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润滑表面工程】兰州文理学院魏晓莉副教授等:真空环境下类富勒烯碳薄膜与不同配副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科技   2024-12-25 18:06   重庆  



背景与意义


目的 提高类富勒烯碳薄膜真空摩擦学性能。方法 采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PECVD)制备了类富勒烯碳薄膜(FLC),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拉曼光谱(Raman)和纳米力学仪等研究了薄膜厚度、结构及力学性能。采用真空摩擦试验机考察了真空环境下类富勒烯碳薄膜分别与非晶碳薄膜(DLC)、FLC、钢球和MoS2薄膜组成配副的摩擦学性能,结合磨痕形貌和转移膜Raman及HRTEM结构分析,探究了材料的摩擦磨损机制。结果 MoS2与FLC组成的摩擦副具有低摩擦因数(0.02)和低磨损率(1020 m3/(N·m)),类富勒烯碳薄膜具有高硬度,能够在摩擦过程中支撑容易“坍塌”的MoS2结论在摩擦过程中类富勒烯结构因剪切力和Mo的催化作用发生解构现象,引起薄膜中的sp3向sp2转变,并且重建为片状石墨片。MoS2形成了转移膜在摩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一方面是润滑剂,另一方面是催化剂,作为润滑剂能够改善磨损情况,作为催化剂参与类富勒烯结构的重构过程,获得在真空环境下的低摩擦因数和低磨损性能。

关键词:真空环境;摩擦;磨损;类富勒烯碳薄膜;二硫化钼;摩擦催化


图文导读



结论

1)虽然MoS2球与MoS2薄膜对摩时的摩擦因数更加稳定,但是其磨损率比较大,其中MoS2球与FLC组成的摩擦副具有低摩擦因数和低磨损率。

2)纳米压痕表明类富勒烯碳薄膜具有高硬度,能够在摩擦过程中支撑容易“坍塌”的MoS2。结合Raman和转移膜的HRTEM,在摩擦过程中引起sp3向sp2转变,FL结构因为剪切力和Mo的催化作用发生解构现象,并且重建为片状石墨片。

3)MoS2形成了转移膜在摩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一方面是润滑剂,另一方面是催化剂,作为润滑剂能够改善磨损情况,作为催化剂参与FL重构过程,获得在真空环境下的低摩擦因数和低磨损性能。

文章信息


引文格式:魏晓莉, 程志强, 李春燕, 等. 真空环境下类富勒烯碳薄膜与不同配副材料的摩擦学性能[J]. 表面技术, 2024, 53(21): 55-62.

WEI Xiaoli, CHENG Zhiqiang, LI Chunyan, et al.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Fullerene-like Carbon Films Against Various Mating Materials in Vacuum Conditions[J]. Surface Technology, 2024, 53(21): 55-62.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24.21.007

下载链接

【扫码关注我们】


审 核|汪  潇

编 辑|邓李旸


表面云社区
《表面技术》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主管,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主办,主要报道腐蚀与防护、摩擦磨损与润滑、精密与超精密加工、表面功能化等内容,为EI收录期刊、Scopus数据库收录期刊、CSCD核心库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
 最新文章