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广西,有你更精彩
广西贵港,贵港可以说是一位“变脸大师”,从它出现开始,名字就变好多次,比如说人们耳熟能详的“贵州”和“贵县”等。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部厚重的历史!
刚才刷到一条消息,是一位叫“x哥”的贵港人写的。他说:“贵港人(三区)有少部份人叫贵县是一种怀念贵港过去(比如叫贵县大碌藕)还有一部份上了年纪的人习惯叫贵县大家可以理解,但作为桂平人或玉林人明知道早已没有贵县这地名了,还整天叫贵县,是在体现你们的无知吗?还是带有一种歧视、讽刺贵港的意图呢?”
这就搞笑了,这话明显带有主观意愿,并且他的言语充满偏激。意思就是只有贵港自己可以叫“贵县”,别人叫就是讽刺。这就是玻璃心了。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如同评论上一位网友回答的:“自己觉得叫贵县是一种讽刺,而别人认为叫贵县是它的历史。”
确实,地域名称的变迁往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记忆,对于当地人而言,这些名字不仅仅是地理坐标的标识,更是情感的寄托和身份的认同。
X哥的情感表达,虽略显敏感,却也透露出对家乡深厚情感的维护。而外界人士继续使用“贵县”这一称呼,或许并非出于无知或歧视,更多的是对那段历史岁月的无意识沿袭,或是出于对地方特色的一种亲切感。
在快速变迁的社会中,地名作为文化的载体,其变化往往滞后于人们的记忆与习惯。桂平人与玉林人提及“贵县”,可能正是他们心中那份对过往岁月的温情回顾,而非有意为之的讽刺。
正如人们常以古称呼一些老城市,如“长安”、“金陵”,这些名字虽已不再是行政区域的正式名称,却因其丰富的历史内涵而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所以,不妨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这一现象。当听到“贵县”二字时,不妨将其视为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连接,而非简单的地域标签。
毕竟,历史的长河中,每个地名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情感,值得以尊重和理解的心态去倾听和感受。如此,世界才会因这份多元与包容而更加丰富多彩。
说起来,贵港的名字改得算是一种积极的创新吧?
当初贵港由贵县改名贵港的时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因为作为地级市,总不能沿用以前的名称吧?并且贵港要是改沿用之前的名字,那就有些尴尬,叫“贵县市”吧,实在是别扭;叫“贵州市”吧,又显得对贵州省的不尊重。所以,就瞄准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是,“贵港贵港,贵在有港”的城市标签就应运而生。
确实,贵港凭借港口优势,一下子就发展起来。三区的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摩登,时尚,气派的城市模样,好意思叫人家“贵县”不?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威记,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
通过“点赞”给威记鼓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