繁殖的鸟类越来越多。海草床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黄河入海口的潮间带上,潮水奔流往复,矮小的海草随波漂荡,在浅海中吸碳释氧。经过持续修复,从高空俯瞰,黄河入海口的宽阔潮滩,海草床从修复核心区域连绵至四五十公顷,疏密不同,快速生长。
链接:http://news.cctv.com/2024/08/17/ARTIk3rXV6ZHEZbNFR78Ry2f240817.shtml
图源央视网
2024.08.18
立足海的优势 做实海的文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漫步福建省厦门市环东海域,碧海银滩边,茂盛的红树林点缀着海岸线,多个生态公园串珠成线,构成滨海旅游的怡人风景。“瞧!白鹭又来了!”轻按快门,数只白鹭在摄影师陈博的相机中留下曼妙身影。
沿着海岸线向南,漳州市云霄县的漳江入海口赫然入目,陆地与海洋的交接处,一片红树林郁郁葱葱。这片曾被互花米草等外来入侵物种占据的海滩,如今已重新披绿。不远处的佳洲岛上,亭台立水,白鹭觅食,每一帧都是好风景。
2016年以来,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开挖潮沟、局部清淤等方式,恢复退化红树林500亩,并持续开展退养还湿和互花米草、三叶鱼藤等有害生物的除治工作。“烂海滩”摇身变成“浪漫线”,厦门环东海域和漳州漳江口的美丽蝶变,映射出福建省近年来扎实推进海洋生态高水平保护的成效:建立源头至末端的全链条海洋治理体系,生态开发和保护并重,海洋生态持续向好,2021年至2023年,福建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持续高于85%,海水水质稳步提升,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链接:
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24/08-18/10270628.shtml
2024.08.19
中国与毛里求斯合力守护“海底雨林”
在毛里求斯东岸费耶斯角附近一处海域,有一块由中国企业和毛里求斯环保组织共同打造的珊瑚苗圃。这里培育着从各处收集的珊瑚碎片,成功长大的珊瑚会被移植到出现退化的珊瑚礁群中,实现海底“植树造林”。
据运营这块珊瑚苗圃的毛里求斯环保组织“节能社会”主席纳迪姆·纳祖拉利介绍,中国技术的加持让珊瑚培育“提速”,中国和毛里求斯合力实施的珊瑚挽救计划正在让当地珊瑚礁群重新焕发生机。乘快艇十几分钟后,纳迪姆带领记者抵达珊瑚苗圃。这里的海底堆放着许多混凝土块,在其上方水平铺有网格状金属框架,网格间密布大小不等的粉色“石块”,这就是正在培育中的珊瑚。
链接:http://www.news.cn/20240819/4342733e2ad444549efd5d4526445ca6/c.html
图源新华网
2024.08.20
保护永续利用自然资源 绘就美丽中国“生态基底”
8月20日,自然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自然资源部关于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副司长李建中介绍,“十三五”以来,部署实施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480万亩,整治修复海岸线近1680千米、滨海湿地超过75万亩,红树林地面积已增长至45万亩。
链接:
http:///news.cctv.com/2024/08/21/ARTIuRNgnz25Ibxq7c59x8kI240821.shtml
图源央视网
海洋生态环境不断完善 福建东山海域现海豚群
福建东山8月20日电 (朱春燕 尤秋安)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闽南执法支队20日披露,该支队在东山海域开展日常海上巡逻过程中,发现约二三十只海豚出现,场面十分壮观,在清澈的海水中,可爱的海豚们在大海中时而潜入海中时而跃出海面冒出串串水花,一路伴随着执法船撒欢般地在海里劈波斩浪畅游捕食。近年来,东山县推动建立完善东山美丽海湾创建工作推进机制,全力推进蓝色海湾整治实施陆源管控和生态修复工程。2024年上半年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水质达标率达98.31%,马銮湾海水浴场水质达标率常年为100%。全国首创司法+保险+修复模式,为东山省级珊瑚自然保护区鸡心屿片区核心区约612公顷的造礁石珊瑚群落上保险,多措并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链接:
http://www.chinanews.com.cn/sh/2024/08-20/10271916.shtml
2024.08.21
自然资源部通报2024年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发现的80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问题
一些地方违法违规围填海、破坏红树林、违法违规用海侵占生态保护红线、破坏自然岸线;有的地方对督察发现问题整改不力甚至弄虚作假,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严重冲击耕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危害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链接:
http://news.cctv.com/2024/08/21/ARTIwZhqT34fYgcGj3CQeCI1240821.shtml
2024.08.22
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万羽翩翩入画来
作为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该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被国内外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鸟类栖息地的保护与建设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侵略”让人十分头疼。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科科长周立城介绍,互花米草的疯狂扩张,不仅挤占了本土植物的生长空间,而且导致动物无法获得充足的食物和栖息地,严重损害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在东营市利津县刁口乡沿海潮间带附近,工作人员正使用无人机对互花米草复发情况进行巡查。“每年5月份到9月份,我们采用人工巡查和无人机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发现复发的互花米草,之后采用翻耕的方式进行治理。”利津县海洋发展办公室主任张新说。互花米草清除之后,裸露的滩涂怎么办?利津在适宜的地块实施盐地碱蓬修复工程,在互花米草清理后的部分潮间带区域种植盐地碱蓬。互花米草治理和种植盐地碱蓬相结合的办法,提高了本土植被覆盖率,恢复原生态本底环境,加快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进程。截至目前,自然保护区内互花米草的清除率达99%以上。一些消失多年的生物和鸟类又回到了它们原来的家园。
链接:http://ocean.cctv.com/2024/08/22/ARTIgri5QmEYNBmojnjvKfpY240822.shtml
图源光明日报
2024.08.25
护好湿地资源 释放生态红利
近年来,江西开展湿地资源运营机制改革试点,通过指标交易、产业化经营等途径,完成湿地占补平衡的同时,还实现了湿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湿地资源丰富的南丰,就是试点县之一。
2022年2月,南丰成立湿地资源运营中心,集湿地资源收储、修复、评估、交易和科普宣传等功能于一体。通过图斑比对、实地核实等方式,先是摸清县域湿地资源“家底”,接着制定《湿地运营技术规程》,确定湿地修复、经营的标准流程。
湖面中心已是白鹭、斑嘴鸭等水鸟栖息的家园。17亩的湿地交易指标,供给了南昌九龙湖跨江大桥等工程,同时从工程方获得160余万元的湿地修复款。
如果将湿地放在人口密集区,能否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双赢?2023年初,南丰县湿地资源运营中心围绕蜜桔等产业,开展“湿地+产业”试点,打造杨梅村等6个示范点。
湿地生态修复后,南丰县蜜桔产业局等部门指导村民开展有机种植。一方面,开渠引流,以湿地水调节蜜桔树生长季水量;另一方面,严控农药和除草剂用量,肥料以湿地水生植物和淤泥为主。
链接:
https://eco.cctv.com/2024/08/25/ARTIJcEHQxW7F7cze15N9CBH240825.shtml
2024.08.27
科技赋能深海考古:以中国经验探索人类深蓝神秘印记
深海考古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涉及考古、海洋、地质、化学、生物、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的考古工作,是一次多学科交叉合作的典范。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等单位携手合作,集合了考古学、海洋学、地质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对沉船遗址进行了全方位研究。
在这次考古调查中,科学家们运用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生物学、化学等多种自然科学方法,对沉船遗址所在海域的海底地形地貌、水深水文、海底构造、海洋生物、海水等进行了综合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沉船埋藏的深海环境特征,还为沉船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的发现,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还为人们揭示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
链接: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2024/08-25/10274450.shtml
图源中国新闻网
2024.08.29
中国黄唇鱼种源保护与技术研究中心在广东惠州动工建设
惠州市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动工暨投资项目签约仪式30日在惠东港口举行,当日,中国黄唇鱼种源保护与技术研究中心暨南海大黄鱼种业创新基地项目正式动工建设,该项目首期计划投资1.8亿元。黄唇鱼为中国特有鱼种,素有“国宝鱼”“黄金鱼”“海中大熊猫”之称,是目前唯一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旗舰性海水鱼。2021年,广东省鳇鲸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首次攻克了黄唇鱼人工繁殖技术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
链接:
http://www.chinanews.com.cn/sh/2024/08-30/10277580.shtml
图源中国新闻网
2024.08.30
总台南海之声推出首部仙宾礁生态调查纪实片《假如仙宾礁会说话》
由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联合多家单位共同编制的《仙宾礁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30日在北京发布。基于《报告》的调查结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海之声推出首部仙宾礁生态调查纪实片《假如仙宾礁会说话》。
2024年5月至7月,由中国科学家组成的专业海洋生态调查队,对中国南沙群岛仙宾礁展开调查。调查发现,仙宾礁珊瑚礁生态系统处于总体健康、局部受损的状态,现有的6个沙洲均为自然形成,其中3个在高潮时露出海面。《报告》还显示,仙宾礁及附近海域存在的频繁人类活动对该区域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有较大胁迫性影响。
链接:
http://www.chinanews.com.cn/sh/2024/08-30/10277629.shtml
图源央视新闻
文章内容整理自网络
不代表cmcn和相关资方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